<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在迪拜短暂停留一天后,10月17日,一大早3:30就被叫醒准备去机场,尽管离机场只有5分钟的路程7:25的飞机,但因为我们团人比较多,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集合出发。从迪拜经过8小时的飞行后,我们于下午当地时间中午12:30达到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在机场附近看这个城市,感觉很“朴素低调”有点儿不像首都,没有高楼大厦,和中国的3线城市差不多。下了飞机行李放在车上就开始了第一天的打卡行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里斯本(Lisboa)是葡萄牙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坐落于特茹河畔,靠近大西洋。它是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历史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充满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魅力。这次旅行很遗憾在这里停留2天,只能让我们初步认识一下这个国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来到的第一站就是贝伦塔(Torre de Belém),它是葡萄牙里斯本最著名的历史地标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建于16世纪早期,最初是作为防御工事,用于保护里斯本港口。贝伦塔位于特茹河的河畔,塔的建筑风格是曼努埃尔式风格,融合了哥特式、摩尔式和文艺复兴的元素。它的外观充满雕刻装饰,有海洋相关的象征,如绳结和球体。贝伦塔体现了葡萄牙探索时代的辉煌,是葡萄牙航海史的重要象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隆重介绍一下本次旅行的另外五位小伙伴,左起甘少、Belinda、Mandy、千婷、Luanne,只有我和Mandy是布里斯班过去参加悉尼团的。我们六个人是大团里的第一组成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Monument to the Overseas Combatants(葡萄牙语:Monumento aos Combatentes do Ultramar)是海外战斗者纪念碑,它位于贝伦塔侧面,旨在纪念和缅怀那些在葡萄牙海外战争中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士兵,尤其是那些参与了葡萄牙海外殖民战争(1961-1974)的人。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在外面打卡拍照一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门口站岗的士兵,目不斜视的站立。不知道这里的士兵为什么要这样的姿势站岗?也许不容易累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从贝伦塔往前走5分钟就是里斯本的航海家纪念碑(Padrão dos Descobrimentos),它是为了纪念葡萄牙航海时代的伟大探险家们而建的,象征着葡萄牙在15至16世纪的海上发现与探险成就。它坐落在特茹河畔,靠近贝伦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航海家纪念碑由雕刻家莱奥波尔多·阿尔梅达设计,于1960年为纪念亨利王子(葡萄牙的航海先锋之一)逝世500周年而建。纪念碑的形状类似一艘探险船,亨利王子站在船首,背后是其他重要的历史人物,包括著名的探险家如瓦斯科·达伽马、斐迪南·麦哲伦等,他们在葡萄牙的黄金航海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航海家纪念碑不仅是一个历史象征,也提醒着人们葡萄牙在世界航海史上的重要地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纪念碑前的广场上有一幅巨大的马赛克地球仪图案,展示了葡萄牙的航海路线。游客可以登上纪念碑的顶端,从高处俯瞰特茹河和贝伦区的美丽景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航海家纪念碑不远处就是著名的里斯本425大桥(Ponte 25 de Abril),它是一座横跨塔霍河(Tejo River)的悬索桥,连接了里斯本市中心与南岸的阿尔马达(Almada)市。该桥的设计灵感和结构与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相似,因此也常被称为“葡萄牙的金门大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25大桥的名字来源于葡萄牙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1974年4月25日的康乃馨革命,这场无血革命推翻了葡萄牙的独裁政权。大桥原本的名称是“萨尔萨桥”(Ponte Salazar),以时任葡萄牙独裁总统安东尼奥·萨尔萨尔的名字命名,革命后才更名为“25 de Abril大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座大桥长约2.277公里,桥面宽度为30米,跨越塔霍河的宽阔水域,是连接里斯本市区与南岸重要交通的关键桥梁。