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11.29.周五.</p><p class="ql-block">农历十月廿九.</p><p class="ql-block">"棒爷″一钩起的回忆</p><p class="ql-block">有缘千里来相会</p><p class="ql-block">无缘对面手难牵</p><p class="ql-block">凌晨无眠,浏览朋友圈,在马鞍山老三中朋友群中突然发现几则新消息:"王罗清,你能把花某加入到群里来吗?我不会操作。他的微信号就是手机号,138…″</p><p class="ql-block">″我——王…,在今晩8:00时许,依照赵老师转发的手机号,与花某同学取得了联系,链接上微信群,並首次发了段微信。就此,我认识了“棒爷”花某。但以上改群名之事,我还未明白。因为我这两天外出在蚌埠,抓紧时间到想去的地方转转看看,未顾及翻看手机微信,故趙老师中午发我的邀请进群的微信至晚上方安定之后才打开看到。由于摆弄手机我也有很多盲点,虽然简单但不常搞就不熟练。所以我让孙女代劳帮忙弄一下。我才发现,微信群已不是原来的了,明早叫我孙女一定再改过来,恢复原名。原名是不是“三中三(3)班”,还缺什么字,这么长时间熟视无睹啊,请老同学补充完整。</p><p class="ql-block"> 我在这里对赵老师和老同学们表示歉意[抱拳]!孙女还是孩子,也不知她是怎么改的,现在太晚了,不便再问,相信她明天是能够改过来的。</p><p class="ql-block"> 好的,就按“六六届三O三班同学群”改,这名比原来的还好[笑脸]。</p><p class="ql-block"> 打扰大家休息了,晚安[再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怎么回事?赶快向上翻看果然发现"棒爷″入群!"棒爷″是谁?他为什么会引起我这么大的情绪……</p><p class="ql-block">那是上世纪一九六四年的春天,(距今六十周年)。我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三中上中学,初一的下期刚开学,一天早上,班主任老师带来一位新同学,名字叫"皖鲁″,一听便知其父母是安徽和山东人的结合。其姓也少见一花,虽是男孩,但有些女孩子的样子,不久同学们就戏称他"花姑娘…″有一次,我们在一起练习朗诵,我喊了一声"花姑娘!″他气得几乎翻脸,从此不再逗他了。</p><p class="ql-block">在他之前,我班也转来一位女生,叫"晓滁″数学特别棒,这又转来一位花某,数学也相当棒,真是同学中的侥侥者。</p><p class="ql-block">巧得很,老师分配座位,把我们分到同一横排,中间只相隔两个同学,上课偶尔就会相视一笑,当时都是十四、五岁的花季少年,并无邪念,真诚的同学好感而已。</p><p class="ql-block">慢慢得知,他父亲是马钢医院的院长,是我从小天天能望见的大白楼,还在那里住过院,后来常见他从离我家不远的跃进桥上走去上学‘。他是同学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男生!</p><p class="ql-block">一九六五年秋天,我随父母支援三线建设搬迁大西北一兰州!</p><p class="ql-block">一次一位同学信中玩笑说,"你走了,某同学得了相思病…″</p><p class="ql-block">转眼文革开始,随后一九六八年底,我们不管全国各地的老三届统统成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去到甘肃省酒泉县果园公社,从几位女同学的通信中得知了花某同学下乡地址,我便也给他写了一封问候的信,好久才收到一封回信,落款"山里人″!他讲我的信到他手中时已被传遍知青点…</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初,回兰州当老师,七三年结婚生子,八二年随先生专业归队来郑州航空学院,一晃到了一九九九年秋天。(整天各自忙,无暇与老同学通信)一我已任小学校长,应邀去参加杭州小学语文教研活动,乘坐郑州一杭州的硬卧,凌晨,乘务员报站,下一站马鞍山,我顿时震惊了!原以为过南京一上海一杭州,没想到会走马鞍山,立刻决定下车,换票,带上简单行装,出马鞍山车站直奔宁芜路!啊,吸一口清晨的空气,沁入肺腑,那儿时童年少年时的感觉顿吋遍入神经!久违了!我的第二故乡!久违了我的母校!久违了老三中!久违了我敬爱的老师!亲爱的闯学们!(宁芜路小学之行,在回忆录中已写)</p><p class="ql-block">三中之行,上午十点钟左右,激动地踏入三中,可出乎意料,三中已是一所技术学校,在教导处查到几位老同学联络电话。其中有花某同学电话,马钢医院某科主任医师。</p><p class="ql-block">先去拜访他吧,打的来到马钢医院,当年的一座楼如今的群楼。我想给老同学一个意外,便在挂号处打听到他的诊室,可能十一点多了,几手没见什么病号,走廊里也很安静,我轻轻敲了敲门,一声"进来″我开了门,被眼前的人惊了一跳,三十五年的光景,当年的美少年也略秃顶,身子也有些发福,倒像我校的一位老教师。也许工作的惯性,他似乎没注意我,随囗问了一句,而我紧张激动地说,不认识我了吗?接着报上自己的名字,并未引起他多大的震动,简简单单问了几位同学情况,已到他该下班的时间,不便多打扰,我和他走下楼梯的瞬间,我彻底明白了: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p><p class="ql-block">下午克汀同学告知召集了十多位同学(晓滁在黄山),喜出望外地是赵老师也来参加了我们的聚餐,而棒爷未来!虽然兴奋地嗓子一都哑了,但我还是唱了曲《思念》…把积压在心头的思念奉献给我的老师和老同学们…第二天凌晨便又匆匆地赶往了杭州。</p><p class="ql-block">世间事事难料,十五年后,我又随团队去了当涂,下午四点多请了假,一元钱小客车便到了马鞍山,在跃进桥上仔仔细细再看一看我当年生活了八年多的宁芜路…</p><p class="ql-block">晚上见到晓滁,去到花某家,看得出是位孝子。见到几位老同学后,晓滁和他先生开车把我送到当涂…</p><p class="ql-block">十几年又过去了,多想再和大家老师同学们团聚一场!期待在来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11.29.清晨匆匆写之,若有不妥处恳请老师和同学们见谅!尤其"棒爷″!哈哈哈……与老师和同学们的聚餐照片另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