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之旅穿越千年繁华,走进世遗福建泉州晋江五店市,安平桥,开元寺,西街,梧林村

刘顺福

<p class="ql-block">初冬时节开启今年新的旅程,“潮玩双岛一览泉貌”2024年11月19日中午12点50时,我们乘成都至泉州飞机经过两个半小时的飞行来到泉州,下飞机后转乘旅行团专用大巴车到达,今天的首页旅游景点泉州五店市传统街区,古韵悠长,风情万种。这里的青石板路,诉说着千年历史;红砖古厝,彰显着闽南风情。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长卷,它让人们感受到泉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魅力。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光,与历史对话,与文化交融,让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在到下榻的酒店后,吃了今天的第一顿旅游团晚餐🥣</p> <p class="ql-block">五店市的由来:</p><p class="ql-block">唐朝开元年间,蔡姓七世孙5人,在青阳山下的官道上,开设5间饮食店以方便行人,酒旗招风,饭菜飘香,声名远播,被誉为“青阳蔡,五店市”——自此,“五店市”遂为青阳之别称。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日趋繁荣,“五店市”在明清时期已然成为一片繁华的街区,商店鳞次栉比,街道车水马龙,更有美轮美奂的红砖厝[cuò]民居星罗棋布。五店市2015年9月时荣获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五店市传统街区称得上是一座地地道道的天然建筑博物馆,这里的街道不宽,但却遍布着130多座独具闽南特色的传统建筑。走在街巷当中放眼看去,四周都是成片的红砖红瓦,让人印象深刻。这些古老的建筑,历经岁月的冲刷,沉淀下了一种庄重古朴的气质,让人忍不住想要推开一扇扇门,去探寻那些时光深处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五店市的石板路上,仿佛穿越回了明清时代。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那一片片红砖、一道道燕尾脊,无不彰显着闽南建筑的独特韵味。每一座古厝都像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等待着你去翻阅,去探寻其中的故事。在这里,你可以与当地的老人闲聊几句,听听他们口中的古早传说,感受岁月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西晋永嘉年间,中原士族为躲避战乱,一路南迁,史称“衣冠南渡”。跋山涉水的人们来到晋江时,在这片山海之间寻得了一方安宁,也给这里带来了崇文重教、尊贤重德的儒家文化传统。唐开元年间,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青阳山一带成为前往泉州的必经之地,为了方便往来的客商,当地人在山脚下开了五家店铺,渐渐形成市镇,“五店市”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泉州市,简称“泉”或“鲤”,福建省辖地级市,是联合国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东望台湾岛。泉州市经济开发早在周秦时期就已开始。宋元时期,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泉州市境内有清源山、灵山圣墓、开元寺、洛阳桥、安平桥、崇武古城等景点,是世界遗产城市。泉州主要特产:名木花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安溪铁观音、永春老醋、源和堂蜜饯、泉州木偶头、永春漆篮。</p> <p class="ql-block">领略一下异地的传统习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建筑,太古的唐、宋、元建筑当然看不到,只是些仿古建筑,2002年左右仿建的或者修葺的,有蔡氏宗祠、庄氏家庙、石鼓庙及布政衙、大夫第等,其实,真要看的就是那些民居建筑,有一百来座,鳞次栉比,各有千秋,但总体风格还是闽南建筑与西洋建筑混合,这些建筑是清末民初时期的,带有时代印记,据说大部分都是漂洋过海去打拼赚来钱回家光宗耀祖的,他们有见识,便将海外好的结构照搬‬到了建筑上,但两点是共同的,一是保持闽南建筑风格,二是统一用红砖红瓦,所以,五店市又称为华侨城,网友戏称红砖群。</p> <p class="ql-block">红砖房屋上有各式各样的“滴水兽”。</p> <p class="ql-block">雕梁画栋的红砖大厝,在绿树的掩映下鲜艳夺目,凝结着一代代闽南人对生活的美好追求。闽南的建筑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特点,它受中原建筑的影响很大,因为这些闽南人都是从中原迁徙过来的。闽南建筑中经常用到的螭龙,中原用它来象征辟邪的瑞兽,跟中原是一脉相承的。</p> <p class="ql-block">那么,来看什么?一是看建筑,二是熏陶一下晋江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闽南红砖外墙与西式窗楣的结合。</p> <p class="ql-block">明、清、民国,晋江不少闯南洋侨胞返乡寻祖,融合海外文化与闽南建筑盖起“番仔楼”,别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街区特色:
