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湘西七日—向往的户外

风吹麦浪

<p class="ql-block">跟青铜秘境湘西徒步回来几天了,忙着处理手头的事情,但小溪徒步时我抓拍的这张他们释压的片刻,仍时不时的跃然纸上,让我紧绷的神经顿时松弛下来。</p><p class="ql-block">近些年时不时地出来行走,渐渐发现,生活与工作中的许多选择,是在路上、在行走中经历后的判断。</p><p class="ql-block">这也许就是旅行的意义吧?</p><p class="ql-block">人需要偶尔听听自己内心最深处的低吟,跟随自己的内心去旅行,这也是人与灵魂独处的方式吧?</p> <p class="ql-block">赶尸、下蛊、乌龙山剿匪、辣椒、泡菜,或是腊肉苞谷酒……这是湘西的一面,也是吸引喜欢猎奇的我内容之一。</p><p class="ql-block">“等一城烟雨,只为你,渡一世情缘,只和你”。沈从文笔下的凤凰古城是如此浪漫与美丽,这也是种草此行的内容之二。</p><p class="ql-block">于是,在北京连续被雾霾笼罩的初冬时节,我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跟仅有两面之缘的青铜。</p> <p class="ql-block">11月16-17日 雨</p><p class="ql-block">结束特种兵拉练式的张家界森林公园和天门山,17日晚于富蓝特 天门山酒店与青铜集结。</p> <p class="ql-block">秘境湘西徒步开始</p><p class="ql-block">11月18日 阴 第一天 槟榔谷,借母溪</p><p class="ql-block"> 槟榔谷位于张家界永定区罗塔坪乡田萍村,在湖南户外圈子小有名气。我们因是休闲走,选择经典的槟榔孔,星之峡,地狱之门,迷洞,天使之门。此指示牌下面,就是槟榔孔山洞,山洞穹顶有几层楼高,洞内很宽敞,出口与入口不远。</p> <p class="ql-block">出口处有几块岩石,堂主站在上面很有穿越的感觉。由此也能比较出洞口高度。</p> <p class="ql-block">走出槟榔孔就是星之谷,峡谷里风景宜人,两侧峭壁是户外攀岩者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接近迷洞口有段干涸的河床,有许多美丽的石头,堂主找到一块墨石,在河床中留下签名,如果再去,我看看能经受岁月冲刷不。</p> <p class="ql-block">迷洞入口</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峡谷不急不缓的慢慢游玩,渐渐接近峡谷底部的迷洞。</p><p class="ql-block">迷洞的入口被称为地狱之门,迷洞大概有800米长,需要每个人穿戴好头灯,迷洞内有钟乳石和浅浅的水流。洞深处,各种湿滑的巨石鳞次栉比,我们小心的互相搀扶,尽管第一次彼此连名字都不知道,但在面对挑战时,我们需要彼此鼓励、支撑,团队协作才能一起走的更远。</p><p class="ql-block">行至中途,青铜嘱灭掉头灯,感受与世隔绝的一分钟,好奇特的感觉。忽然想到一位智者曾经的分享,人类面对的不可知太多,你看不见的不等于不存在,比如当下黑暗中我看不见的暗流与巨石,还有我亲爱的旅伴们,是不是要长存敬畏之心?</p> <p class="ql-block">当地人在峡谷里焚烧和徒步者带来的垃圾,在洪水的裹挟下,被冲进洞口,令我们唏嘘不已。地球还有多少纯净的角落?</p><p class="ql-block">青铜以后带团要像背哥一样,监督队友哈。</p> <p class="ql-block">接近洞口时极其狭窄,很担心大块头郭老师,连我都是匍匐出洞。</p><p class="ql-block">乐观的郭老师已经给自己选择了三种出洞方式: 第一,拖拉机拉他;第二,身上抹油再拉他;第三,别扔下他,给水喝,饿瘦了就能出去了。</p> <p class="ql-block">通往天生桥的路上,有个户外的口号很响亮,也成了我们此行挑战自我的口号: 来都来了,拼了!</p> <p class="ql-block">天使之门是个巨大的天生石桥,风景不输张家界天门山,远望雄伟,近观震撼。</p> <p class="ql-block">天使之门下有上下两条路,上行很快就可以抵达公路,下行就是要走最难的夹儿沟。