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金山寺

peter

<p class="ql-block">  金山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40余公顷,距今已1700年历史。主要有江天禅寺、金山景区、百花洲、镜天园、一泉景区五部分,寺院殿宇相连,楼阁层接,构成了“寺裹山”独特风貌,《白蛇传》中“水漫金山”的神话传说及名人轶事更使金山蜚声遐迩。</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黄色的建筑外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屋顶上的装饰华丽而精致,檐口的雕刻更是细腻入微。殿前的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地祈福,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味,让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p> <p class="ql-block">一个大型金属香炉,香烟袅袅,仿佛连接着天地之间的灵气。这里不仅是信众祈福的地方,也是游客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绝佳去处。站在这里,闭上眼睛,深呼吸,仿佛可以听到历史的回声。</p> <p class="ql-block">  一座雄伟壮观的大殿矗立眼前。大殿的气势恢宏,仿佛是时间的见证者,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步入其中,一种肃穆之感油然而生,让人不由自主地放轻了脚步,生怕打扰了这份宁静。</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阶向上,一座高耸入云的塔楼映入眼帘。塔楼的顶部尖锐而底部宽大厚重,典型的中国古典建筑风格让人赞叹不已。站在塔楼下仰望,心中涌起一股敬畏之情,仿佛可以触摸到天空的边际。</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寺庙的大门口。大门上方挂着一块写着“慈心照世”的牌匾,两侧各有两个红色灯笼作为装饰,显得格外喜庆。门前摆放着一尊石狮子雕像,威风凛凛,增添了几分庄严之感。站在这里,仿佛可以感受到这座千年古刹所承载的慈悲与智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每一砖一瓦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每一处风景都诉说着动人的故事。镇江金山寺不仅是一座寺庙,更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等待着每一位来访者细细品读。</p> <p class="ql-block">史载,苏东坡与金山寺住持佛印是莫逆之交。苏东坡一次路过镇江,突然来访,直入方丈室。佛印正欲为僧众说法,故意开玩笑不让苏东坡坐,说:“此间无坐处”。苏东坡随即用禅宗之语答道:“暂借和尚四大作禅床”。佛印一听,东坡用了佛家典故,也就笑着问道:“ 山僧有一问,学士道得即请坐,道不得即输玉带。”苏东坡欣然答应。佛印问:“ 四大皆空,五蕴非有,学士何处坐?”( 四大:“ 地、水、火、风 ”大,佛教认为是构成物质的四大元素。五蕴:“色、受、想、行、识”蕴,蕴是构成人身的五种因素)。苏东坡一时语塞,只得解下玉带相赠,佛印也不白拿,回赠他一件衲衣。事后,苏东坡就此事作了题为《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两首诗,其中有“ 此带阅人如传舍,流传到我亦悠哉。锦袍错落犹相称,乞与佯狂老万回”等句。</p> <p class="ql-block">弥勒佛,也称弥勒尊佛,即未来佛,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常被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庞大思想体系由无著菩萨、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深受中国大乘佛教大师支谦、道安和玄奘的推崇。在一些汉传佛教的寺院里,常见到袒胸露腹、笑容可掬(或大肚比丘)以布袋和尚为原型塑造,此在佛教作为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学习包容。弥勒佛的造像正因为显庄严于诙谐,代表了中华民族宽容、和善、智慧、幽默、快乐的精神,也蕴含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白龙洞:宋朝《僧传》载:此洞内原有白蟒,吐毒气如烟蕴,人过则亡。唐高僧灵坦入洞参禅,大蟒归海而去。民间传说由此可通杭州西湖断桥。</p> <p class="ql-block">  法海洞又名裴公洞。法海,俗姓裴,唐朝丞相裴休之子,河东人生而胎素,颖异不群。其父信佛,作文送子至河南何泽寺出家,取名法海,行头陀行。曾在庐山东林寺专研禅学,后朝金山,见殿宇荒废,荆棘丛生,寻得此洞,参禅打坐,并燃指一节,誓兴殿宇。忽一日在山下江际挖土,获黄金数镒,报于地方官李琦,转呈皇帝,敕将黄金送法海禅师重兴殿宇,建成,命名金山寺,法海亦莫知去向。后人供奉其法像于洞中,永作纪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