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掠影,风早已吹过这里

点石成金

<p class="ql-block"> 从曲阜走向郑州,即是从山东走向河南,书面一点的语言是:从齐鲁之地走向中州大地。离开山东,走入另一个省份,怎么说都是一次简捷的跨越,而我还是在脑子里静默了一下。</p><p class="ql-block"> 山东之行算上这次是第三次了,前两次都限于在山东半岛沿海几个地方。这次进入省会济南,算是进入了山东中部。前两次在山东沿海几个城市转悠,每天都见着大海,海洋的风潮吹向城市,使城市的每一处都散发出一种“海味”。在青岛,海风吹拂着红树绿瓦,碧海蓝天的城市弥漫着一种异域风情;而蓬莱的“海味”则带点本土乡味,八仙过海的传说和海市蜃楼的仙境使蓬莱这个城市暗藏一种仙风道骨之气;威海的风让人略感沉重,在刘公岛上感受到一次由海洋带来的异样的氛围。在这个半岛,无论走在几个城市中,还是出海登几个岛屿,总觉得山东象伸出去的一角,与内陆相距甚远。</p><p class="ql-block"> 这次来济南,从飞机着陆到去市区路上,虽然天已黑,但窗外星光点点。驶进这个省会城市,走入山东腹地。路上暗暗想到:此次来济南,是绕一个大弯,那两次都没有直接从沿海进入中部,而这次是隔了一段时间后,由西南蜀地径直飞济南。这算得上是一次弥补,至少在心理上把沿海与中部拉近,在地理上还原一个完整的山东。</p><p class="ql-block"> 济南同国内其它大城市在外表上看并无多大差别,高楼林立,街道宽敞,车水马龙,人潮涌动......早晨出酒店看到的就是如此景象。寻找早餐店,没想到还不是一件容易事,走了两条街才发现一牛肉汤店。进去要一碗热乎乎的汤,泡上一个结结实实的饼,尔后,身热了,汗也下来了。</p><p class="ql-block"> 早餐后去大明湖,湖边四望,湖上水域辽阔,湖边翠柳垂荫,一个城市中间有这样一池湖水并不多见。与其它城市里的人工湖不同,大明湖由济南众多泉水汇流而成,而且,由于大明湖景色秀丽且历史悠久,引来不少诗人留下诗作。其中最著名应该是杜甫的这首“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诗中最后一句似乎在提示游人,这里是孔孟故乡,文风曾鼎盛,名士多往返。</p><p class="ql-block"> 沿着湖岸,拂过柳枝,来到超然楼。仰头望楼,气势恢弘,雄伟壮观。看介绍,超然楼为山东四大名楼之一,楼名来自苏辙诗句“虽有容观、燕处超然”,以赞哥哥苏轼在困顿时期的超然豁达心态。但遗憾的是,超然楼因战火洪水等原因已无存,此楼为仿建之物。</p><p class="ql-block"> 登上超然楼顶,大明湖在脚下清晰可见,济南城在淡雾中朦朦胧胧。面对此番景象,不知当年那些文人雅士在原楼楼顶时是怎样的一种豪气闲情。济南名士多,杜甫一定是获知了唐以前天下名士云集济南的盛景,他也似乎预见了唐以后这一盛景的再现。辛弃疾、李清照、欧阳修、曾巩、苏轼、苏辙、张择端、蒲松龄......他们中有些人或在济南出生,或生于山东本土,或曾在济南客居,他们在华夏历史上星光熠熠,他们的文章诗篇千古流传。在超然楼上,偶尔冒出出自他们中的一两句诗文,立刻对济南熟悉起来,就想在济南的街巷阡陌中找寻他们的一丝痕迹,拾起他们的一缕风雅韵味。</p><p class="ql-block"> 济南被称作泉城,因此地泉水繁多而得其名,而尤以趵突泉闻名天下。走进趵突泉景区,站在趵突泉边,不由地就想起一个人来。说起济南,有一个人是绕不过的,他叫韩复榘。此人为冯玉祥十三太保之一,曾做过山东省主席。关于他的趣闻不少,多年前听的侯宝林的相声《关公战秦琼》的背景就发生在韩复榘为其老爷子举办的寿宴上。笑话中活脱脱地显出韩老爷子的率真。试想,谁没有浓厚的家乡情怀?谁不想自己家乡英雄胜过他乡豪杰?谁不想他国草蜢被自家雄狮胖揍摩擦?率真中的好胜意识其实就是一直未成长的心理在作祟。还有一例出自韩复榘本人,这就和眼前的趵突泉有关了。相传韩主席见过趵突泉后诗性大发,提笔写出一首别具一格的诗:“趵突泉,泉趵突,三个泉,一边粗;咕嘟、咕嘟、咕嘟,趵突泉里常开锅,就是不能蒸馍馍。”关于韩复榘的趣闻轶事不少,但在他表面粗俗的背后却有精确的算计。但算得再精准也没有算出自己的命,他的人生结局并不好。</p><p class="ql-block"> 临近傍晚,走进了宽厚里老街区。一条小渠含着垂柳迎着我,精心打造后的旧屋老房试图唤起一种对老济南的印象。意外发现这里还有一座基督教堂,不由联想到宽厚里曾有过的一种文化气氛。许多城市都有这样的老街,但几乎都经过改良修葺,无不泛着浓浓的商业气味。今天,在大城市中再难寻觅具有原滋原味的老街了。</p><p class="ql-block"> 芙蓉街就在旁边,已入夜,街两旁灯火通明,街中间游人熙攘。灯火划过夜空,如同白昼一般璀璨,这是今天的灯火,它照射的是今日济南的街巷。坐在餐馆,品着鲁菜,透过透亮灯火,我在想,从这吹出的东夷之风应该早就停止了,那个渗透着礼仪文化的鲁国遗风,那个吹拂着泱泱齐风的东土大国再也回不来了。就因为,这块齐鲁之地还要走下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11.2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