大桥不仅具有重要的交通功能,也是里斯本的一大地标,常常出现在旅游宣传和风景摄影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航海家纪念碑的马路对面就是热罗尼莫斯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ónimos),它是葡萄牙里斯本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位于贝伦区。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葡萄牙黄金航海时代的象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热罗尼莫斯修道院建于1501年,最初是为了纪念葡萄牙著名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的远航,并感谢上帝保佑他成功到达印度。该修道院由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下令建造,主要由修道士居住,他们在这里为远航的水手祈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修道院以曼努埃尔式建筑风格闻名,这是一种融合了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摩尔式元素的独特风格,充满了航海元素,如绳索、珊瑚和海洋生物的雕刻。修道院的白色石灰石建筑华丽且精致,主入口处雕刻精美的门廊和大教堂的高塔尤其引人注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热罗尼莫斯修道院不仅是宗教和历史的重要象征,也是葡萄牙航海成就的荣耀之地。这里承载了葡萄牙在探索新世界过程中积累的财富与力量,同时也是展示葡萄牙文化和建筑辉煌的绝佳之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修道院内的大教堂宏伟壮丽,拥有高耸的拱顶和精致的雕刻。教堂里埋葬着瓦斯科·达伽马和葡萄牙著名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修道院的回廊是曼努埃尔式建筑的杰作,双层回廊雕刻精美,令人叹为观止。游客可以在这里漫步,感受宁静和历史的气息。瓦斯科·达伽马之墓位于大教堂入口附近,墓碑上有航海象征的雕刻,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离开热罗尼莫斯修道院,我们来到著名的葡式蛋挞店Pastéis de Belém,它就在离修道院100左右的街上,这里制作的蛋挞采用秘制配方,口感和风味独具特色。来里斯本必须来亲自品尝正宗的葡式蛋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葡式蛋挞(Pastéis de Nata)是葡萄牙最具代表性的甜点之一。它起源于里斯本的贝伦区,尤其以贝伦的“Pastéis de Belém”店制作的版本最为著名。这个小巧的蛋挞以其酥脆的外皮和香甜顺滑的奶油馅心赢得了全世界美食爱好者的喜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葡式蛋挞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由热罗尼莫斯修道院的修士们发明。据说当时修道士会用鸡蛋清来淀粉衣物,剩下的蛋黄则被用来制作甜点。后来,随着修道院关闭,原本由修道士制作的蛋挞配方被出售给了附近的糖果店,也就是现在著名的Pastéis de Belém。这家店从1837年开始经营,至今仍保留了原始的蛋挞制作秘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葡式蛋挞的外皮是由多层酥皮烤制而成,香脆且松化。内陷则是由蛋黄、糖、奶油等原料调制而成,经过高温烘烤,表面形成焦糖化的金黄色脆皮。这个蛋挞的经典之处在于它的对比口感——酥脆的外皮与柔软香滑的内馅完美结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葡式蛋挞通常会撒上一点肉桂粉或糖粉,搭配一杯浓缩咖啡(Bica)一起享用,是当地人和游客都非常喜爱的早晨或下午茶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店面门口不大,里面依然保留原有的瓷砖墙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瓷砖壁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蛋挞店吃了一个简单的午餐后,我们驱车一个多小时赶往罗卡角(Cabo da Roca)这里是葡萄牙大陆的最西端,也是整个欧洲大陆的最西点,位于里斯本西北约40公里处的辛特拉山脉附近,面向浩瀚的北大西洋。它被称为“陆止于此,海始于斯”(“Aqui, onde a terra se acaba e o mar começa”),这句话是葡萄牙著名诗人路易斯·德·卡蒙斯用来描述罗卡角的诗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罗卡角位于悬崖顶端,高耸的悬崖俯瞰着波涛汹涌的大西洋,风景壮丽,四周环绕着粗犷的自然景观, 罗卡角有一座历史悠久的灯塔,始建于1772年,如今仍在使用,守护着这一片危险的海岸线。角上还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十字架,是罗卡角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象征着这片神圣而古老的土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路上的风景,在车上手机随拍一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离开罗卡角,在回城的路上我们最后打卡的景点是“地狱之门”(Boca do Inferno)。它是位于葡萄牙里斯本附近卡斯凯什(Cascais)的一处自然景观,距离里斯本市区约30公里。