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教育系列】(一一六)

凌波仙客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让孩子学习与人打招呼。和经常左邻右舍打个招呼,问个好;和熟悉的、性情温和的、年龄稍大几岁的小朋友一起游戏;再慢慢过渡到走亲访友,去公园和同伴嬉戏,利用乘车、散步的机会和陌生人接触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鼓励孩子之间的相互交往。给孩子创设交往的环境和机会,激励孩子的交往兴趣和欲望。孩子的交往也如同成人的交往,既可以请进来,也可以走出去,两者同样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修正交往中的不当行为。和大人们一样,孩子在交往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当行为,如欺负小朋友或者过分吝啬等。这些交往中的不当行为都可能使孩子在小朋友中不受欢迎。这时,父母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行为的不当之处,帮助他改进行为,重新获得持久的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带孩子到处走走。旅游能扩展孩子的交往范围,增加他的交往对象。同时,多走多看也会增加孩子对于异域文化或风俗的了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教孩子使用礼貌用语。培养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使孩子形成谦虚有礼的行为方式更好地适应社会交往。教给孩子与人交往的礼貌用语,如与人打招呼、接电话的用语,如何回答别人的问题、向他人问路、请教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多角度发现孩子的闪光点</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正面强化,说出孩子众所周知的优点。孩子在表现优秀的时候,最期望听到爸爸妈妈的鼓励与肯定。积极的正面肯定,才能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发自内心的爱和喜悦,给孩子带来愉快的心理感受,强化他正面的表现,促使他努力做得更加完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全面肯定,说出孩子小小的优点。爸爸妈妈发自内心的赞扬是引导孩子一步步走向真善美的动力。家长如果经常把眼光盯在孩子的过错上不放,就会心生焦虑,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与信心,也会导致孩子往消极的方面发展。在纠正孩子捣乱等错误行为的同时,用心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细心捕捉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孩子会逐步改掉不良习惯,强化优秀的品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沙中淘金,说出孩子错误中的闪光点。在工作和生活中,成人因为期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肯定,偶尔也会犯些连自己都难以置信的错误,小小年纪的孩子又怎么能够避免呢?发生这样的事情时,家长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客观分析孩子这样做的深层原因。如果孩子是为了获得尊重和肯定而犯的错误,至少有令人欣慰的地方,孩子想听表扬,想要上进。家长要肯定这一点,多找机会表扬孩子,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来获得肯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何正确测量孩子的身高</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准备工具:使用一把硬尺或身高测量仪,确保其平直、稳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意:最好保持同一地点、同一尺子测量,尽量避免误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测量时间:最好在早晨起床后进行测量,因为经过一夜的休息,脊柱得到充分伸展,测量结果较为准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意:早上和晚上测量会有一定的身高差,最好固定一个时间测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测量姿势:让孩子脱鞋,脚跟、臀部、肩部和头部紧贴尺面。双脚呈45°并拢,保持眼睛平视前方,双手自然下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意:孩子弯腰或驼背会导致测量结果偏低,穿鞋测量也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读取数据:将头部调整至耳屏水平,用书本或直尺垂直放置于头顶,读取身高数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意:测量时候不要低头或者仰视,女生头发自然放下来,发夹和马尾会有一定的测量误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何将脊柱侧弯“拒之门外”</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坐立姿势要正确:坐姿、站姿要“正经”,低头驼背可不行,双腿并拢踏实坐,抬头挺胸背要直。坐时应保持背部挺直,双脚平放在地面,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比如,写字看书时建议坐在椅子面的前1/3或1/2处且尽量上半身坐直,不要保持曲背弯腰的姿势,听课和做功课时不要侧歪身体同时应适当的变换姿势与休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定期运动:体育锻炼有助于孩子肌肉骨骼神经发育,曾加肌肉力量,每天至少1个小时的体育锻炼,建议广播体操、 单双杠、跳箱、平衡木、游泳等活动项目,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舒展身体,缓解肌肉紧张。建议每小时起身走动5分钟,并做一些简单的拉伸动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意调节桌椅的高度:学校应该按照孩子身高,定期调整桌椅的高度和教室的座位位置,家长要注意孩子双肩包两边的重量尽量相等,不宜过重,选择双肩背包,书包过重可以使用手拉车的方式,但使用期间注意时常左右手交替使用,避免一侧过度用力,导致脊柱两侧和肌肉力量和结构失衡产生侧弯或扭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加强肌肉锻炼:进行核心肌群锻炼,腹肌和腰背肌锻炼,有助于支撑脊柱,保持其正常形态,有效增强核心力量,如站立位小燕飞,小朋友手在后背交叉,打开肩胛骨,脚踮起,维持5-10秒,每组7-10个,一天做4-5组,卧位式小燕飞,小朋友趴在较硬的地方,手放在后背手可以交叉或放在身体两侧,上身肩胛骨打开,上身抬起,腿抬起,坚持5-10秒,每组7-10个,一天做4-5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少用权力,多用规则</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或私有物,而是独立的个体和生命。