我们上行至此。</p> <p class="ql-block">下午,驱车前往位于湖南西北武陵山麓,沅陵县西北隅,与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毗邻的借母溪千堂湾古村落。</p><p class="ql-block">借母溪是“典妻制”唯一的历史遗存, 沅陵独特的“狃花文化”。‌‌狃花女是指被租来传宗接代的女性‌。在‌湘西沅陵地区,由于贫穷,有些男人娶不到老婆,于是通过“狃花”这一习俗,花比彩礼更少的钱,把别人家的媳妇接到自己家住上一段时间,等到期满,再让她回家,而被借走的女人就被称作“狃花女”。</p> <p class="ql-block">千堂湾古村落位于沅陵县借母溪乡,是历史悠久的古村寨。‌大约现有40多住户,以土家族为主,素有“湖南九寨沟”之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村内溜达溜达,发现有许多演出设备,还发现了“狃花女”拍摄地,通过挖掘典妻文化,打造了《狃子花开》实景剧,据说,夏天很是热闹。那我还是喜欢现在的样子,除了静谧,古朴,干净,神秘。还有说不出来的感觉,就像爱一个人,纯粹的爱,没有理由‌。</p> <p class="ql-block">晚上,我们住在借母溪这个院子里。站在院子里,群山环绕,满眼松翠。</p><p class="ql-block">青铜安排的非常好,无论多么偏僻的古寨,我们居住的地方都干净温暖,虽然我好奇吊脚楼的感觉,但恐怕也是叶公好龙。</p> <p class="ql-block">11月19号,阴 第二天</p><p class="ql-block">上午​借母溪原始森林徒步,由大门进入后,各种罕见的植物或一箭冲天,或相互缠绕,或年代久远轰然倒地,身上布满苔藓……</p> <p class="ql-block">在一棵朽木上,珠珠与堂主竟然找到一个超大的野生灵芝。也许,是超级高的负氧离子养育?或许是沁人心脾的甜空气有效?</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吃到猫屎果,也许籽如猫屎而得名?但却满嘴奇香。</p><p class="ql-block">感谢阿信,爬到路旁山上给我们采摘稀罕的野生果,阿信是90后,本地人,虽年轻,但经历丰富,懂事,观察能力很强。</p> <p class="ql-block">借母溪的山水有独特的气质,清幽如伊人般,洗净铅华,尘埃不染。在这片原始次森林里,连每口呼吸都是奢侈的享受。这里的年平均气温只有14.6℃,冬暖夏凉,四季温和湿润,高大乔木林与乔灌混交林构成了浓浓绿韵的底色。</p> <p class="ql-block">还记得沈从文书中常提到的“白河”吗?那条原本多险滩的酉水已经被眼前这座凤滩大坝拦住,调教成了温顺的平湖。</p><p class="ql-block">下午,离开借母溪,我们在凤滩码头乘船,前往小溪自然保护区。这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对于湘西而言,水路才是这里最纯正的血液脉络,小溪的村民与外界的交通方式几乎全是靠船。</p> <p class="ql-block">行船在碧绿的酉水之上,望着两侧的青山。郭老师思绪万千……</p> <p class="ql-block">好让人恍惚的瞬间,此行有了堂主,总让我时不时的拧一下大腿。</p> <p class="ql-block">我惦记也开开船,讨好地坐在船长旁边唠嗑,船长也兴奋的给我看他的驾照,说他的驾照能开200吨的大船,瞄一眼发现生日跟郭老师同年同月,只是日子比老郭大2天。</p><p class="ql-block">所有的相遇都是必然,那我们还纠结啥该选,啥该放弃?</p> <p class="ql-block">乘船40分钟左右我们到达小溪码头,中巴车已经在岸边等我们,再坐半小时的车,终于来到了深山中的秘境小溪,村口是小溪独有的濒危物种落叶木莲和白头蝰标志,周边是如天堂一般的风景,感叹这操蛋的世界还有如此纯净所在。