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松兹探村》系列美篇继续系统地介绍、推介宿松,为宿松乡村振兴助力,让宿松发展更快、更好、更加美丽!</p><p class="ql-block"> 《松兹探村》系列美篇图文主要是展现宿松自然景观、乡村风貌、文化遗产和特色特产,作为推介宿松、乡村游玩指南、民间民俗文史资料,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搜集、整理、描述、编辑过程中难免存在很多不足和欠缺,请予以指正;雷同之处请您见谅,感谢理解与支持!</p><p class="ql-block"> 美篇《松兹探村》共分为宿松历史名人、历史建筑、传说故事、旅游景点、红色教育基地、寺庙、非物质文化遗产、村情简介等系列。村情简介篇系列简要介绍宿松行政村的村情。</p> <p class="ql-block"> 行政村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设立的村民委员会进行村民自治的管理范围,是中国基层群众性自治单位,具有多重功能与价值的地域综合体。行政村的管理实行的是村民自主管理,权力在于村民委员会,行政村的上级管辖部门是乡镇。</p><p class="ql-block"> 截至2024年5月,宿松县共辖213个行政村和社区。宿松依山、面湖、临江,由西北向东南依次跨大别山山脉、丘陵岗地和平原、湖畈区,中南部有龙感湖、黄湖、大官湖和泊湖四大湖泊。宿松属于湿润气候区,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宿松人口众多,各村人口规模不一,最少的村不足千人,最多的有8千多人,劳动力资源丰富。良好的自然环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展特色种养殖业。</p><p class="ql-block"> 宿松县各行政村在自然环境、人口结构、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既有发展潜力,也面临挑战。近年来,宿松县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村级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传统手工业、乡村旅游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了一批村级现代农业企业,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然而,全县村级经济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普遍,高素质人才外流现象比较突出,偏远山区空巢老人家庭现象较多,部分偏远山区村乡村振兴任务艰巨。</p><p class="ql-block"> 未来,宿松应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村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和配置,推进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推动全县各村实现全面振兴。</p><p class="ql-block"> 本篇为松兹探村—村情简介1–长铺镇篇。</p> <p class="ql-block"> 长铺镇位于宿松县中部偏北,距县城约15公里,镇域南濒程岭乡、九姑乡,西与松兹街道、孚玉镇交界,东与高岭乡接壤,北与河塌乡、华亭镇毗邻。现辖荆安村、铁寨村、横山村、桃源村、马塘村5个行政村和1个长铺社区居委会,273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为3.6万人。镇人民政府驻长铺社区居委会,是原程集区委、区公所的所在地。全镇国土面积84.41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的3.44%,其中耕地面积28110亩、山场面积43200亩。截至2019年末,全镇属丘陵地区,西北靠横山地势较高,东南有凿山,花凉亭灌渠及钓鱼台灌区经过境内。有储水量约2.45亿吨的氧化钙,含量为53.779的优质石灰石,有大量的页岩、粘土、铁石及烟煤资源。</p><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 1940年设长岭乡(属凉亭区);1949年10月,长岭乡属九姑区。1950年6月,增设长岭区。1951年8月,长岭区改称程集区,设荆安、长铺、马塘3乡。1952年1月,设荆安、长铺、马塘、刘阳4乡。1955年12月,刘阳乡改称朱砂乡。1956年9月,荆安、长铺2乡合并为长铺乡,马塘、朱砂2乡并为马塘乡。1958年10月,乡改公社。1984年3月,撤销公社,恢复长铺乡、马塘乡,属程集区。1992年2月,撤区并乡,长铺、马塘2乡并为长铺乡。1998年1月,长铺乡改设长铺镇,地名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因境内有自然村长岭铺,取其长岭铺首尾两字,故名。</p><p class="ql-block"> 长铺镇有中学3所,其中程集中学为省级示范高中,长铺中心学校和马塘中学均为初级中学,全镇共有小学4所,幼儿园5所。</p> <p class="ql-block"> 长铺社区位于长铺集镇所在地,距县城15公里,现有59个村民小组,2058户,总人口为8183人,是全县人口规模最大的行政村。五桃公路横穿境内,全长 4.6 公里,交通便利。全村占地面积18.2平方公里,其中水田5000亩、旱地1070亩、山场6500亩、荒山800亩、水面1030亩、滩涂360亩。</p><p class="ql-block"> 社区党员总数为170人,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p><p class="ql-block"> 省级示范中学程集中学坐落在长铺社区。</p><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1984年3月大队改村,设立林畈村、长岭村属长铺乡,捉马村属马塘乡;1992年2月撤区并乡,划入长铺乡;2004年林畈村、长岭村、捉马村合并,属长铺镇长铺村;2005年5月,长铺村改设长铺社区,属长铺镇,地名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村名由来:长铺,指此地有自然村庄长岭铺,以其首尾两字命名,且居委会驻地于此。