父母不要以为自己有权力支配或控制孩子的一切,而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当孩子做错事或不听话时,父母不要用暴力或惩罚来解决问题,而要用规则或逻辑来说服他们。比如,你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不按时完成作业,就不能看电视。”这样,孩子才能明白原因和后果,学会遵守规则和承担后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孩子去体验</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尝“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的坏习惯屡教不改怎么办</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建立稳定的生活规律:确保孩子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帮助孩子形成自律的习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空间,减少干扰因素,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孩子沟通:与孩子沟通,了解其行为背后的原因,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长的榜样作用:家长应做好榜样,信守承诺,避免在孩子面前做出不良示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制定明确的奖励标准,当孩子达到目标时及时给予奖励,同时适度惩罚孩子的错误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宽容和理解:在孩子犯错时,不要一味责罚,而是要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通过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孩子认识到错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母锻炼习惯对孩子影响更大</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这个道理在锻炼身体上也是如此。研究显示,如果父母不爱锻炼,那么孩子的身体素质更容易不达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研究人员对4000多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一方面通过体育测试,判断他们身体素质是否达标,另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在这些孩子眼中他们父母的锻炼情况。结果显示,这些孩子中有约四分之一身体素质不达标,并且孩子身体素质的好坏与他们所报告的父母的锻炼情况呈现相关性。那些几乎不锻炼的父母,他们的孩子身体素质不达标的概率要比其他人高50%。进一步分析显示,与男孩相比,女孩受父母锻炼习惯的影响更大,同时,父亲的锻炼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更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这种相关性是与基因有关,那么理论上母亲的影响应该更重要,因为许多决定身体素质的关键基因来自母亲,但分析显示父亲的影响更大,这说明是家庭环境的因素导致了这种相关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有个好身体,那么就应该以身作则,自己也要多锻炼,让孩子们感觉到家庭中有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何成为一个“言而有信”的家长</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合理的目标设定。和孩子达成约定的时候,千万不能任由孩子漫天要价。父母可以和孩子交流沟通,他提出他的要求,父母仔细权衡后,如果要求合理而且能够实现,就可以答应,如果实现起来有困难,并且要求和约定不匹配,那么父母需要跟他做沟通。当然,一旦约定达成,那父母可就要有“契约精神”了,不要孩子达到了目标,父母却言而无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设定备用方案。在答应孩子要求的时候,可以向孩子提出,不是每一个约定都可能完美实现,我们可以给予几个备选的承诺。这样既让孩子明白了世界上没有百分百的可能,也让孩子明白了父母的确是用心在兑现自己的每一个承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不要欺瞒和拖延。当出现不可控的意外之时,父母应当及时地告诉孩子,并且要包容孩子失望的情绪,然后给予孩子充分解释,告诉孩子无法兑现承诺的原因是什么。可以向孩子提出,以后会以别的形式来补偿。切忌当意外发生后,父母直接忽视掉对孩子的坦白,直接当承诺这件事没有存在过。一般来说,向孩子坦诚实际困难后,大多数孩子还是能够理解父母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帮助孩子完成他的承诺。当孩子对他人有了承诺的时候,父母不妨对这件事重视起来。关注孩子的完成情况,当孩子遇见困难的时候,父母不妨施出援手。父母通过自己的以身作则,让孩子明白到遵守承诺的重要性,在他们兑现之后,和他们一起分享诚信带来的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一个言而有信的家长不会培养出没有诚信的孩子。家长首先认识到言而有信的重要程度,才能真正做到言而有信,才能真正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孩子,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真正受人信赖的君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给孩子独立完成的机会</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孩子学习时,一些家长总在刷“存在感”:一会儿问孩子有没有难题,一会儿问孩子饿不饿,一会儿问孩子在校情况可还好……这种过度关心,不仅打扰了孩子,时间久了还会让孩子变得依赖。所以,教会孩子具体的方法技巧后,家长应适当放手让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章均引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