</p> <p class="ql-block">小溪村我们住的民宿,据说,夏天要提前2周预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宿小溪村,晚餐闲逛村子,有个两三岁的娃娃友好的打招呼,我翻出包包里的果丹皮给他,奶奶和娃娃毫无防备之心的接受,品尝,感谢,真正的人与人之间不该这个样子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村子里房屋大多是刷着桐油的吊脚楼,大多也是用大灶台烧着柴火做饭,晚餐,我们围坐在火盆旁品尝如板栗一样的烤地瓜、湘西腊肉和血粑鸭,偶尔探头看看潺潺小溪中懒懒</span>游动着的娃娃鱼,仿佛穿越到了沈从文笔下的那个时代,古朴自然,生活简单而又充满人性。</p> <p class="ql-block">小溪村早餐,好接地气啊!温暖的如同家里的早餐,不急不缓。</p> <p class="ql-block">11月20号 阴 第三天</p><p class="ql-block">龙门溪徒步,​芙蓉镇</p> <p class="ql-block">龙门溪地处永顺县东南部,属全球重点保护的200个生态圈之一,是世界少有、中国独有、中南十三省唯一幸存的免遭第四纪冰川侵袭的低海拔常绿阔叶原始次生林。区内物种丰富,是天然的植物园和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及天然氧吧。有植物222科974属2702种,其中有珙桐、红豆杉、伯乐树、银鹊树等,有药用植物985种,芳香植物306种,是湘西青冈、湘西石栎等21种植物模式标本的产地。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从小溪村开始,先经过梅花桩,七拐八拐,扑入眼帘的世外桃源让人眼前一亮,久违的炊烟令我心生温暖,女主人拿着水瓢在刷牙,出于礼貌没拍她,倒是她知足常乐的话让我们心生敬意。她说,村里人都搬下去了,国家给补助。我老头是老党员,我们不要补助,就守在这里,多好的日子啊,只要你不懒就有饭吃,我们农民不用交税,几千年都没有的。</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体会了各种路况,吊桥,梅花桩,石板路,砂石路,腐叶路</p> <p class="ql-block">阿信很无奈,郭老师一夫当关,阿信莫开</p> <p class="ql-block">途经: 人生好运起点—龙门溪瀑布;相恋之人的吉祥地—大百合花谷;林中诸葛亮—赤皮青冈;林中俊男—南紫薇;鸿运当头—毛红椿;第四世纪冰川侵袭的唯一遗迹—蛇山;和谐共生的典范—青檀;最后抵达此行终点—小溪树神杉树王。</p> <p class="ql-block">历经1500年风雨沧桑,这棵杉树王依然枝繁叶茂,不仅见证神秘小溪的山水传奇,还肩负起了护佑小溪万物苍生的重任,成为保护区原始次生林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湖南省重点保护的200棵古树之一。</p><p class="ql-block">我们抱抱它借些灵气。</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我们互相搀扶,互相鼓励,抵达终点的我们5个人。尤其王姐,默默的跟在队伍后,不屑穿戴我们互相攀比的专业装备,用她年轻时强驴的功底碾压我们。旅友战姐和领队青铜总结说: “学渣文具多”;“技术不够装备凑”。没记熟前一句,转达给珠珠时说:渣女文具多,引得她悄悄追在身后,不停地问:李姐,您为啥说渣女?</p> <p class="ql-block">道路真的太湿滑了,抱过的杉树王并没有护佑我,脚下一滑仰面朝天,左手迅速一撑,手腕撕心裂肺疼痛,赶紧用魔术巾紧紧缠绕住手腕,并在沿途的冰冷小溪中镇痛,一系列操作下来,再有青铜的喷雾加持,两三天就好了!</p> <p class="ql-block">傍晚抵达芙蓉镇,宿梦绘芙蓉,位于景区门口。</p><p class="ql-block">芙蓉镇原名王村,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芙蓉镇因有一条瀑布穿镇而过,又称“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p><p class="ql-block">标志性景观芙蓉大瀑布‌:瀑布宽40米,高60米,气势磅礴。瀑布穿镇而过,水流飞泻,在灯光映照下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郭老师终于吃到一路碎碎念的臭豆腐。</p> <p class="ql-block">蒿子粑粑,刘晓庆米豆腐。