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意大利掠影(4)

畹馨

五渔村 比萨斜塔 <p class="ql-block">五渔村位于拉斯佩齐亚省沿海岸地区,由五个地中海北岸悬崖边上的渔村构成。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独特的文化遗产,多元化的景观要素组合,造就了悬崖上的彩色渔村。</p><p class="ql-block">1997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五渔村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span>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99年被评为国家公园。</p> <p class="ql-block">博洛尼亚距五渔村约215公里。游客通常在拉斯佩齐亚乘坐火车至五渔村。五渔村各村庄之间火车便利,除了位于悬崖之上的科尔尼利亚村,其他村庄的火车站都位于村庄的入口。村庄之间乘火车只需两三分钟。</p> <p class="ql-block">五渔村始建于公元10世纪左右。古时是罗马帝国重要的战略海岸线和“兵家必争之地”。公元9世纪,这里曾被阿拉伯游牧民族统治,将村民逼进山中。阿拉伯人被赶走后,村民回到海岸边定居,并将森林和陡坡改造成梯田,种植葡萄、橄榄和柠檬。</p> <p class="ql-block">五渔村是彩色版的圣托里尼。蔚蓝的地中海,陡峭悬崖上的石墙梯田和彩色石屋民居,在夏日阳光下,令人有“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感叹!</p> <p class="ql-block">马纳罗拉是五渔村中最具代表性的村庄。以“五渔村”命名的白葡萄酒和夏克特拉酒就出自这里。五渔村的白酒以适宜的盐度和纯度著称,有酒源控制(DOC)标识,为全欧洲优质酒品的标志。“夏克特拉”意为由葡萄干制成。</p> <p class="ql-block">马纳罗拉村没有沙滩,没有港口,但礁石形成的海湾也是天然浴场。夏日晒日光浴、下海游泳的人不少。</p> <p class="ql-block">里奥马焦雷是从拉兹佩齐亚开始的第一站,地处最南端,<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五个渔村中唯一有码头的村,为五渔村非官方的首府,规模最大。这里是欣赏落日的最佳点。可惜我们没机会等候夕阳。</span></p> <p class="ql-block">据说此地起源于公元八世纪,当时希腊逃犯为了逃避东罗马帝国皇帝的追杀而在此避难。</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人天性热情又浪漫。记得下火车后在轨道边行走时,一位意大利青年从我身后倏忽溜入我伞下,望着我笑,似乎要体会一下遮阳伞的阴凉,我吓得一躲闪,他才得意的离开,引得他身后一群同伴大笑。</p> <p class="ql-block">马纳罗拉和里奥马焦雷之间,有一条被称为“爱之路”的小径,被称为“世界上最浪漫的沿海步道”。步道全长约2.5公里,为当年全区域通铁路时存放炸药而筑,如今成了情侣们幽会漫步之地。雕刻成亲吻剪影的石椅是爱之路的标志,是情侣们喜欢留影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该图片为网络下载)</p> <p class="ql-block">靠海岸边上的四村庄之间有渡船来往,渡船会依次在每个村庄的码头停留。若是自由行,便可尝试乘坐渡轮,从海上领略五渔村的美景。传说英国雪莱夫妇也曾和朋友们坐船到此游览,并在蒙特罗索上岸。</p> <p class="ql-block">蒙特罗索是五渔村中唯一拥有真正沙滩的小村。15世纪建立的防御系统一直保存至今,现在仍能看到城堡、城墙、瞭望塔的遗迹(该图片为网络下载)。</p> <p class="ql-block">科尔尼利亚村是五渔村海拔最高的村庄,也是最小最安静的村庄。整个村子被漫山遍野的葡萄园环绕。<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只能远眺。</span></p> <p class="ql-block">韦尔纳扎是五渔村里唯一一个拥有天然海港的村庄,也是经济最繁荣的村庄。</p> <p class="ql-block">环绕五个村庄有一条约15-20公里的徒步线路,可谓是世界上最美的徒步路线。我们自然不会去徒步了。跟团游,留给游客的时间都很有限。</p> <p class="ql-block">时值正午,阳光炽热,没有兴趣继续行走,便与同伴找个背阴的海岸边乘凉。海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撞击着礁石沙砾,然后粉碎成雪白的泡沫……</p> <p class="ql-block">忽而想,五渔村的房子为什么会涂成五颜六色?也许,对渔民而言,在茫茫大海上,那些彩色房子就是他们的方位,是他们的灯塔。在浙江台州温岭、宁波嵊泗岛等地,有一些渔村的房子也是彩色的,但这些房子都是近年整修时统一粉刷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离开五渔村途中,导游建议大家自费游览比萨斜塔景区,全团一致同意。</p> <p class="ql-block">1063年,比萨人为纪念城市守护神圣母玛丽亚,在城区东北角的广场上建筑比萨大教堂。广场周围还保留着古代的城墙和城门。</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由雕塑家布斯凯托-皮萨诺主持设计。之后又相继建筑了圆形洗礼堂和钟塔(即比萨斜塔),构成一组建筑群,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p> <p class="ql-block">这些罗马式风格的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对11~14世纪间意大利教堂建筑艺术产生了极大影响。</span>1987年,比萨大教堂广场建筑群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出生于比萨城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传说19岁时曾在比萨大教堂内观察铜制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小摆动的等时性定律,由此开启了动力学研究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比萨斜塔建造于1173年8月,是比萨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因其特殊的外形、历史上与伽利略的关系而名声大噪,成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比萨城的标志。</span>历经多年,塔斜而不倒,被公认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传说1590年,伽利略曾在比萨斜塔顶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两个不同重量的球体从相同的高度同时扔下,结果两个球体同时落地,由此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p><p class="ql-block">图为比萨墓地博物馆草地上的铜雕塑。</p> <p class="ql-block">钟塔建造的第二年就发现倾斜,为此,工程曾间断了两次,历经约二百年才完工。1990年,意大利政府将其关闭,开始进行整修工作。</p><p class="ql-block">研究认为,建造塔身的每一块石砖都是精心制作,石砖与石砖间的粘合极为巧妙,有效地防止了塔身倾斜引起的断裂,成为斜而不倒的一个因素。</p> <p class="ql-block">根据现有的文字记载,比萨斜塔在几个世纪以来的倾斜是缓慢的,它和地基下方的土层实际上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平衡。比萨人坚信钟塔不会倒下。当地有一句俗语:比萨塔像比萨人一样健壮结实,永远不会倒下去。</p> <p class="ql-block">临走前,大家余兴未了,都以手撑住斜塔的姿势打卡。继续行车约68公里,傍晚抵达佛罗伦萨入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