这个地质奇观的名字意为“地狱之口”,因为这里的悬崖和海洞形状独特,海浪猛烈撞击悬崖时发出的声音仿佛来自地狱,令人震撼。这样的景观在澳洲也有几处,所以我并没有觉得很稀奇,其实它是一处天然形成的海蚀洞,由海水长期侵蚀石灰岩悬崖而成。经过数千年的侵蚀,岩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拱洞,波浪不断涌入洞口并激起巨大浪花,使得这个地方看起来既壮丽又恐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地狱之门的名字来源于其惊人的自然现象和人们对其产生的敬畏感。据说,当风暴来临时,巨浪拍打悬崖,发出的轰鸣声如同地狱的怒吼,这种自然力量令早期的渔民和当地居民感到恐惧,因而得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尽管名字听上去可怕,但地狱之门是一个观看日落的绝佳地点。夕阳下的海面与悬崖相互映衬,景色将会是十分壮美,因为这次是跟图旅行,我也只能打卡随便拍一下,以后有机会可以再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是地狱之门附近的海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回到市区天色已晚,我们在425大桥下面的一家葡萄牙餐厅吃欢迎晚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晚上入住Mercure Hotel,这家酒店不错,有烧水壶👍😊 从酒店住处的房间里可以看见大耶稣雕像。明天早上可以步行过去看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0月18日,昨天晚上忙着做照片后期和美篇晚上1点多才睡,早上6点多就醒了,这里日出比较晚,快8点太阳才出来。我们住的酒店在里斯本的郊外离耶稣雕像山不远,走路过去10分钟,可惜公园没有开门,我只能在外面拍了几张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耶稣大雕像看着离酒店不远,清晨出来走一下感觉不错。这里街道密集,房屋的色彩比较鲜艳,也很有特色,手机街拍几张记录一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葡萄牙的耶稣大雕像(Cristo Rei,意为基督国王)是位于里斯本附近阿尔马达市(Almada)的一座著名地标。这座雕像灵感来自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基督像,是葡萄牙最具代表性的宗教和历史纪念碑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该雕像的建造始于1959年,由葡萄牙天主教会发起,作为感恩之举,感谢葡萄牙在二战期间免于卷入战争。雕像象征着和平、爱与希望,同时它也是葡萄牙重要的宗教场所,吸引了大量信徒和游客前来朝圣和参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耶稣大雕像高28米,耶稣基督张开双臂,象征着保护和庇护。它站立在一个高82米的基座上,整个结构矗立在一座悬崖上,总高度达到110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游客可以乘坐电梯登上基座顶端的观景平台,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里斯本、塔霍河以及著名的4月25日大桥(Ponte 25 de Abril),可惜我这次没有机会进去参观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上午9点我们坐车前往奥比多斯(Óbidos)。它是葡萄牙中部的一座迷人小镇,因其保存完好的中世纪风貌而闻名。位于里斯本以北约85公里,奥比多斯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被誉为“葡萄牙最美的村庄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奥比多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罗马时期,但它在中世纪得到了重建和扩展。最著名的是,这座城市曾是葡萄牙王室的赠品,国王们为了表示对妻子的宠爱和尊重,通常将这座城市作为嫁妆赠送给他们的王后。这样,奥比多斯便成为了多位葡萄牙王后及其家族的居住地。因此,奥比多斯也有着“王后之城”的美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奥比多斯是一个艺术与文化活动的中心,它是葡萄牙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这里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奥比多斯城堡建于13世纪,周围环绕着完整的城墙。你可以沿着城墙步行,俯瞰小镇的美景。镇内的狭窄街道铺满了鹅卵石,两旁是白墙红瓦的传统房屋,很多东西建筑外墙点缀着蓝色和黄色的瓷砖。小镇内有很多历史建筑和教堂,比如圣玛丽亚教堂和圣地亚哥教堂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奥比多斯的古老城墙完好地环绕着整个城市,游客可以在城墙上漫步,探索这座小城的古老魅力。城门如圣玛丽亚门(Porta da Senhora da Graça)也非常具有历史意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原始的色彩,依然可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古城内的街道曲折狭窄,街道两旁是白色的房屋,房屋外墙上经常装饰着五颜六色的花卉和瓷砖,给这座古城增添了浓厚的浪漫气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值得一提是这里的葡萄酒,尤其是当地的金酒(Ginja),是一种樱桃味的利口酒,深受游客欢迎。