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刘慈欣的《乡村教师》里,外星人即将毁灭地球,却发现一个神奇的事情——地球上有一群人靠着自己的身体一代一代在传递知识,使地球上的人类这种生物有了智慧。这群人被称为——教师!读到这段话,各位老师们,你还能开口抱怨你的工作吗?</p> <p class="ql-block"> 最近学校组织了很多次关于AI辅助教学的培训,尤其我们学校作为信息技术标杆校,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很重视,从最早的“三个课堂”,到现在的AI应用,老师们边学边在课堂中尝试着。我有时就在想,会不会有一天人类的知识传递也像外星人一样靠输入就好,那时候,我们教师可能也就要面临真正的失业了。</p> <p class="ql-block"> 上习作《——即景》备课前,我读到了蒋军晶老师的一篇文章,吐槽很多孩子成了低配版的肉身chatGPT,写景的文章语句优美,辞藻华丽,文采斐然,但是,这些景都是那么相似——课文中的好词好句,百试不爽的“好像、仿佛……”等比喻拟人句,一段段的排比,一句句的诗词……</p><p class="ql-block"> 蒋老师说,我完全没有鄙视这类文章的意思,“拼凑”是学生在一次又一次力争前茅的努力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充满欢笑与泪水。要知道,还有好多孩子达不到这个水平呢,竭尽所能才凑了两百多个字。</p><p class="ql-block"> 当然,上面这番话,是对成为肉身chatGPT的孩子表示理解,作为老师,心里是不甘心的,任何一个老师,都知道好的写作教学,是引导孩子走向真实,重视个性,释放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语文教材为什么在五年级时安排了《——即景》这个写作内容,其实也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努力摆脱“拼凑写作”“套路写作”。真的细致地去观察景物,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p><p class="ql-block"> 《 ——即景》到底怎么上呢?我希望自己是个贴心的老师,能帮到不同水平的孩子。作文课并不简单,尤其是写景的作文。我尽量做到把作文教到点子上,短时间能解决的讲清楚练到位,短时间里解决不了的从长计议慢慢引导。</p><p class="ql-block"> 有了目标,课的设计就有了方向——上一节朴素的作文课!是的,我想让这节课朴素一些,实在一些。这节课从设计到成型用了大概三个多小时。这节课没有小组讨论,课件上没有视频,没有名师课堂,没有AI,只有几张图片,大量的文本。整节课的教学严格按照教材上的习作要求,从文本中总结方法,从文本中汲取经验,以前学过的“按顺序写景”点到为止,今天重点要了解的“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讲透、练透。动态的景物描写孩子基本上可以驾驭,难就难在如何把静态的景让孩子写出动态变化来。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分了三步,第一步从《海上日出》和《鸟的天堂》里复习按顺序写和动静结合的描写,然后给了一个片段小练笔;第二步继续从大量文本中提炼总结方法,学习名家如何能够“看见”静态景观中一些微弱的动态;第三步让每个孩子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按顺序口头介绍美景。最后,我也出示了我自己拍的美景,让孩子明白,只要留心观察,身边处处是美景!</p> <p class="ql-block"> 这篇习作教学,少了一些套路——怎么写开头,中间怎么布局,结尾怎么收?我就把握一点——让孩子热爱生活,留心观察,真实地观察景物,用自己的笔把它转化成文字。</p><p class="ql-block"> 作为人类知识的传承者,AI的出现可以成为我们的助力,但现在,还不能让它取代我们,包括我们的学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