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未来的回忆-打卡漠河(一)

启明星

夜宿北红村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漠河,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市,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年平均气温-3.8℃,历史最低气温达-52.3℃。是全国唯一可观赏到北极光和体验“极昼、极夜”的最佳地方,旅游资源富集独特。我和先生决定打卡漠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24年9月23号上午10.20分,我俩从哈尔滨乘坐南方CZ6267航班,</span>经过二个小时的飞行,飞机平安降落在漠河古莲机场。这是我见过最小的机场,停机坪上仅停了一架飞机,包括刚刚落地的,也就二架。虽是旅游淡季,但我们乘坐的南方航空飞机没有空位,乘客几乎全是来旅游的。</p><p class="ql-block"> 由于是自由行,想到当地找个旅行社再做行程安排,但遗憾的是机场没有旅行社设点,所以只要是有文字的提示牌我都会去瞧瞧,机场出口处有个牌子让人特别安心,他们公布了市委书记和市长的热线电话,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特别有安全感,我很好奇,试着拔过去,还真有人接听。我走过很多地方,这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有效而温馨的提示,很值得其他旅游地区学习和效仿。</p><p class="ql-block"> 从几千公里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机场又没有可咨询的旅行社,在“左顾右盼”中,我看到一对很有品味的夫妇也在“东张西望”,我主动搭讪,原来他们也是自由行,来自河北,体制内工作,一看就是高素质人才。谢先生还是一位旅游发烧友,曾骑自行车游西藏,就这点就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次旅游还带上了无人机。夫人是那种身材高挑热情开朗而又智慧的优雅女性,因为缘份,我们成为彼此的旅游搭子,决定一起旅行。</p><p class="ql-block">我们上了一个叫李师傅的出租车,机场到漠河城区一律30元。一上车李师傅就说他家是开酒店和旅行社的,还有二个车出租。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四人看他样子很诚实,就听从他的安排,来到他漠河城区的家。他家里妻子管事,妻子是一个能说会道,精明透顶的女强人,李师傅是一个可为10元钱而折腰的“气管炎”患者。我们在他家确定好行程、车子和价格后,由李师傅驾车,带我们旅行。</p><p class="ql-block">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决定在漠河吃过午饭,夜宿中国最北的村庄-北红村。</p><p class="ql-block">在通往北红村的路上,李师傅带我们先参观了森林精灵-驯鹿园。驯鹿在中国属珍稀动物,圣洁动物。全中国活体数量1300余头,比大熊猫数量还少。因头似马而非马,角似鹿而非鹿,身似驴而非驴,蹄似牛而非牛,故称四不像。在中国只存在东北大兴安岭北部林区,它可承受的最低温度是零下60℃,最高温度是15℃。主要食物地衣、苔藓、树叶等等,可常用于拉雪橇,是鄂温克族人的交通工具,<span style="font-size:18px;">也是鄂温克族人嫁娶的聘礼。而</span>鄂温克族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仅1万多人,他们只有语言没有文字,靠狩猎和饲养驯鹿为主,现仍保留着原始的生活方式。我们来到驯鹿园,买了二篮食物,我们二个女士各提一篮,驯鹿看到有人提食物进来,有的仰首等待“亲密接触”,不安份的就蹭过来自提,但它们很温顺,不会攻击人。</p><p class="ql-block">离开驯鹿园,我们来到北极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白桦林。秋天的美景莫过于白桦林了。由于气候原因白桦林树木仅拳头大,但枝干洁白光亮,树叶黄橙橙,金灿灿,像是亭亭玉立的少女,婀娜多姿,楚楚动人。它们齐刷刷地排列着,挺拔而坚韧,宛如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宁静而又如诗如画的最北雪原。白桦林中有木栈道,还有可爱的仿真动物,供游客散步拍照。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仙境,美不胜收。