街区历史悠久。唐开元年间,青阳有“五店市”之称,街区是晋江城区的发源地,建筑特色突出。独具闽南特色的“皇宫起”红砖建筑、中西合璧的洋楼等明清、民国至现代的特色建筑保存完好,拥有“青阳八景”中的四景、蔡氏宗祠、庄氏家庙、石鼓庙及布政衙、蔡妈贤宅、朝北大厝、庄志旭宅、宛然别墅等一百多处历史风貌建筑;</p> <p class="ql-block">红瓦铺就的屋顶上,屋脊两端如燕尾般分叉高翘,叫“双翘燕尾脊”。</p> <p class="ql-block">五店市,并不是集市,而是晋江的一处旅游地名称,也是晋江的市中心,属于老城区,这个地方是晋江市的发源地。为什么取这么一个俗名呢?其实,五店市起初叫青阳镇,一条官道经过青梅山山麓的向阳这边,过往的官人、商人多,据说在唐朝李隆基时期,即开元713年到741年,青阳镇蔡家五兄弟分别在路边开了五家饮食店,给行人提供方便,因提供的服务好,名声便传播开来,渐渐的将青阳给忘了,取而代之的是五店市,之后,干脆就约定俗成,叫起了五店市,这就是五店市名称的由来。到晋江,五店市是必看的;五店市也是游览泉州的必游项目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外艰辛打拼,攒了钱,回家起大屋,东家起一栋、西家起一栋,风光随着时光流逝而依然如此,留到如今,引来了不少游客。</p> <p class="ql-block">五店市是个闽南特色红砖古厝建筑群落,所有的房屋都是红砖砌墙,青石筑基,街区内遍布宗祠,寺庙、民居、商铺等100多处历史风格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有过艰辛集万财,东家建瓴西门开,风光耐可时光竟,留到如今待客来。</p> <p class="ql-block">在泉州城南约三十公里的安海镇,静卧着一座闻名遐迩的安平桥。它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公元 1138 年),历时多年,手绍兴二十二年竣工投入使用,宛如一条蛟龙横亘于晋江安海镇与 南安水头镇之间的安海湾上。</p> <p class="ql-block">安平桥,俗称为“五里桥”,这五里之长的桥面以条石铺就,蜿蜒五里许,如渴虹饮流。它是中国现存最长的跨海梁式石桥,也是世界上中古时代最长的梁式石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漫步安平桥,可见那 360 座桥墩形态各异,有长方形墩、半船形墩和船形墩三种形式,它们因地制宜地设置,或沉稳,或灵动,仿佛在诉说着当年工匠们的巧思与智慧。桥基采用北宋建造洛阳桥时发明的“筏形基础”形式,而建桥的巨石,多系从咫尺相对的金门岛开采运来,历经岁月的磨砺,依然坚固如初。</p> <p class="ql-block">半日时光,览阅五店市数百年的风华,从闽南特色建筑的一砖一瓦思量人生厚薄。再见了,晋江五店市。</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是宋元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其寺院经济及高规制的 建筑、多元文化遗迹反映出宋元海洋贸易带给泉州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共存特征。</p> <p class="ql-block">泉州开元寺,代表中国两座石塔——东西塔、千年不老桑、飞天乐伎、泉州湾古船陈列馆、弘一法师纪念堂 等都汇集在这座具有1300多年的寺庙。</p> <p class="ql-block">中国近代著名高僧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其一生跨越两朝,俗佛两界。俗界才华横溢,风流倜傥;佛界精研佛法,爱国爱教。被誉为一代宗师,流芳于世。弘一法师与泉州结缘十四年,开元寺,承天寺是大师经常讲经弘法的地方,最终园寂于开元寺,承天寺是其居留国南期间的僧籍地和化身地。现开元寺内有一静秘院落,院内树绿草青,古色古香,这便是供人们瞻仰的〝弘么一法师纪念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崖,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崖,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弘一法师创作的《送别》,伤感惆怅,哀宛幽怨,蕴意悠长唯美,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揣测。</p> <p class="ql-block">走进寺庙,树木成荫,这里有历经千年岁月的唐代“桑莲古树”。大雄宝殿是开元寺的主体建筑,它先后经过几次受灾与重建,现存建筑是明代崇祯十年的遗物,依旧很精致壮观。</p> <p class="ql-block">泉州 ,这里自古素有“泉南佛国”之誉,古迹遗址众多。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北宋太平 兴国 初年移建孔庙于此。</p> <p class="ql-block">泉州 的历史古迹真的太多了,逛几天都没办法看个遍,所以也只能忍痛割爱,有所取舍,但无论怎样,开元寺一定是要来的。没来过开元寺,不能算到过 泉州 。</p> <p class="ql-block">古刹凭借它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韵,每天前来的游客相当多,网红墙更是络绎不绝有人来拍照,穿汉服很搭,顿时就走进了千年前的盛唐。</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内的古榕树,都是好几百年了,虽有苍老虫腐,历经沧桑,还是枝叶繁茂、盘根错节的,但生命力依旧昂然。</p> <p class="ql-block">另外不得不看的是镇国塔、仁寿塔两座石塔,俗称东西塔。两塔在西街上相当醒目,是 中国 现存最高的孪生石塔。