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来到新沂,心旷神怡”,刚下高速,就看到了这样的广告牌,疲惫的心情一下子愉悦起来。自从看了郯城的马陵古道,就一直惦记着新沂的马陵山,于是开车一口气跑了一百多公里,穿过郯马平原,从“好客山东”来“畅游江苏”的新沂马陵山。</p> <p class="ql-block">新沂市,是江苏的“北大门”,1万年前石器时代,这里已有人类活动的踪迹。5000多年前,著名的花厅古文化就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发祥。东周时期,这里是钟吾子爵封地,名为“钟吾国”。</p> <p class="ql-block">刚进景区,热情的服务员就递过来一张导游图,有很多游玩景点。我们商量好路线,就开始了今天的行程。顺着台阶没走多远,劈面就见到四个大字:“第一江山”,是清代乾隆皇帝六度南巡、三幸此山,留下了“钟吾漫道才拳石,早具江山秀几分”的诗句,并御笔亲题“第一江山”。我心里有些不解,万里河山有那么多或雄壮或秀丽的地方,都没有获此殊荣,这里凭借什么呢?带着疑问继续前行。拾级而上,有个仿树的门,上书“古马陵道”,大概是战国时期马陵道的遗址。历史上这条道应该是崎岖不平吧,现在都修成了石阶,两侧树林虽郁郁葱葱,毕竟已是初冬,红的、黄的、灰的……阳光透过各色叶片撒下五彩斑斓的光,草丛不时飘出烟雾,弥漫了道路,朦朦胧胧的样子,让人看不清近处的树,更望不见远处的山……如神仙徜徉在仙境当中,若隐若现、若即若离,充满了神秘感,心里虽然明了这是人造雾,但还是万分惬意。</p> <p class="ql-block">没走多远,来到了一块平地—龙台,大约十几平方米,有三个雕塑,是乾隆接见地方官员的造型。据传乾隆帝两次在这里接见前来迎驾的地方官员、百姓……每次都在万人以上。今天看到这个龙台是后来重新修复的,原址一定要比这大上十倍之多。在它的不远,有“范水模山”的门楼,正是刘墉沉醉于马陵山的山川风物题写的,也可以倒过来读“山模水范”,寓意马陵山是山的楷模,水的典范,有着好山好水之意。</p> <p class="ql-block">顺着石阶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一边继续前行,约三四百米来到藏兵洞。藏兵洞是特殊年代的产物,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号召下,由某部工程兵历时4年建成的一个防空洞,东西走向。主洞长800多米,宽4米,高5米,由峰山下通过。洞内有两条400多米的侧洞,直达小龙沟。同时山洞内还设有许多小侧洞,配有指挥室、警备室、厨房、水井、储藏室等,可容纳5千余人。洞口上方“藏兵洞”三个字,由南京军区原司令员向守志上将于2007年题写。如今,侧洞已封闭,主洞打造成了炫丽多彩的灯光秀。走着走着,洞顶的灯光突然变换成水波涌动,美丽的锦鲤自由自在的游动......<span style="font-size:18px;">正遐想间,眼前一亮,出口到了。</span>出口的大门引起了我的注意,高大厚重的两扇洞门威严矗立两边,门被迷彩涂成看不懂的符号,似乎隐藏着某个神祕的战斗密码。</p> <p class="ql-block">出了藏兵洞,门口摆了飞机、坦克和几门榴弹炮,因为我们从军二三十年,对这些家伙见惯不怪,就亲切而坦然地抚摸了一会儿就离开了。还有很多游客围着它们研究着体验着,不时有孩子们欢快的嬉笑声传来。在“润物细无声”中,它们传递着国防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向南缓坡上行,仿佛一脚踏入了一个虚幻的梦境。薄雾轻轻笼罩着山林,为它披上了白纱,不知名的鸟儿清脆地唱着,一切是那么幽静、美好。偶尔一阵风儿吹过,树叶弹起了琴儿,沙沙沙……真是美妙的旋律!谁说现在是冬天呢?我明明感受到了百花齐放,鸟唱蝉鸣。约行三四百米,到达五华顶。马陵山由峰山、斗山、虎山、奶奶山、黄花菜顶组成,当地人称为“五姐妹山”。群山之中以峰山五华顶为主峰,最高处海拔91.8米。待到最高处,远近山色尽收眼底,五颜六色的植被,尽情地泼洒在山体上,满目斑斓,诗意萦怀。</p> <p class="ql-block">沿着南环线下坡,不经意发现了隐匿在山林深处的寺庙—山隐寺。寺庙为两进院,小巧精细,禅意十足。寺庙名气不大,但是同样承载着文化,也承载着当地人们一些朴素美好的心里寄托。高僧舍弃世间的繁华到这深山密林里修行弘法,让晨钟暮鼓在山林间回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应该说他们是真正的修行者。