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且睿智。为探索、推进基于“阅读的有效教学”的课堂模式,提高阅读课的实效,推动教师专业发展,2024年11月26日上午,海口市第二十六小学语文组于一楼报告厅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p><p class="ql-block"> 参加本次教研活动人员有:李娜副校长、梁洲敏组长以及全体语文教师。 </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吴妍老师主持</p> 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课题:《比尾巴》</p><p class="ql-block">执教:张航</p><p class="ql-block">班级:一(11)班</p> <p class="ql-block"> 课堂伊始,张老师采用孩子喜爱的猜谜游戏环节,带领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一起进入课文的学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接着抓住课题中包含的一类生字,引导学生书写“比和巴”。而后,引导学生通过听老师读、指名读、自读、分小节读等多形式朗读,孩子们逐步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在此过程中,特别关注文中的问句。先认识问号,再明晰读问句的语气。学生跟着老师朗读,多次问答读,通过不断朗读,学生慢慢读出疑问语气。</p> <p class="ql-block"> 多次朗读学生已记住课文内容,张老师出示半填空式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学生已呈现熟读成诵的效果。</p> 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课题:《只有一个地球》</p><p class="ql-block">执教:樊宇航</p><p class="ql-block">班级:六(8)班</p> <p class="ql-block"> 樊老师设计转动地球活动,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动画初步认识地球,并说说印象中的地球。</p> <p class="ql-block"> 巧妙设计任务一,学生在任务驱动下逐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相机指导书写关键生字“慷、慨”,顺势引导学生结合语境理解慷慨之意。</p> <p class="ql-block"> 明确本单元导读页的语文要素,紧接着向学生派发任务二。小组合作找出每一自然段的关键句,再合并表达意思是同一方面的段落,并提炼合并后的内容要点。</p> <p class="ql-block"> 整体感知文本后,樊老师带领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第1.2自然段,孩子们通过寻找句子、朗读文本、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逐渐感悟地球的美丽与渺小。</p> 评课交流 <p class="ql-block"> 首先,张老师和樊老师进行课后反思。接着老师们对两节展示课进行评课议课。</p><p class="ql-block"> 其中,李娜副校长对两节展示课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于做得好的地方表示肯定: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普通话标准善于激励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评价及时到位。希望张老师关注低年段书写指导、各环节的时间分配要合理,背诵设计环节可以适当加大难度,让学生全文背诵;樊老师的语速可稍慢些,课堂评价语可以再简练、干净,感悟文本第1.2自然段环节,教师放手不够。</p><p class="ql-block"> 黄兰老师作如下内容分享:1.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预设学生问题,教师用智慧化解。2.牢记语文课的最终目标——育人,从课内到课外再到生活中。3.即时评价要有指导性,讲究真实。4.生字教学讲究音形意的统一。</p> <p class="ql-block"> 最后,语文组组长梁老师对两位上课老师积极向同伴展示优秀的课堂表示感谢,同时对今后的教研活动提出要求。期望语文组老师,珍惜每次上台展示的机会,精彩展示的背后来自台下的点滴努力。</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不仅为教师搭建了专业交流平台,更展示了教师的风采,有效地激励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营造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达到了共同研讨、共同提高的目的,期待下一次的教学盛宴!</p> <p class="ql-block">文字:洪转英</p><p class="ql-block">摄影:李翠佳</p><p class="ql-block">推送:卢丽晓</p><p class="ql-block">一审:王婷婷</p><p class="ql-block">二审:梁洲敏</p><p class="ql-block">三审:李 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