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是一名乡村小学语文教师。</p><p class="ql-block"> 从教已有二十余载的我,早已褪去了稚嫩,留下了热爱。爱因斯坦曾说:“对一切来说,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胜过责任感。”是啊,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少时,初读不识句中意,为显高深强说懂;如今,再读已是句中人,只缘身在热爱中。于教师而言,当我们热爱自己的事业时,怎愁日长?唯苦日短罢了!</p><p class="ql-block"> 我工作的地方是一所离镇上十几里路程的农村小学,多数学生父母外出务工,80%的留守学生。面对长年缺乏父母关爱、语文基础不好的现状,我怀揣着满腔探究学习的一颗心,和老师及优秀的同仁们浅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困惑。</p><p class="ql-block"> 语文是一门交际性很强的学科。首先,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阅读自然也是小学语文的重中之重。语文老师要先爱上语文,爱上阅读。有句话“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基于这一点,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讲台上有什么样的老师,教室里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我爱语文,更爱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平时的教学中,我会把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放在第一位,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我认为要亲切灵活,生动有趣。在高年级教学时,除了继续培养兴趣和习惯,我还会把理想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教育贯穿在教学中。其实,我们对孩子的很多教育,是通过语文课堂来实现的。小学生活泼好动,爱玩爱闹。这种天性就导致他们很难认真阅读。关于小学课堂,有这样一段文字描述:毕业后,当我走进学校,站在讲台,准备开启我一贯的温文尔雅、温柔贤淑、温情脉脉、温声细语模式时,才发现,现实与理想差距太大了。我这几年一直带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他们很难坚持一节课四十分钟,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用各种有效的办法,把各种教学目标设计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谜语、儿歌等。比如,我在教学李峤的《风》这首古诗时,我会把古诗填进歌谱里,用歌曲的形式唱出古诗,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带一年级,首先要准备好我们的耐心和爱心,先不考虑成绩,先教会孩子们课堂上守纪律、认真听讲,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语文教学中,课堂上的合作探究更能延伸孩子思维的广度及深度。例如,我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我提出“乌鸦是如何想出这么巧妙的办法的?”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探讨乌鸦的思考过程。接着,我继续提问:“乌鸦把小石子放进瓶子,水真的会升高吗?”学生分组合作,探究。一部分学生竟然发现小石子放进瓶子里,水位并非如书中所说的升高了,反而越来越低了。这时,我追问:“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发现,是水太少了,被小石子吸收了。我继续追问:“在什么情况下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水位会上升?什么情况下水位不会升高?”这节课,在合作探究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语文学习也得到了纵向延伸。又如,昨天我教学《猴子捞月亮》时,学生读完之后,我问学生“你们喜欢故事里这些猴子吗?”学生摇着头表示不喜欢,觉得这些猴子笨。很明显,学生的思考只停留在文本的表面,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为了激发孩子的思维,我再次向学生提出问题:“他们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请带着这个问题再读故事。”带着疑问,学生深入研读,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学生发现:其实,猴子是聪明的。他们能想到利用旁边的大树,老猴子倒挂树上拉住同伴的脚,老猴子全程参与,迎难而上的精神,让人敬佩。所以,这是一群聪明的,团结合作的猴子。好的问题是帮助学生打开理解之门的钥匙。<span style="font-size:18px;">随着合作与探究的深入,学生的思路被打开,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其次,平时在教学中,我会给学生分享我的读书笔记,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比如,我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我会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为他们喜而喜,悲而悲,用共情温润学生;我会把保尔.柯察金对生命的意义这段抄给学生,学生抄写在摘抄本上并背诵,以积累的方式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学的感悟;我还会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续写故事,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阐述自己的观点,联系实际能力,从而做到灵活运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最后,就语文学科来说,所有的基础知识建立在阅读教学中,统编教材在编排上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每册都设置了“快乐读书吧”模块,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著名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说:“阅读就是在你的生命春天里不断播种,让你这棵大树郁郁葱葱。”可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我最大的困惑:教师应该怎样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呢?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阅读量不够,阅读能力薄弱。作为教师的我们,难以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开展阅读活动少,导致学生学到的阅读技巧和方法难以迁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此次培训学习,我迫不及待地期待各位老师精彩的分享和解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