我们作为俗人,有幸能够拜访这些寺庙还是很荣幸的。</p> <p class="ql-block">继续南行,来到峰山公园。这里有个Y字路。我们先去了左边,那里有个三仙洞,相传洞内有蛇、蟹、蛤蟆三仙聚居,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据此创作“三仙”故事,收入《聊斋志异》,成为传世名篇。在这个天然石洞前我们驻足很久,山洞约八九平方米,摆放着一张办公桌,桌上一个电话机,一个马灯。1946年冬,陈毅司令员在这里运筹帷幄七天七夜,指挥了著名的“宿北大战”,一举全歼国民党二万一千多人,开创了我军全歼国民党整编师的范例。陈毅司令员满怀胜利豪情,挥毫赋诗一首:“敌到运河曲,聚歼夫何疑?试看峰山下,埋了戴之奇!”我们似乎看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和英勇无畏的战士,心中敬意满满。沿着曲折的栈道过三仙桥,赏三仙湖,湖水碧绿,蜿蜒的小山倒映在湖里,这秀美灵动的湖泊,正是景区的精华。湖中有小岛,水边有姿态各异的树木,有人在悠闲垂钓,有人咿咿呀呀的在弹唱……坐在湖边,清风徐来,举头四望,五峰环立而错落有致,各见隽秀,仙人桥、真岩洞、禅堂等等大小景点缀饰其间,隐约可见,像置身一处自然天成的山水园林间。这美景,真让人禁不住喝彩。</p><p class="ql-block">从三仙湖边的山路直达宿北大战纪念碑亭,亭前有陈毅元帅的雕像和一组群雕,被树木与竹林环抱着。每一个雕塑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历史,看得让人不由得感动,他们是不屈的战士,是国家和民族的骄傲,是我们永远铭记的英雄!</p> <p class="ql-block">景区路边有很多摇椅,供游客休息。每个摇椅上雕刻着历史文化典故,很有特色。坐在路边的摇椅上我们休息了一会儿,补充些能量,吃的是自己带的葱油饼。听过刘墉在马陵山留下过“读书煮春茶”的字迹,我们没有找到,但离他这么近,便也能把喝水喝出茶香的感觉,很惬意,可能这就是名人效应吧 。</p> <p class="ql-block">穿过司吾驿、莲池云海,来到马陵之战雕塑群。马陵山是纵贯鲁南、苏北的一座低山丘陵,绵延逶迤百余里。状如奔腾之势的马陵山进入新沂境内,已具有了江南山水的灵动和清秀。公元前341年,齐魏马陵之战便发生在马陵山上。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如同武林人士喜欢争抢秘籍一样,对于有名望的传说和故事自然也诞生了众多的发生地。烽烟历史,很多已经飞灰湮灭无可追溯。所以马陵之战的古战场究竟在何处,可能是一个永远的谜了。</p> <p class="ql-block">顺着健康步道,我们向小龙沟进发。初冬的山林,秋意还浓,步道两侧层林尽染,满树金黄随风摇曳,在蓝天的衬托下,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听瑟瑟的风,看片片落叶,顺着斑驳的光影,我们越走越慢。远处有一片小树林,绿草如茵,是那种绿的浓艳艳得让人心醉的绿,在冬日甚是罕见。站在其中,空气清新,内心仿佛受到清洗一般,湿润、干净,这可真不愧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然氧吧啊!</span></p> <p class="ql-block">踏上小龙沟的山道,有溪流蜿蜒、飞瀑激流、郁葱的树木……突然,前面有水雾喷涌而出,烟雾瞬间飘逸在山坡林间,仿佛随时都会有仙子从林中现身。此时此刻,我们身在何处?是漫步林荫道?还是置身白云之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神奇的龙沟秘境,溪水曲折宛如小龙盘旋在山涧里。溪流中有用铜钱型的石块铺成步道,人在水中脚踏铜钱,有种富贵缠身的感觉。在中国风水中,水往往跟财富息息相关,流水生财,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比喻。水又象征着生命的源泉,有水的地方生命力就格外旺盛。泉水叮咚,山溪潺潺,退去贪婪,直起腰杆,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光从萧瑟的树叶间泻下斑驳光影,像是一本缓缓打开的光阴之书。拾级而上,山路静谧无声,红叶、黄草与绿水交相辉映,让人不知不觉陶醉其中。