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这里,欣赏灿烂的三晋文化

jack

三晋城楼俯首看,一声长啸倚栏杆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家可以猜猜这是哪座城市?这是它的地标建筑。</p> <p class="ql-block"> 关于双塔,有这样一个传说。</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太上老君接到玉皇大帝敕诏,要他到天庭比试文章,饮酒赋诗。接诏后,太上老君便从笔架上拿了两支笔,驾云而去。途中飞临这座城的上空,看到晋祠殿阁峙空、古木参天,唯独东边却土丘参差、毫无生气。再看城中文瀛湖两个海子,波光粼粼,好似两方砚池,只可惜无笔来配……</p><p class="ql-block"> 太上老君突然大袖一甩,将两支笔投下凡间。霎时,两支笔安安稳稳地插立在了城东面的向山之上,变成了两座砖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双塔被誉为“晋阳奇观”,当作这座城市的标志。历代的地方志书都把“凌霄双塔”作为古城的八景之一,其影响之大甚至使的寺院的本名“永祚寺”亦鲜为人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这里就是太原市,一个有着2500年历史文化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从太原南站打的至目的地,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脚下宽阔的路面,竟然双向12车道。</p> <p class="ql-block">太原站正对着的即是迎泽大街,历来为官道,也是太原的中轴线,东西走向,全长约16千米,号称三晋第一街。感觉中间护栏一拆,就是战备跑道,突出了太原战略要塞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太原站附近耸立云端的大厦三三两两,不是很多,给人一种老城区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太原的夜晚流光溢彩,很漂亮,出了酒店就看见火车站。</p><p class="ql-block"> 快快快,抓紧看,晚九时酒店准时锁门。</p> <p class="ql-block">顺着迎泽大街往西走,不远处就是五一广场,五一广场的前身,是明太原府城的八座城门和关城之一的当时叫做“承恩门”的故址,雄壮的古城楼重创于解放太原时与阎家军的炮火中,1951年拆除破城楼改建宽阔的广场,完工于五一,隧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钟楼街是太原最历史悠久的繁华街市,是太原百余年来的商业中心。</p> <p class="ql-block">古街新韵 ,钟楼街尽显人间美好。</p> <p class="ql-block">去每个旅游景点时,逛一逛文创店,还是不错的选择。晋礼作为钟楼街的标志店铺</p><p class="ql-block">是汾酒集团与乌镇文创合作开发,这是最近山西最火爆的文创冰箱贴。</p> <p class="ql-block">离钟鼓街不远,有一座清真古寺,它始建于唐朝。整体建筑为典型的砖木混合结构。寺中保存着中国古代许多著名人物所题写的牌匾,以及几位皇帝颁发的“圣谕碑”。</p> <p class="ql-block">它的大殿正在修缮之中。</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在太原段的河道较为宽阔和平缓。太原城市的发展与汾河密切相关,河流穿城而过,形成了美丽的城市景观带。</p><p class="ql-block">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许……”金末元初太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在汾河边写下《摸鱼儿·雁丘词》,为世人传诵。</p> <p class="ql-block">  到太原不去晋祠就等于没到过太原,作为我国现存时间最早、规模最大、跨越时代最久远的祠庙式古园林建筑群,它也是我国建筑类型保存最完整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晋祠始建于北魏386年,现有宋元明清各式建筑百余座、雕塑百余尊、碑碣四百余座,千年古树二十余棵,文物精品之多,实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距离大约二三十公里。从游客中心下车沿着晋阳大路向前走,到了晋祠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四柱三门重檐、五踩斗拱、上铺绿色琉璃瓦仿庑殿顶的木牌楼;在牌楼顶,用黄色琉璃瓦建造,正脊两端高大盘龙鸱吻和脊版上精美的图饰。在牌楼正面匾额题“晋祠胜境”、背面有篆书题“唐晋思原”四字,整个牌楼古雅、醒目。它是进入晋祠景区的重要标志,也是游客对晋祠文化认知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出太原西南行五十里,有一座山名悬瓮。山上原有巨石,如瓮倒悬。山脚有泉水涌出,就是有名的晋水。在这山下水旁,参天古木中林立着百余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 《晋祠》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梁衡于1982年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一篇美文佳作。</p><p class="ql-block"> 2019年《晋祠》碑在太原晋祠公园前落成。