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天在教育局和进修学校联合主办的开班仪式中开启了本次的研修活动。</h3> <h3> 随着秀州中学的副校长的脚步,欣赏了秀州中学的美景以及给我们讲解了学校的发展历史。我们看到为秀州中学作出贡献的各位校长,特别是顾惠人老先生,在占领上海租界后,不屈从敌伪,率领部分师生辗转千里至江西赣州,救护师生和各战区流亡学生,坚持抗日救国教育,使我深深感动!</h3> <h3> 然后我们观摩了姚慧亚和金凯星老师的精彩的课堂。在观摩了关于日地月相对运动的教学展示后,犹如经历了一场穿越浩瀚宇宙、探索天体奥秘的奇妙旅程,收获的不仅是知识传递与教学技巧方面的启迪,更是对科学教育内涵与价值的深度体悟。<br> <br>一、直观演示,破解抽象密码<br> 教学伊始,授课教师便运用了精妙绝伦的直观演示手段,瞬间“破冰”,化解了日地月相对运动这一天体力学中极为抽象复杂的难题。借助大型的三球仪教具,随着手动摇杆的转动,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同时月球围绕地球进行着周而复始的自转与公转。学生们的目光被牢牢吸引,亲眼目睹了四季更迭源于地球公转时不同位置与太阳光照角度差异,月相变化则是在月球、地球、太阳位置动态改变下产生的奇妙景象。让学生们轻松跨越理解障碍,深切领悟到天体运行规律背后的科学逻辑,也让我深知在科学教学中,巧用教具、模型进行直观展示,是叩开学生抽象思维大门的“金钥匙”。<br> <br>二、情境创设,点燃探索热情<br> 为了让学生深度融入知识探究,教师精心编织了引人入胜的情境“网”。观看日食视频,以及我们登上月球,探索月球的奥秘,此般情境创设,恰似在学生心间种下科学梦想种子,启示我科学课堂应是激发学生探索欲的“梦工厂”,借助情境“东风”,引领学生畅游知识星河。<br> <br>三、问题导向,激活思维引擎<br> 整堂观摩课,问题犹如穿珠之线,串联起教学全程,充分激活学生思维“引擎”。从基础认知层面,如“日食有哪些状态”“为什么新月时我们几乎看不到月亮”,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夯实根基;到深度探究处,“自西向东,日食分别是什么样的状态以及把各自的样子画出来”“月球不自转,月相还会规律更替吗”教师巧妙运用黑白小球教具,让学生转一转,更直观得了解日食的状态。这使我意识到,科学教育核心在于培育学生思维能力,以问题为导向,循序渐进挖掘知识深度广度,方能让学生在思考中成长,于探究里蜕变。<br> <br> 此次观摩是一次醍醐灌顶的学习体验,犹如在科学教育浩瀚海洋中捞取“珍珠”,收获的教学智慧与理念将成为我今后教学路上熠熠生辉的“航标”,激励我不断创新、砥砺前行,引领学生揭开宇宙神秘面纱,感受科学无穷魅力。</h3> <h3> 魏林明专家对两位老师进行详细的点评课,也给我们深深上了一课。在教学设计中,如何书写教学目标更合理?如何上好课?我们也学到了一招。</h3> <h3> 一整天下来,收获满满,很荣幸参加这次的国培,“国培计划”是专业成长“加速器”。未来,我将深耕课堂,持续内化国培所学,以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助力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更多农村学子享优质教育之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