‌</p> <p class="ql-block">土家风雨桥,造型古朴典雅,桥上风景独好。站在土王桥上可以拍摄到吊脚楼的全景,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逛了一大圈,除了亲切的电影芙蓉镇,无可圈可点之处。晚上无可逃票之处,如果您再来,对夜景无感,可以早晨7点前进,不用买票哦😲</p> <p class="ql-block">摆手堂是土家族用来祭祀祖先和跳摆手舞的场所,属于廊场。‌摆手堂的用途主要包括祭祀祖先和进行各种民俗活动,如摆手舞、祈祷、社交、集会、节日庆典等。</p><p class="ql-block">摆手舞是摆手堂的主要活动之一,其动作包括甩同边手、弓腰屈膝等,舞姿独特优美,反映了土家族人的战争、神话、狩猎、渔耕、生产、生活等内容。</p><p class="ql-block">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很长的青石板路,保存完好。漫步在石板街上,仿佛走过了一段深邃的时光隧道。街道两旁有很多当地的特色小吃和义乌小商品</p> <p class="ql-block">在此打卡后,我们开启了第四天行程</p> <p class="ql-block">11月21号 小雨 徒步第四天</p><p class="ql-block">茶峒 吉斗苗寨 德夯</p><p class="ql-block">从芙蓉镇出发,走高速大约1个半小时抵达茶峒。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p><p class="ql-block">终于来到了我心心念念的沈从文笔下《边城》的原型边城茶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湘西的茶峒和重庆的洪安拥有“一脚踏三省”的地理特征,“蜀道有时尽,春风几处分。吹来黔地雨,卷入楚天云”,形象生动地描述了茶峒与洪安一脚踏三省的地理优势。</p> <p class="ql-block">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方配活到这块土地上。—《边城》</p><p class="ql-block">有些人是可以用时间轻易抹去的,犹如尘土。 ——《边城》</p><p class="ql-block">日头没有辜负我们,我们也切莫辜负日头啊。——《边城》</p><p class="ql-block">漫步清水江边,走走沈从文走过的路,吹吹吹过沈从文的风,风中夹杂着细雨,好不惬意!</p> <p class="ql-block">茶峒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与位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洪安隔清水江而望,位于湖南、重庆和贵州的交界处。‌茶峒因沈从文的《边城》而名声鹊起,而洪安则是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解放四川的第一站,从这里台阶拾阶而上左侧便是二野指挥部遗址。</p> <p class="ql-block">翠翠的小木屋和白塔</p> <p class="ql-block">从洪安一侧坐摆渡过去游茶峒,青铜想坐拉拉渡过河,但不知是真假拉拉渡故障,坐涨价150倍的小船过河,在白塔下努力脑补翠翠和傩送的影子,但游人如织,夹杂着一些猎奇游客穿着质地绸缎的红军衣服拍照,不伦不类,如果当初红军有这衣服穿就不闹革命了。</p><p class="ql-block">我们吃过午饭后便直奔德夯苗寨。</p> <p class="ql-block">离开茶峒,我们下一个目标是经吉斗苗寨后经德夯峡谷抵达矮寨。</p><p class="ql-block">吉斗苗寨,苗族意为骑在雄鹰背上的寨子。这片山岭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寨子恰好落在雄鹰背上,现居住170余人。寨内路面皆用青石板铺成,镶嵌于陡崖边缘,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吉斗苗寨格外美丽。苗寨竹砖青瓦,阡陌交错,寨前梯田层层,桃红李艳,寨后古木参天,峭壁陡立,犹如一幅古老的图画。