</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十一月末的晋祠公园,白桦叶变成了一片片金黄色,就像是挂满树枝的金色风铃,摇曳生姿。当微风吹来,树叶缓缓飘落,将地面染成了一片金黄,令人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迎曦门是晋祠的东大门,通常是游客进入晋祠的主要入口。对向曦门,很多人还不熟悉,其实向曦门距离“晋祠三绝”最近。</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晋水的源头,位于悬瓮山。悬瓮山因其山腹有巨石如瓮而得名,晋水即从这座山的瓮形巨石溶洞中飞流而下。</p><p class="ql-block"> 晋水的源头具体为“难老泉”,这是晋水的主要源头,也是晋祠三绝之一。</p><p class="ql-block"> 难老泉的泉水出自地平线下约5米的断层岩,水温恒温17℃左右,即使在隆冬之季,水中特有的生长草仍然碧绿如茵。</p> <p class="ql-block">  晋祠公园,八点三十分开放,免费游览,穿过公园来到晋祠博物馆才买票进入。 首先参观的是唐园,唐园的石雕作品有福禄寿与八仙过海等图案,<span style="font-size:18px;">寓意深远,表达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span></p> <p class="ql-block">2003年,在太原建城2500年之际,又在园内塑“龙兴晋阳”历史群雕,留存李世民率群臣起兵太原,克关中,取长安,灭隋建唐,成就一代帝王功业。</p> <p class="ql-block">晋祠博物馆九点开门,牌匾“晋祠”二字取自陈毅元帅题写的诗作《游晋祠》:</p><p class="ql-block">周柏唐槐宋献殿,金元明清题咏遍。</p><p class="ql-block">世民立碑颂统一,光义于此灭北汉。</p><p class="ql-block">帝王兴废长已矣,人民世纪金不换。</p><p class="ql-block">请君凭栏听黄鹂,请君细数春来燕。</p><p class="ql-block">请君随流望菽麦,请君再看大修建。</p> <p class="ql-block">晋祠古槐有三株最为著名。一株是水镜台前的唐槐,一株是东岳祠旁的汉槐,一株是关帝庙里的隋槐。唐槐是三株古槐中最年轻的一株,枝繁叶茂、英姿勃发。</p> <p class="ql-block">晋祠献殿前面有一座明代增修的牌坊,因为匾额上书的“对越”二字书法传神,极为有名,所谓称为“对越坊”,属于功德牌坊。对越坊也和难老泉、水镜台并称为“晋祠三匾”。</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上高悬于建筑正中央的“圣母殿”牌匾注定它的不一般,它是我国国保级楹联匾额之一,该匾额为木制立匾,长2.3米,宽1.3米,“圣母殿”三字为楷体,摹以《颜真卿法帖》而加工放大。</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内的宋代彩塑侍女像以其生动传神的艺术造诣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旁有一棵柏树向南倾斜生长,老枝纵横、盘根错节,宛若一条横卧的巨龙俯瞰大地,据说是周朝初栽植,据今3200年。</p> <p class="ql-block">周柏如一位老者,见证了春秋三家分晋、李渊起兵反隋、等等无数著名的历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星辰斗转,朝代更迭,事事物物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唯一不变的,只有山河大地和这参天古木。</p> <p class="ql-block">关帝祠悬挂“如天之平”匾额,立于1861年,意为与天同高,赞关公之伟大。关公是山西运城人。</p> <p class="ql-block">晋溪书院始建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明代四朝功臣王琼创建。初名晋溪园,为其私人别墅,后人改名“晋溪书院”,成为讲文习武之地。子乔祠,供奉太原王氏始祖王子乔,是海内外王氏后裔寻根祭祖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唐碑 全称“晋祠之铭井序”碑。,当年由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并书。 这篇铭文提出了兴邦建国以政为德等“贞观之治”的政治思想。</p> <p class="ql-block">老爷阁在“中堡楼”以东。飞檐挑角,造型稳健优美,犹如即将起飞雄鹰。登上阁楼向东眺望,汾水清晰可见,汾河上新建的“迎宾桥、晋阳桥和通达桥”三座桥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晋祠里有两座寺庙,上生寺和下生寺。上生寺里有鼓楼,下生寺有钟楼,相隔数十米,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  晋文公祠,为纪念一代霸主晋文公而建,于2020年对外开放,晋文公,姬姓,名重耳。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国君,晋献公之子。</p> <p class="ql-block">这里记载了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浓郁的古典气息和神秘的东方韵味,喜欢时尚复古的新人们不妨在这里拍下属于你们的爱情照,让这座古老的城市见证你们永恒的爱情。</p> <p class="ql-block">身在晋祠,一步一景,感受历史的厚重,最后借助宣传图画,感受一下晋国的前世今生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