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路过天主教息焉堂时,不由地回到三十年多前。那时,我第一次参加了工厂摄影小组的活动,就是在眼前的这座息焉堂里。回首往事,过去的息焉堂与现在已有所不同。这座堂宇诞生于1929年,由匈牙利建筑大师邬达克设计,是为了教徒们在安葬仪式上祈祷而建的。</p><p class="ql-block">堂的北面,屹立着一座巍峨的钟楼,其内藏有四只铜钟。这座钟塔的建筑风格融合了罗马式、拜占庭与哥特式的元素,尖券窗的设计和土黄色水泥砂浆粉刷的外墙面,巧妙地装饰着鱼鳞纹,显得庄重而美丽。</p><p class="ql-block">然而,历史的沧桑让这座建筑历经了无数磨难。上世纪六十年代,公墓遭受破坏,唯有教堂和钟塔幸存下来。直到1974年,它被改建为西郊公园繁殖场的物料仓库。岁月如梭,历史的轮回使它在1994年被列为上海市的优秀历史建筑。随后在2008年,宗教活动得以恢复,息焉堂在2014年被正式列为上海市的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站在这个历史的见证者前,我仿佛能看见三十年多前的场景——那个杂乱无章的仓库,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曾是历史与文化的交汇点。尽管时间流逝,息焉堂依然屹立不倒,见证了无数的变迁与历史。它们是我们这座城市文化的宝贵财富,是我们与过去连接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隔河相望</p> <p class="ql-block">堂前堂后</p> <p class="ql-block">圣多明尼克像</p> <p class="ql-block">穹顶与尖券窗</p> <p class="ql-block">学唱赞美歌</p> <p class="ql-block">圣洗礼仪</p> <p class="ql-block">教友们在念祈祷文表达敬畏和感恩之情。</p> <p class="ql-block">主祭神父念诵经文</p> <p class="ql-block">教友在表达对神灵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仪式结束</p> <p class="ql-block">走出教堂的老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