</p> <p class="ql-block">西街是我最喜欢的,这也是目前是泉州市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这里民间传说、古街古民居都是泉州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西街区域内已知历史名人故居含遗址有二三十处,自唐代欧阳詹开始,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大人物与西街结缘。</p> <p class="ql-block">西街,一千多年来,这条古街区犹如一串耀眼的珍珠链,将泉州唐宋以来众多绚丽多彩的文物胜迹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于其间的名贤逸事、民间传说一一贯穿起来。</p> <p class="ql-block">西街是泉州最繁华的路段,历史古老而悠久,是泉州最具烟火味的商业街。傍晚的西街尽头,是一个繁忙的十字路口,中央矗立着一座白色的钟楼,这座钟楼不仅作为交通信号灯指引着车流与人流,更是每一位来到泉州游客的必经之地。</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街巷,秀美的山水,众多的古迹, 泉州 拥有太多的珍宝,却又那么地低调内敛。它就像是一本旧书,需要你慢慢翻阅,细细品读。</p> <p class="ql-block">漫步于这里的古街深巷,你会感叹这座城市真的太接地气了,历经千年,依旧是那么地鲜活,充满着烟火气,是那种一眼就能爱上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石鼓山下,梧垵溪旁,坐落着宛如明珠般的梧林传统村落。这里,百年建筑群静静伫立,仿佛是一座原生态式的博物馆,诉说着悠悠过往。漫步于古村落中,那斑驳的墙面、精美的石雕,以及色彩鮮明的建筑,都在彰显着独特的魅力。它是闽南侨乡的典型代表,一座村落便是一部史书,用600多年的历史沉淀和闽南传统文化,讲述着一代代华侨的故事,承载着他们的悠悠家国情。来梧林吧,让我们一同聆听过去的故事,感受那细腻温柔的时光韵味。</p> <p class="ql-block">梧林传统村落,一处充满着历史韵味与人文情怀的地方。林立的红砖古厝,有着南洋风味的番仔楼,以及西式建筑的小洋楼,共同构成了一幅别样的画卷。它们如时光的见证者,默默讲述着百年侨乡的辉煌荣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蕴含着深深的乡愁。当你踏入梧林,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回到了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岁月。在这里,你可以尽情领略闽南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华侨们的赤子之心,让心灵得到一次洗礼与升华。</p> <p class="ql-block">走进梧林传统村落,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梦幻的世界。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闽南特色与南洋风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每一座古厝、每一栋番仔楼都有着自己的故事,等待着人们去探寻。梧林是沉默不语的,但它的温柔全藏匿于那岁 月雕琢的缝隙中。若是你看倦了世间的繁华,不妨来到梧林,在这宁静的角落里,倾听历史的低语,感悟岁月的痕迹,让自己沉浸在那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寻找内心的片刻安宁。</p> <p class="ql-block">梧林传统村落,一个承载着无数记忆与情感的地方。它见证了华侨们的拼搏与奋斗,也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在这里,古老与现代交织,传统与创新碰撞。那历经风兩的古民居,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梧林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建筑,更在于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它是故乡情的寄托,是心灵的归宿。让我们相约梧林,在这充满诗意的地方,邂逅一段美好的时光,留下难忘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梧林,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传统村落,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国南大地。这里的红砖古厝、番仔楼和小洋楼,是华侨们远渡重洋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它们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情感,是历史的活化石。漫步在梧林的小巷中,感受着微风的轻抚,仿佛能听到往昔的喧嚣与欢笑。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生活的气息,每一处细节都展现着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来梧林,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领略这独特的传统村落之美。</p> <p class="ql-block">欢迎大家光临分享!</p> <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泉州晋江,拍摄人员全体旅行人员,编辑,刘顺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