</p><p class="ql-block"> 长铺社区地处丘陵地区,北有太阳山,南有大凿山,血防河横贯境内,有小一型水库(新河水库)一个,矿产资源丰富。</p><p class="ql-block"> 长铺社区农业以产粮为主,有西瓜、棉花、水产、油菜、蔬菜等。</p><p class="ql-block"> 社区共有企业11个,其中有油厂、农用车厂、轮窑厂、新型砖厂、预制厂、破石厂、石灰厂、家俱厂等。</p><p class="ql-block"> 1975年动工建造的四号渡槽(见本系列之历史建筑篇—其他建筑2–“长铺社区的四号渡槽”)位于长铺社区,是太宿干渠上少有的骨干工程,规模大,气势宏伟。2010年11月被宿松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宿松县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9月,被公布为安庆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境内的太阳山有纪念周瑜的周公寺。</p><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公布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长铺社区上榜。</p> <p class="ql-block"> 四号渡槽</p> <p class="ql-block"> 周公寺</p> <p class="ql-block"> 横山村位于长铺镇西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约3公里,东南面与长铺社区,马塘村接壤,西北面与桃源村交界,东北面与铁寨村相邻。距离县城15公里;五桃公路与破长公路穿越全境,距离宿松火车站、宿松东站均约10公里,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全村共有49个村民小组,1420户,人口5480人,国土面积14.2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150亩,水面面积1610亩,山林面积4800亩。</p><p class="ql-block"> 横山村北部是海拔超过200米的横山,中间和南部均为海拔不足50米的平原丘陵,耕地资源丰富,池塘众多。</p><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1984年3月大队改村,设横山村、新集村、集展村,属马塘乡;1992年2月撤区并乡,划入长铺乡;2004年新集村、集展村并入横山村,属长铺镇横山村,地名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村名由来:横山,指境内有座横山横亘于境内,此山纵横东西向,得名横山,且村委会驻地于此。</p><p class="ql-block"> 横山村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随着农业产业化调整,全村向工业、特种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逐渐推广、发展,形成以农业产业为龙头,其他行业稳步发展的势态。工业方面有轮窑厂、北山石料加工厂,特种种植业有长发蘑菇种植基地、苗圃、柑桔、黄桃等。养殖业有伯良养殖场、龙虾养殖基地、太皮塘水库、白坞水库水面养殖等。横山村大多数村民到东南沿海务工,外出务工收入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p><p class="ql-block"> 横山山脉上有建寺1500余年的雨泽寺(又称龙王庵)(见本系列之寺庙篇1--“横山村的雨泽寺”),每年春节吸引众多县内外人们慕名而来,每年春节都会有舞龙表演,已成为是周边地区人们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和游玩景点。</p> <p class="ql-block"> 雨泽寺</p> <p class="ql-block"> 荆安村坐落在长铺镇东北角3.5公里处,全村总人口4860人,总户数1230亩,44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13.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55亩,面积超过500亩的大圩3个,林地面积2300亩,水面面积560亩,村内的水面资源开发潜力巨大,自然条件优越,显示出其在农业上的重要地位,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许河公路、五桃公路横穿村境内,交通发达便利。</p><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1984年3月公社改乡、大队改村,成立安风村、荆安村,属长铺乡;2004年安风村并入荆安村,属长铺镇,地名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村名由来:荆安,指境内有村庄荆桥岭和安凤山,从中各取一字,且村委会驻地于此。</p><p class="ql-block"> 荆安豆条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宿松滋味”产品之一,距今约500余年生产历史。荆安黑豆豆腐是用优质黑豆磨制而成,色白、软嫩、细韧,清香爽口,并有微微甘甜。畅销周边省、市、县,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当地豆文化资源,唱响豆文化,荆安村以“豆文化产业园”为基础,以“荆安豆条”这一“拳头产品”生产为核心,采取“合作社+联合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拓宽延伸豆制品产业链,探索出了一条村庄宜居宜业、产品独具风味、产业接二连三的乡村振兴之路。</p><p class="ql-block"> 境内的刘邓大军第3纵队第9旅荆桥岭战斗战场遗址二0一一年十月被中共宿松县委、宿松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徽省宿松县革命遗址。朱仁保烈士墓坐落在荆安村。</p><p class="ql-block"> 境内有普济禅寺和龙王庵等宗教活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 朱仁保烈士墓</p> <p class="ql-block"> 普济禅寺</p> <p class="ql-block"> 马塘村座落在县城东五公里处,五桃公路横穿全村境内,省道S249沿村西边南北而过,交通便利。