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文/ 刘龙庭</span></p> <p class="ql-block"> 造型艺术的语言符号,不受地域国界的限制;优秀的艺术作品,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图注:欧阳龙与朱德群及驻法大使馆参赞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1994年的圣诞节前夕,欧阳龙在法国巴黎的“龙报画廊”举办画展时,巴黎市市长希拉克正忙于竞选法兰西总统,但他仍然指派副市长皮耶·苏哈作为自己的代表到场祝贺。当时,苏哈先生仔细地观看了展出的每一件作品,并对其中长达二十余米的《百鹰图》尤感兴趣。他认为雄鹰峻伟豪壮的气质,腾飞长空的雄姿,为东西方人士所共同喜爱。中国人对雄鹰的那种英雄式的钦慕和崇拜、寄托着鹏程万里的豪情壮志的心态,与法国人的理解是完全一致的。最后,还选择了一幅《双鹰图》作为巴黎市政府的收藏品。苏哈先生那热情洋溢的谈话和友好的表示,使画家非常感动,从而对希拉克市长也产生了强烈的好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图注:法国巴黎副市长苏哈等观看欧阳龙作画)</span></p> <p class="ql-block"> 次年五月,欧阳龙从广播中听到希拉克终于当上总统的消息之后,便立即产生了一种按捺不住的冲动,他想起了在巴黎举办画展的那些日子,想起了苏哈先生友好的谈话,他要把对法国人民和希拉克先生好感情付诸行动。他用一整张四尺宣纸画了一幅展翅奋飞的雄鹰,上题“鹏程万里图--祝贺希拉克先生当选法国总统”。画好之后寄往巴黎,请苏哈先生转交希拉克总统,以此表达自己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七月二十日,亦即画寄出去的两个月之后,欧阳龙意外地收到了来自法国的由希拉克签名的总统专用信函,信封硕大而精美,内容简短而真诚:“欧阳龙先生:你最近通过苏哈先生转给我的漂亮而又精湛的作品,是忠诚和友谊的见证。衷心感谢您的大作,在我当选为法兰西总统之际,您的灵感之作使我感动万分,请接受我崇高的敬意!雅克·希拉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图注:欧阳龙为法国总统希拉克画</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鹏程万里图》)</span></p> <p class="ql-block"> 欧阳龙用自己的作品和行动,谱写了一曲中法友谊的动人篇章,在美术界和新闻界传为美谈。1995年8月25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曾见诸报端,文章的题目是《至诚与友谊的见证--总统与画家的翰墨缘》(作者杨世明)。</p> <p class="ql-block"> 画家欧阳龙,原籍安徽省萧县,自幼随当地名画家萧龙士先生学画,大学毕业后又拜李苦禅先生为师,在传统花鸟画的领域中,从临摹、写生到创作,踏踏实实地下过一番苦功。我国当代著名画家和艺术大师刘开渠、李可染等都是徐州人,欧阳龙在担任徐州国画院院长期间,因工作需要时常赴京,总是寻找机会登门拜访虚心请教,从这些前辈大师那里获得不少的教益和启迪,从而对艺术对人生的认识更加深刻。在这些先生的影响之下,欧阳龙除了勤奋作画之外,尤其注意比较全面的文化修养,阅读了不少文化典籍与古典诗词,对书法的研习也颇有心得,曾有多篇论文收入了《书法论著词典》,出版有《历代书法作品赏析》单行本,近年还在撰写有关王羲之文艺心理探源的论著。在绘画的实践过程中他勤于思考,不断有关于花鸟画创作心得的文章发表。</p> <p class="ql-block"> 在作品的题材方面,欧阳龙所表现的都是自己最熟悉最常见的事物,例如雏鸭、小鸡、鲇鱼、鱼鹰、疏果等等,他从这些稚嫩活泼的小生命中发掘并表现其中的美感,从而表现出自己对生活对艺术的热爱。他在一幅《雏鸭图》上题道:“余曾居龙湖十载,养鸭种荷,尤喜雏鸭之天真,稚如孩童,故尝写之”。这说明,画家在描绘雏鸭的形象时,是赋予了它天真活泼的儿童般的人格化了的感情,这就不同于那种照相式的自然主义的如实描写,也不同于那种浮飘油滑的玩弄笔墨技巧的游戏。欧阳龙从小在淮北农村长大,对这些农家常见的花鸟鱼禽所怀有的深厚感情,时常在他的作品中反复表现,这是一种淳朴美好的童年情结的自然而然的真实流露。正因如此,他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渐地接近把握了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妙谛和本质。即以画鹰为例,这是我国传统花鸟画千余年来历久不衰的题材之一,从晚唐时期的厉归真、郭乾晖、钟隐等画家算起,直至近代的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徐悲鸿、吴作人等著名画家,都有风格不同的画鹰作品。欧阳龙在学习画鹰的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受到了诸多前辈大师的影响,其中最直接、最深刻的当属于他多年虚心求教的苦禅先生。先生在世时,曾对朴诚敦厚的欧阳龙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再前进一步。欧阳龙牢记恩师的教诲,老老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画画,为了画鹰,他不但多次到动物园去实地写生,而且曾奔波于荒郊旷野,远赴白山黑水,去观察领略雄鹰的奋飞起落、展翅收羽、远瞩近啄的千姿百态,决心绘制创作一幅表现众多雄鹰名种神态动作的《百鹰图》。为了画好这幅《百鹰图》,他曾数易其稿、反复试验,付出了艰苦的劳动,就象当年郑板桥形容画竹那样,在一段时间里是“日间挥写夜里思”。他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果,1988年他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百鹰图卷》很受观众和同行的好评。也可以说,《百鹰图》在巴黎展出时引起法国朋友的注意并不是偶然的。</p> <p class="ql-block"> 在法国举办画展的日子里,欧阳龙得到了熊秉明、朱德群等老一辈旅法画家的热情指点和大力帮助。他参观了著名的卢弗尔宫、凡尔赛宫和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的艺术品,他不但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和胸襟,而且在艺术思想和审美观念上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古典与现代、传统与革新、抽象与具体等等这样一些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命题,必将促使欧阳龙的花鸟画创作更加丰富和深化。艺术是寂寞之道,它需要的是天才、勤奋和真诚。在前进的道路上,艺术家不乏成功时的欢乐,也伴随着苦闷与迷惘。通过多年的艺术实践,欧阳龙的花鸟画着意神态,造型简括,他用“以一当十”的法则追求其作品的意蕴和深度,又以“以十当一”的要求广泛的积累,努力做到厚积而薄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1995年写于北京</span></p> 作者简介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刘龙庭(1941.11—)山东潍坊人。字任之,号潍水,笔名鲁青、云汉,擅长中国画、美术史论。 1957年入山东师范学院学习,1978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研究生,1980年毕业获硕士学位。1981年到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历任《中国书画 》编辑、副编审,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编审、审读室主任。现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编审,《中国书画》副主编 。编辑工作之余,着重宋元明清书画艺术研究,兼书画创作 。参加编辑的《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卷,获1986年中国图书荣誉奖 。 刘龙庭先生不仅是一位知名的美术史论家、批评家,而且是我国美术出版界的一位资深人物。他不仅有深厚的美术史功底,还富有敏锐深刻的洞察力。他虽不一定称得上著作等身,但他的多数文章都能以严谨、深刻、诚恳的论述而产生广泛的影响,对中国美术史论研究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