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互动分享,点亮语文课堂——《初中语文“互动分享式”教学模式建构研究》成果推广

August.

<h3>  《初中语文“互动分享式”教学模式建构研究》课题组为了能把研究的分享式课堂真正的推广应用,又一次走进海口市秀英区康安学校,此次推广同样是通过展示课,全方位、多角度地实践了“六环节”互动分享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有效性。旨在促进集团校之间的教学相长,互相帮扶,也为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完善辅路。</h3> <h3>  </h3> <h3>  首先,所有参会的老师观看《我的叔叔于勒》课题的研究过程,以便更清晰地了解 “互动分享式” 教学模式如何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构建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型课堂生态,实现语文教学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与素养提升的转变。</h3> <h3> 课堂实景:互动成风,分享生趣</h3> <h3>  课堂上,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临靖老师巧妙设置任务,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br>  在分析人物形象的环节,同学们或静静默读思考,或热烈交流讨论。有的小组围坐一起,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迸发;有的同学自信地起身发言,分享自己独到的见解,赢得阵阵赞同的目光。老师则穿梭其中,适时给予指导与鼓励,恰似一位智慧的引路人,引领学生在语文知识的海洋里遨游。<br></h3> <h3>  临靖老师结合生活实际,辅以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进行教学,给予学生分享感悟的契机;学生结合自身经历,畅谈对课文中精神品质的理解,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h3> <h3>  临靖老师的“互动分享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初中语文课堂的沉闷与单向灌输。这节课以互动为桥梁,搭建起师生、生生之间沟通的渠道;以分享为羽翼,助力学生在语文的天空自由翱翔。<br>  从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到小组合作促进思维碰撞,再到多元分享展示学习成果,最后教师引导总结升华,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br>  学生在互动中学会倾听与表达,在分享中收获知识与自信,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稳步提升。<br></h3> <h3> 课后研讨:集思广益,砥砺前行</h3> <h3>  在课后的研讨环节,老师们齐聚一堂。大家围坐在一起,笔记本、电脑摆在面前,神情专注而认真。有的老师低头记录要点,有的老师托腮沉思。大家针对课堂上“互动分享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情况,从教学环节的设置、学生的参与度,到互动效果、分享成果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br>  交流中,既有对成功之处的肯定,也有对存在问题的剖析,更有对改进方向的思考。老师们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在思维的交流碰撞中凝聚智慧,为进一步完善“互动分享式”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积蓄力量。<br>  这样充满活力与实效的教学模式,值得广泛推广应用。我们期待更多学校和教师加入,共同让初中语文课堂绽放更多光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互动分享中爱上语文,收获成长!</h3> <h3>摄影:吉家婷<br>审核:王小芳<br>编辑:吉家婷‍‍ <br><br> 海口市秀英区康安学校 <br> 2024.11.27</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