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心小学工作的十年(二)任教导主任体会一二三。

老迟(迟兆梓)

<p> 在王世疃乡中心小学工作的十年中,我一直担任教导主任工作并担任班主任及中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在做教导主任工作中,我的体会主要有三点:</p><p> 其一,要做明白人。教导主任,顾名思义,是在教学方面指导教师教学的责任人。我们常说,教师要 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同理,教导主任要指导教师教学,那就不是一桶水所能解决的。只有掌握了更多的教学信息,方能居高临下,恰如其分的对教师的教学给予指导。为此,我在工作中,首先注意加强学习。一是注意对教育刊物的学习。进入八零年代,教育的春天真正到来。全国各地的教育刊物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版。其时,我最情睐的是《福建教育》、《山东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数学教学》等,这些期刊每每到来,我总是迫不及待的浏览一番,发现新的教学方式、教学经验,就进行反复认真的学习,然后再组织教师们学习。借此来提高教师们的教学能力。八六年前后,《福建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栏目中,刊登了一篇在阅读教学中识字释词,也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文章。捕捉到这一教学信息后,我及时的组织教师们进行学习,并在全乡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推广,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年,在县教研室组织的教学视导中,我们的这一做法得到了视导组的好评。二是充分利用一切外出学习的机会,认真学习外地的教学经验和方法,用以指导教师们的教学。任职期间,我先后参加过省市教研室在潍坊、昌邑、青州等地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学读书会。每次学习,都收获匪浅。八七年三月份,国家教委对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为了正确的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教学大纲,省教研室在潍坊市青州举办了全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研讨会,我有幸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上,全省各地市的小学语文教研员就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了什么,为什么这样修订,今后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会后,我组织全乡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了反复学习。从而使教师们能较好的领会了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并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的贯彻落实。这一举措,对全乡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其时,我曾跟随县电教站去潍坊市后门街小学,工人新村小学等多所学校参加过电化教学研究活动,聆听过多位优秀教师的电化教学公开课,对在小学各科教学中如何使用电教器材有了初步的认知。随后,我和我的同事们一起组织老师们制做幻灯片,一起研究使用投影议,从而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学校曾多次被评为市县级电化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对于县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更是 倍加珍惜。想方设法多带几个教师去学习,尤其是对朱敬芸、王亮雪等知名教师的公开课,更是抓住机遇绝不错过。记得在听了王亮雪老师的《鱼和潜水艇》一文后,我指导本乡的骨干教师讲《蝙蝠和雷达》一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p><p><br></p><p> 其二,要做排头兵。任职期间,我一直担任中高年级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工作中,我体会到,学校的教导主任就相当于生产队里的队长,工厂里的车间主任,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因此,我注意在工作中挑重担、扛大梁,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带动教师。教学工作,无论是备课、课堂教学设置,还是各种作业的题型设计、簿本设置;我总是为老师们做出样子,提供给老师们参考。每学期,我都要为老师们举行几次公开课。记忆中,我讲过的《飞夺泸定桥》、《草原》、《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公开课,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数年来,所任学科的教学质量一直在全乡遥遥领先。班主任工作中,从班风到班貌,都起到了表率作用。俗话说,其身正,不令则行。由于自己在各个方面处处带头,大大增强了教师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老师们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心一意干工作,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都能顺利完成。</p><p><br></p><p> 其三,要做桥梁和纽带。在一个学校,教导主任的位置处在校长与教师之间,能不能协调好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导主任的作用至关重要。学校中,校长的工作千头万绪,他不仅要对学校的工作负全责,还要协调社会的方方面面,争取全社会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基于这一点,校长对学校的工作了解的有时候难免有些偏面,有时候对老师的批评,难免会让老师受到委屈,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首先把责任揽过来,事后再慢慢的向校长、老师作出解释,消出误会;从而保证了领导与教师之间关系的协调和融合。校长虽说是领导,但他首先又是一个人,所说的话,阐明的观点,在工作中提出的主张,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正确,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注意在保证校长的权威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用商量的语气,委惋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样做,领导既能接受,面子又不受影响。在中心小学任教导主任工作的近十年中,我先后与多位校长共过事,关系都非常和谐。</p><p> 十年中,由于自己各项工作成绩突出,先后多次被评为县乡优秀教师,并于一九八四、一九八六年两次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