全村51个村民小组,人口6000多人,耕地面积5260亩,山场面积5800亩。</p><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 1984年3月大队改村,成立新合村、北山村、松塘村,属马塘乡;1992年2月撤区并乡,划入长铺乡;2004年松塘村、新合村、北山村合并为马塘村,属长铺镇,地名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村名由来:马塘,指其境内有自然村捉马街和松塘岭,各取一字命名,且村委会驻地于此。</p><p class="ql-block"> 马塘村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石灰石是村的主要矿产,农业产品品样繁多。农业基础较好,有千亩产棉基地、千亩毛竹基地,全村有当家水库数座,可直接浇灌千亩粮田。安徽省示范初中座落在马塘街上,五桃公路横穿马塘街,两边店铺繁多,使马塘街繁华非凡。</p><p class="ql-block"> 清吏部左侍郎、光禄大夫段光清(见本系列之历史名人篇—清朝及以后名人—“吏部左侍郎段光清”)长子段喆(1829—1900),光绪十年,任徐州兵备道加布政使衔,诰授光禄大夫。光绪初年退隐故里后,在马塘村北山建了一座堡垒式、外加护城河的四方形庄园,名“盘龙里”(见本系列之历史建筑篇—其他建筑2–“马塘村的盘龙里”)。因庄园坐落在凿山之北,故又称北山段家。段喆墓地在今马塘村吴家屋午山。</p><p class="ql-block"> 段喆之孙段斌,于民国三年(1914年)以盘龙里私宅创办宿松第一所私立北山中学,是民国初唯一的一所私立中学,乃宿松中学的全身。</p><p class="ql-block">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总统黎元洪(1864~1928),系松塘庄人,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3日,因脑溢血在天津去世,享年65岁</p> <p class="ql-block"> 桃源村地处长铺镇西北边陲,座落于县城东北方向,离县城约5公里,自古素有“十里桃源”之称,省道S249南北穿村而过。全村33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3670人,国土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35亩,山场10042亩。</p><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1984年3月公社改乡、大队改村,设桃园村、大岭村,属马塘乡;1992年2月撤区并乡,划入长铺乡;2004年大岭村与桃园村合并,属长铺镇桃源村,地名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村名由来:桃源,指离县城十公里,且境内有多种桃树,远近闻名,故有十里外桃园和万家酒店之说,得名桃源,又因村委会驻地于此。</p><p class="ql-block"> 桃源村是传统农业村,但资源有限,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部分外出务工经商已小有成就。如今,大批外出务工经商精英纷纷回乡创业,目前100头以上规模生猪养殖场1个,2000只以上规模养鸡场1个,个体运输户已接近30户。</p><p class="ql-block"> 丰富的山场森林资源是桃源的又一特色,100余座山场到处是郁郁葱葱、花果飘香、泉水叮当。座落于横山脚下的郭口水库80余亩水面清澈见底,鱼儿欢腾、群山环抱,是理想的避署垂钓休闲场所。</p> <p class="ql-block"> 铁寨村位于长铺镇北面4公里处的横山沿线,国土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35亩,山场面积5250亩,全村下辖37个村民组,4278人。</p><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1984年3月大队改村设铁寨村、阳山村,属长铺乡;1998年属长铺镇;2004年阳山村并入铁寨村。</p><p class="ql-block"> 村民由来:铁寨,指此处原有一个铁矿山,为挖矿在此建起寨子,名铁山寨,取其首尾二字。</p><p class="ql-block"> 铁寨村地处丘陵地带、土地、山场资源丰富,境内大横山沿线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棉花、经果林等,特别是林果业的种植,已形成规模,不少农户充分利用村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经济发展文章。</p><p class="ql-block"> 2002年建设的苗木花卉基地,是宿松县委组织部命名的双培双带示范基地,通过几年的发展基地面积120亩,主要品种有香樟、广玉兰紫、叶李、海桐、石南、全桂等12个,远销十几个大中城市,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计划每年再发展100亩增加一些市场畅销的品种,利用示范带动和典型等路子来引导农户发展。</p><p class="ql-block"> 铁寨村自70年代引进柑桔以来,以柑桔为龙头的经果林稳步发展,现已种植柑桔、板粟、水蜜桃、大枣等十几个品种,合计800余亩,年产水果100万斤(其中柑桔60万斤)。为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巩固和加快发展的基础上,引进一些优良品种,对果园老品种进行更新,同步进行低产园改造,引导发展庭园式小果园,每年发展在100亩以上。</p><p class="ql-block"> 近几年,通过地质部门初探情况分析,村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铁矿资源,且含铁品位高,成为村招商引资的一个亮点和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铁寨村被安徽省林业局授予2023年度安徽省森林村庄称号。</p> <p class="ql-block"> 敬请继续关注《松兹探村》系列美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