每年夏季,奥比多斯还会举办奥比多斯国际文学节和奥比多斯圣殿节等文化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中午在小镇吃完午饭,我们又开车1个小时去法蒂玛(Fátima),它位于里斯本以北约130公里,它是葡萄牙中部著名的宗教朝圣地,以圣母显现传说闻名于世。,这里每年吸引着全球数百万天主教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和朝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圣母显现的故事可以追述到1917年,三位牧童(Lúcia、Francisco 和 Jacinta)声称他们见到了圣母玛利亚的显现。圣母据说多次显现在他们面前,传达了一些宗教信息。这个事件被称为“法蒂玛的奇迹”,并迅速成为天主教信仰中的重要事件。每年5月13日和10月13日是最重要的朝圣日,是纪念圣母首次显现和最后一次显现的日子。成千上万的信徒前来祈祷、参加宗教仪式,并在圣母雕像前表达敬意。据说晚上,法蒂玛的蜡烛游行是最感人和神圣的仪式之一。成千上万的朝圣者手持蜡烛,伴随着祷告和赞美诗,走向圣殿,气氛庄严肃穆。</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前来朝圣的信徒跪地前行,这个画面我还是第一次亲眼目睹,以前都是在电影里看见过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法蒂玛最著名的景点是圣母显现圣殿(Santuário de Fátima),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天主教朝圣地之一。圣殿包括两部分:老圣殿*建于1928年,典雅的建筑风格以巴洛克为主,供奉着三位牧童的墓地。新教堂于2007年开放,是现代化的大型建筑,能够容纳近9,000人,彰显出法蒂玛在天主教中的重要地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看到红叶🍁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离开法蒂玛我们乘车回到里斯本市区,到市中心已经是傍晚了,导游把我们放在佩德罗四世广场(Praça de Pedro IV),自由活动45分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佩德罗四世广场(Praça de Pedro IV),也被称为自由广场(Praça da Liberdade),是里斯本市中心的一个重要广场,位于**罗西奥广场(Praça do Rossio)**的附近。这个广场是里斯本历史和文化的象征之一,常常被视为城市的心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佩德罗四世广场以葡萄牙国王佩德罗四世(Dom Pedro IV)命名,他在19世纪初期成为葡萄牙国王,同时也曾是巴西的皇帝。广场中央有一座巨大的佩德罗四世骑马雕像,纪念这位国王在葡萄牙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佩德罗四世在他的统治下推动了改革,对葡萄牙的现代化有着重要影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和佩德罗广场相连接的是罗西奥广场。它也是里斯本最繁忙的广场之一,是当地人和游客聚集、交流、放松的地方。这里有许多街头艺人、商贩以及各种文化活动,广场上的气氛常常令人愉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罗西奥广场的建筑风格极具吸引力,广场周围有许多19世纪的建筑,包括著名的佩德罗四世剧院(Teatro Nacional D. Maria II)。广场本身的设计也非常美观,尤其是中央的地面花纹,体现了典型的葡萄牙传统美学。广场的建筑和景观总是吸引着人们驻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在广场附近的旅游用品商店里看见有很多设计精美的小公鸡,后来才知道,这个小公鸡在葡萄牙被认为是好运和幸运的象征,尤其是在旅行和日常生活中。它常常作为护身符或吉祥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小公鸡的象征意义与葡萄牙北部城市巴塞洛斯(Barcelos)的一个民间传说紧密相连。传说中,一个西班牙朝圣者在巴塞洛斯被误判为盗贼,即将被处决时,他向法官请求前往执行地的最后一刻,并表示他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指着一只公鸡,并声称如果他能幸存下来,他将亲自带着公鸡来到法官面前。结果,公鸡确实被煮熟并带上了法庭,但最后公鸡奇迹般地复生并啼鸣。朝圣者因此被释放,这个故事成为了巴塞洛斯小公鸡的由来。葡萄牙人把这个小公鸡视作信念和希望的象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电车是里斯本的特色交通工具,尤其是著名的28号电车,它穿行于最具历史意义的街区,是体验里斯本的经典方式之一。</b></p> <p class="ql-block"><b>自由活动完了之后我们晚饭是在当地的一家中国餐馆吃饭,八菜一汤,挺不错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晚饭后回到酒店已经很晚了,隔着窗户再一次凝望耶稣大雕像….明天早上我们就要和这座城市说再见了,短暂的两日游,让我对这个城市有了一点点认识,希望将来可以来这里“慢游”一次,这里有太多的历史文化渊源,需要慢慢品味和消化。葡萄牙我们后会有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