谢先生急忙拿出无人机,帮我们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 离开白桦林,我们来到神龙湾景区,它由男脚湾、女脚湾、脚印岛和神龙湾等景点构成,景区也全是白桦林,我们沿着林中的小道前行,尽头是观景台。站在观景台,U型美景尽收眼底。蜿蜒的河流如同一条蓝色的丝带,在大地上蜿蜒飘动;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眼前的一切,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奇。由于是初秋,又是旅游淡季,游人很少,我们仅遇到二起游人,还不忘充当他们的向导。</p><p class="ql-block">天色已晚,我们终于来到了中国最北最原始的村落-北红村,它属漠河市北极镇管辖,三面环山,黑龙江由西向东从村北穿过,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远离城市喧嚣的净土,最冷时气温零下40度,开水泼出即成冰,早上2点多日出,晚上8点日落。这里的民族融合氛围十分浓厚,传统木屋与俄罗斯教堂相得益彰,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融合之美。村中人口约320人,约有四成是俄罗斯混血家庭,他们长相欧式却说着地道的东北话,让整个村子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异域风情。它虽没有北极村出名,但却宁静质朴,原味十足。村民主要靠旅游业为生,没有像样的酒店,随处可见的是家庭旅馆和客栈。与内地相比,管理有些落后,给人印象太原始了,空气中夹杂着牲畜的气味,路上还能见到牲畜粪便,与新疆禾木相比,落后不是一丢丢。我们入住的是李师傅小舅子开的小旅馆,住传统的东北火坑,盖红绿相间的颇具东北特色的花被子,窗户是双层的,室内有暖气,不冷,室外是0℃以下。我们放下行李,李师傅开车带我们到北红村转了一圈:最北哨所、最北邮局、最北学校、最北教堂、、、所有的存在几乎都是最北的。登上观景台,可以俯视整个村庄的夜景,夜空很低,星星仿佛触手可得。在最北哨所旁的停车场,我们见到了一个自驾的了不起的让我非常佩服的“女汉子”,50岁左右,株洲人,开一辆普通的红色越野车,从湖南株洲-广西-云南-西藏-新疆-内蒙古-漠河,历时三个多月,因儿媳妇马上生小孩了,才准备回去做奶奶。还有一个河北的女神,30岁左右的样子,一个人驾了一辆白色的房车来漠河。我虽向往她们这种“徐霞客”式的生活,但却很难迈出第一步。</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一个面包坊,买面包充饥。这是典型的俄罗斯的面包坊,有各式各样的面包,蓝莓的、葡萄的、肉丝的,卖面包的是一个长相标致的老太太,由于商品价格不熟,一下子涌入好几个人,有许紧张,赶紧叫来一个不知是儿媳还是女儿的身材高挑长相甜美的年轻女孩为我们服务。我边买面包边想,假如这个女孩子是生在内地如上海或广州,那怕是上栗,可能生活又是另外一番景象。</p><p class="ql-block">笫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我穿上冬季的衣服,独自起床来到黑龙江的堤岸上,这是一条建设很漂亮的边境游步道,也叫北红滨江公园。一个当地的老大哥在散步,汉族样子,讲普通话,我就和他聊聊天,他说由于冷,农作物仅只有四个月生产期,他养了几匹马,家里开着客栈,一家人生活无忧。这时,一艘小渔船缓缓靠岸,有一个人提着网兜,网里有好几斤刚打上来的小鱼,我好奇,问他,江里可以捕鱼?!可以越界捕鱼?!他也很友好,说在江里捕鱼没事,只是不准上对面俄罗斯的岸,那边有边防军。不一会儿,就看到俄罗斯的直升机在黑龙江上空巡逻,而我们不远处的江面上也并排停着的二辆巡逻艇,有游人好奇,想上船看看,但边防军不让,也不准拍照,有人偷偷拍了也被要求当场删除。江边上有一些游人在散步或打卡拍照,刚刚靠岸的小渔船就成了我们游客拍照的道具了,我们互相帮忙,虽然素不相识,但都很热情。</p><p class="ql-block"> 在江堤上,遇到了一个“70”后的晨跑游客,广东人,虽年逾古稀,却精神矍铄,白里透红的脸上始终洋溢着自信和健康的笑容。我们互相打招呼,他停下脚步,很热情和我们聊天,他们是同事或朋友退休后经常各自带夫人组团一起旅游的,昨晚也住北红村,他极力“鼓动”我们玩完中国的最北端,去中国的最南端看看,还打开手机,把他们在南沙群岛海钓和旅游的唯美的相片分享给我们,我好奇,这么美的相片,没有一定的技术是完成不了的,正寻思着,他说:“我是广东电视台的”。</p><p class="ql-block">这时,我接到先生的电话,该吃早餐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