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岳父大人归真40天,由二嫂袁永庆全家举义开经、圆经,家人齐聚老屋:瑞霭华堂。</p> <p class="ql-block">圆经在大理南门清真寺举行,我们完成了岳父生前遗愿,向他的启蒙之地捐了功德。</p> <p class="ql-block">姐妹们高兴相见。</p> <p class="ql-block">祖蕃表姐和沙表哥,带我们走访了下兑清真寺、杜文秀大元帅殉难地及大元帅墓。完成了岳父生前遗愿,捐了功德。</p> <p class="ql-block">2011年10月,七十八岁的岳父和七十六岁的岳母,在晓东和琴生堂姐的陪伴下,不畏艰难,前往云县漫湾新村访祖寻根。主要是为了完成其母亲(我们的阿奶)的口述遗愿,同时用文字等记录,让大理五華楼下六牌坊马家后人知道自己的来处(参看岳父回忆录《我和我的家》P91),不忘初心,和谐共进。</p><p class="ql-block">岳父归真40天圆经后,由袁永庆二嫂、祖蕃表姐和沙表哥、琴生堂姐、建生堂哥、祖泉表哥和马正芳表嫂等亲人,协商组织了到云县漫湾茂兰新村回营的寻根访祖圆经活动。👍👍👍🌹🌹🌹</p><p class="ql-block">孙辈马明担起了责任,只身一人骑摩托车去新村回营打前战,从路线规划、包車、清真寺圆经、瞻仰老祖宗坟山并圆经、参观回营亲人们的生活等安排得稳妥有序。</p><p class="ql-block">20多位亲人通力合作,相互协调,安全、顺利、圆满地完成了此次活动,我们也完成了岳父的生前遗愿,向新村回营清真寺捐了功德。</p> <p class="ql-block">到山顶老祖宗坟山“石栏杆”的小土路颠簸不平,下雨天小路崎岖不平且泥泞不堪,十多年前只能步行。可以想见岳父岳母他们一队人,为了完成阿奶生前的念想,付出了艰辛和努力。</p> <p class="ql-block">到布管事家小院叙旧。</p> <p class="ql-block">转发堂哥马颖生(回族历史研究学者)对云县茂兰新村寻根之旅所写的文字及照片:</p><p class="ql-block">这次由永庆二嫂、阿蕃姐和大理亲人们发起的云县茂兰新村寻根之旅非常成功,谨致祝贺和感谢!👍👍👍🌹🌹🌹</p><p class="ql-block">我曾继老耶他们2011年首行之后,于去年12月4日至5日,随学会团队寻根新村,追荐先辈,现将有关场景做一个补充:新村重视文化,设有古迹陈列室,图一至图四为展示的古董,其中顶戴花翎为布越军总经理的曾祖父,武进士布重朝的官帽;图五为新村古民居,老公公弟兄清末逃难到大理前,即居住此种土基房;图七为当地白莺山茶山树龄达2800年的古茶王。</p><p class="ql-block">老公公两弟兄逃到大理后,据说是在念经求学,1872年大理被清军攻破,杜元帅就义,两弟兄被抓后将押送刑场问斩时,被赵家赵泮香前辈的父亲赵大人发现,见他们长得清秀可怜,就收留他们为养子,并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成年后允许他们娶回族姑娘成家,乃至发展成现大理古城的一个大家族。其中老公公他们两弟兄,大老公公即小关邑大姑妈这一支;老公公马裕兴有子女六人,现各个分支都兴旺发达,有的已见5代,大概有数百人了(没有统计过),成了旺族。这里我们还要衷心感谢福申公赵阿老家,收留了大难中的老公公弟兄!赵阿老赵成熙解放后在天成公坐堂看病,他三儿子我们叫阿三叔,负责抓药也开处方;小儿子我们叫小耶耶,一起玩过。赵阿老逝世时,我们这边还戴孝,街坊都感到惊奇!这一段历史是我们家族的一个重要节点,转折点,应多加了解!</p> <p class="ql-block">期间,在下关、大理、漾濞、祥云看望亲人和长辈。</p> <p class="ql-block">岳父归真70天,大姑爹大姑妈后人:祖惠姐、祖蕃姐和沙表哥、祖筠姐和阿甲表哥、祖泉哥和马正芳表嫂四家共同举义,在大理南门清真寺为岳父开经、圆经。</p> <p class="ql-block">与琴生姐、祖筠姐一起,到龙泉坊参观了我表弟李振葵创办的“石空”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岳父归真100天,大爹大妈的后人:杰生哥家、毅生哥家、颖生哥家、健生哥家、文生姐家、琴生姐家共同为岳父开经并圆经,亲人们再次相见于大理、相聚于南门清真寺,畅叙于老屋瑞霭华堂,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愿逝去的亲人安息,祝福马家大院的亲人们幸福安康,呵米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