</p><p class="ql-block">德夯村2013年被列入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直沿着湿滑的石板路下沉、下沉,途经十年如一日用悲情牌卖橘子的老人;途经雄鹰岩,天问台,一线天,玉泉溪,九龙溪和夯峡溪,沿途云雾缭绕,山势跌宕,绝壁高耸,形成了断崖、石壁、瀑布、翠峰等特色山水风光,配得上德夯的美名——苗语为美丽的峡谷。</p> <p class="ql-block">尤其天问台,四周悬崖峭壁,山峰环绕,云气翻腾。国际地质界称之为金钉子剖面,为世界地质奇观,至今流传着屈原含悲问天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接近矮寨(现在也叫德夯寨),同行旅伴提醒我回头,压迫感扑面而来,看说明,因其形状命名为椎牛花柱,椎牛苗语为拔尼,即吃牛之意,它是苗族最大的祭祀活动,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产生于苗族远古的渔猎文化时期。花柱是举行椎牛祭时,场地中间涂刻有不同颜色和纹路的拴牛木柱。</p> <p class="ql-block">青铜不仅负责吃喝玩乐,还得负责拍照,拍照还得保证每个人白成一道光!好脾气的娃</p> <p class="ql-block">到达矮寨,等待晚餐,我们感受古老的取暖方式。有别于灯下黑,是桌下黑。</p> <p class="ql-block">矮寨居住的民宿,大大的落地窗,好美!</p> <p class="ql-block">寨子里转悠,遇到这位打着补丁的老奶奶,我瞬间心如刀割,真想脱下我的裤子给她……寨子里的一派莺歌燕舞,惠及民生没?</p> <p class="ql-block">宜居的环境,寨子里随处可见随意的扦插,肆意生长的植物和多肉</p> <p class="ql-block">赶集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德夯特大悬索桥</p> <p class="ql-block">在矮寨任意位置都能看到孔雀开屏峰,并随意季节变化呈现不同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矮寨最古老的石桥,接龙桥,顺着接龙桥一直走到观景台,能一览寨子全貌</p> <p class="ql-block">王姐给照的66666</p> <p class="ql-block">11月22号,第五天 小雨</p><p class="ql-block">凤凰古城 夜宿铜仁江口梵净山居民宿</p> <p class="ql-block">沱江上,全是施工铁架,对比过去的凤凰古城,像整容失败的美女,越来越千篇一律。</p> <p class="ql-block">所有的遇见都是命中注定,让我一下子放下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堂主在感叹:大清亡了,平民见我都不屌我。</p> <p class="ql-block">沈从文墓地位于凤凰古城东面听涛山,1992年清明节家人遵照沈老生前的遗嘱,将骨灰安葬于此。</p><p class="ql-block">墓地无坟冢,仅用一块儿取自听涛山的天然五彩玛瑙石做墓碑,墓地不附带任何世俗头衔儿和颂词,一切都摒弃了人为的浮华和雕饰,先生的肉体和灵魂全都融进了故乡的青山绿水之中。墓地前面有一条静静流淌的沱江,墓地后面是一片松翠幽静的山林。墓地四周崖壁上有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以及熊克武、渔隐道人等社会名流的书法石刻。</p><p class="ql-block">墓碑上刻有沈从文生前名句: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照我思索,可理解人。</p> <p class="ql-block">凤凰古城有别于其他古城的浅薄,除了义乌小产品和古宅石板路再无其它。凤凰古城因历史上的凤凰三杰而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青铜按照地图,几乎带我们转遍了古城所有历史记忆。拜谒了沈从文墓地;拜谒了凤凰三杰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陈渠珍纪念馆。且,真真的被湘西王陈渠珍缅怀与西藏爱妻西原那段岁月《艽野尘梦》所震撼。