青石板路沿着小溪深入到密林中,每块石板上都写满了祝福: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就像走在康庄大道上,幸福时刻伴随着你。三步一回首,五步一抬头,看不完的美景,听不够的鸟鸣,目不暇接,裹足不前。可是前面又出现了让你不得不踏上的石板路:一步相识,两步相知,三步相惜,四步相恋,五步相爱,六步相随,七步相守,八步不离不弃,九步共白头,钟爱一生。一路走下来,心中莫名的发酸起来,仿佛走过了一生的爱恋和无声的誓言。爱情是一个千古不变的永恒话题,“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是个灵魂拷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我们在爱情和婚姻里面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渐渐懂得了爱情不是只有海誓山盟,轰轰烈烈,更多的是在平凡的日子里,是那些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细心的体谅里。婚姻更是如此,不仅仅只有激情澎湃的岁月,繁花似锦的感动,更多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平淡而充实的日常生活。</p> <p class="ql-block">山林清新宜人,泉水叮咚悦耳。走过了纳财门,到了聚财窝。这里有个大三足金蟾趴在水中,如同守护者一般,静静地陪伴着每一位登山者。不过金蝉还有另一层寓意:招财进宝、吉祥如意、平安幸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虽然“钱”说起来很俗气,但是成为“有钱人”却是不少人的梦想,这没有什么好丢人的,毕竟只要钱来路正,梦想成为“有钱人”,并不比什么成为诗人、科学家、医生掉档次。一个人,只要心不穷,积极奋斗,总会慢慢变富有。你看,月亮上不止有捣药的玉兔和桂树,还有癞蛤蟆。古时候不是有读书人把考中皇榜,称为“蟾宫折桂,科举及第”吗。此外,山上还有药王泉、蛤蟆仙洞、财源谷……看到的是风景,感受到的是意境。</p> <p class="ql-block">沿着栈道石阶拾级而上,到了小龙沟出口—龙台驿站,龙台驿站是小龙沟和大龙沟的分界点,也是北环线的中心点、服务站。站前的梯田花海,让人视觉顿开。俯视着一层一层的梯田,它们把块和线条优美的结合在一起。如今,梯田里只剩下抗寒的黄菊花默默的绽开着 。我想,如果是春夏季,梯田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用各色花朵填满,就会营造出上帝的调色盘,</span>连绵的花海随风起浪,会给人超强视觉冲击力。我们到了这里,一坐下放松就感到双腿沉重,膝盖隐隐有些痛,毕竟奔六的人了,各部零件均走了下坡路,尤其是胃,更是不将就,不吃甜不喝冷。唉,我轻轻的磋叹,出门游玩还是趁年轻赶早啊。服务点不提供热水,热饮里加了糖不敢吃。买了瓶装饮料,还没出门一看糖含量高想要退还,服务人员的大声呵斥,直接打消了我们的念头,七天无理由退货成了笑谈。我想起了老妈,她常叮嘱我们,出门在外,照顾好自己。如何照顾?无非衣食住行。“风雨由天,快乐由己”,我们安慰着。人间一趟,其实没那么复杂,看清风流水,观日月星辰,遇见一场风花雪月,就很知足了。</p> <p class="ql-block">望着地图上不远处的大龙瀑、大龙沟、龙九子厅、情缘谷、华厅部落等等,一个个都想去看看,却叹息一声,时间有限分身乏术啊!想要玩透的话,一两天肯定不够,等等吧,我们一定还来,就此和青山来个约定。我们坐上区间车返回,车在山林间迂回盘桓,我们感受着马陵山的旷美与沧桑。也许从古到今发生了太多的故事,它们都沉积在了这块土地、山川和河流里。遥想当年,南巡的乾隆帝从粗犷苍劲的北地走到这里,见到如江南般秀丽与俊美、厚重与轻灵交汇一体的马陵山,心灵一触御笔一挥,封它作了“第一江山”,并写下“三度观民驾幸美,春风又复过司吾,苍松闲云红墙寺,信递江山画意殊”的优美诗句。</p> <p class="ql-block">水各有源,山各有姿,马陵山以它特有的丹霞地貌、丘陵湖泊,名胜古迹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着游客,令人流连忘返。老公兴高彩烈叙说着心得体会,我也思考着记点什么。“一年岁暮风雪始,静候春风万物生”,岁月渐老,可心该是越来越年轻的,因为不管你去还是不去,山就在那里,涧谷纵横,蜿蜒绵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