</p> <p class="ql-block">华服公访的皇上对虹桥内的商业气息很不满意。</p> <p class="ql-block">慈祥的老奶奶左手捏针线,右手举二维码,像古人的左牵黄,右擎苍,围猎了我和yanaanay,我崇拜的问她,您眼睛怎么不花啊,还能绣这么好,并借她福气合影,等走过一段,发现到处都是她的作品,走南闯北的郭老师大笑不已。</p><p class="ql-block">瞧瞧,老人家已经羞愧的闭上眼睛了。</p> <p class="ql-block">夜宿铜仁江口梵净山居民宿,位于梵净山景区附近,第一次见这么贴心的衣架!</p> <p class="ql-block">11月23日 小雨</p><p class="ql-block">压轴戏—梵净山 返程</p><p class="ql-block">梵净山,被誉为“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弥勒道场,果真对老郭不薄。</p><p class="ql-block">我们顺利的打卡三大必看景观:老金顶、蘑菇石,翻天印,万卷经书和红云金顶。</p> <p class="ql-block">缆车后,我们突破了云雾缭绕的地带,像飞机抵达平流层,开始爬山。云雾在身边,在远处,在脚下自由的流淌,游荡,似梦似幻,引得游人像猴子一样大喊大叫。</p><p class="ql-block">此为承恩寺,午间有施粥,爬完老金顶,我们在此享用了好喝的豆粥。</p> <p class="ql-block">翻天印。</p><p class="ql-block">仕途求官之人在此叩拜</p> <p class="ql-block">老金顶,海拔高达2493米,以其险峻和奇石成片而著称。</p> <p class="ql-block">小郭和王姐,我们此行有始有终的搭子</p> <p class="ql-block">九皇洞</p> <p class="ql-block">红云金顶是平地拔起的孤峰,又称新金顶,海拔2336米。它以陡峭和险峻闻名,极具挑战性,四面悬崖峭壁,需攀铁索才能上去。</p><p class="ql-block">此时,爬完老金顶,我已经耗尽体力,青铜问我们爬不爬,我纠结,安慰自己,做事不能太满,留个遗憾好,青铜转头问郭姐,她望向我,说你爬我就爬……</p><p class="ql-block">多亏了不催促的领队,多亏了小郭的决心,也多亏了王姐默默的跟随,我们5人,尤其郭老师的不拖后腿,无憾的为此行画了完美的句号。</p><p class="ql-block">当我们站在红云金顶上俯瞰四周时,那种震撼和成就感无法用言语来形容。</p> <p class="ql-block">难为郭老师了,经过背后路考合格,果真实力不软。</p> <p class="ql-block">金顶上有古人建设的庙宇,红云金顶更是从中裂开,一分为二,由彩虹🌈一样的石桥连接,左右分别为释迦佛和弥勒佛。</p> <p class="ql-block">网上找了无人机拍的红云金顶照片,饱饱眼福。下次青铜补上哈。</p> <p class="ql-block">下山后,奔净庐山房.私房菜,我们吃散伙饭,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行程6天,每天2顿正餐的完美荤素搭配,已经让我悄悄的放宽了腰带一孔。</p><p class="ql-block">大家狼吞虎咽的,彼此谦让的饭过七巡,喘口气,6天的完美体验,我想谢谢青铜,如同邻家大男孩般温暖,照顾到每个人的感受,我尤其喜欢他一视同仁的随手抓拍,那些随意的珍贵瞬间是多么不可复制;谢谢王姐成为了我俩私人摄影师,无论人多人少她都要拍到满意为止;还有小郭,在艰难的爬山路上挂着大相机为我们拍照,但,亲?照片呢?</p> <p class="ql-block">6+1的行程,让我们由陌生变成了再约下次的旅友,个性迥异的10个人到最后如家人般的彼此包容,尤其战姐(我右边),初见便被她身上的松弛感,特立独行的姿态震慑,但与郭老师聊起部队大院后,亲如姐弟……</p><p class="ql-block">啰嗦了太久,最后感谢同车的小郭,王姐,战姐,把方便的位置留给老郭,我笃定的认为,他胖他有理,而所有的同行者也都宽厚的包容了我们。</p><p class="ql-block">下次皖南再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