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研以善教,行思以致远——中原区小学数学梯队工作室第二组教研活动

中原小数梯队工作室

<p class="ql-block">时维冬月,序在初冬。</p><p class="ql-block">冬之美,在于积累于勃发;</p><p class="ql-block">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质。</p><p class="ql-block">学习是最美的遇见,成长是最美的风景。教研活动是老师最好的成长平台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2024年11月26日下午,中原区小学数学梯队工作室第二组成员在教研员刘惠萍老师的带领下,在中原区小学数学学科基地汝河新区小学开展“勤研以善教,行思以致远”主题活动。整个活动分为三个阶段。</p> <p class="ql-block">本次教研由工人路小学刘梦珂老师主持,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一、课例展示;二、评课议课;三、专家引领。</p> 课例展示 第1节《速度时间路程》练习课 <p class="ql-block">第一节由工人路小学李丹阳老师执教的《速度时间路程练习课》,李老师带孩子们在导航图和确定学校位置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复习数量关系,练习时分梯度层层递进,从相向、相背、环形路线上行走这一类求总路程的相遇问题中,梳理两个数量关系式,再根据数量关系式提出求速度和时间的问题并解决,最后解决第二次相遇时间的问题,帮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抓住本质,培养模型意识。李老师的课堂思路清晰、环节紧凑、以生为本,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发思考,启迪思维。</p> 第2节《分段计费》练习课 <p class="ql-block">第二节由锦艺小学程明媚老师执教的《分段计费解决问题练习课》,课上梳理出租车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模型意识,增加了直观图象,在对比图象的环节中加深分段计费的意义。练习中又上升了一个层次,由出租车的两段计费到水费的三段计费,不仅做到联系实际,还做到了进阶练习。通过图表的对比,为后续学习折线统计图打下了基础。学生经历的层层感受、感知,对分段计费问题的模型印象深刻,理解通透,并且让学生对生活中的计费问题有一个了解,更培养了学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p> 评课议课 <p class="ql-block">课后各年级老师分组研课,交流汇报环节,由各组老师代表针对课例发表所思所想。</p> <p class="ql-block">最后刘老师针对“问题解决”这一类型的练习课进行了专业的点评与指导:</p><p class="ql-block">首先,刘老师提出两个思考问题。思考1:练习课“练什么?”思考2:练习课“练到什么程度?”</p><p class="ql-block">1.练什么:“练”从课本习题中找例题没有的;“练”往年期末测评出现的;“练”易错点、重难点以及关联性强、有结构化的。</p><p class="ql-block">2.练到什么程度:练习的内容以课本课标为本,不能超出课本,同时要关注到学情。</p><p class="ql-block">其次,刘老师提出“问题解决”练习课老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多留给学生安静思考的时间。</p><p class="ql-block">最后,刘老师指出无论新授课还是练习,问题解决都要关注到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这三个过程。从多样化的基本练习中借助几何直观、符号意识建立学生的模型意识,从而发展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意识。</p> <p class="ql-block">初冬暖阳万物藏,岁月沉香悦时光。</p><p class="ql-block">此次教研活动给老师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和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当然,风正潮平,自当扬帆起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相信老师们将在今后的教研中,不断沉淀自我,同心齐研,向学而教,我们一直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编辑】:樊静 </p><p class="ql-block">【图文】:刘梦珂 袁静</p><p class="ql-block">【审核】:刘惠萍 范丽娟 郭兴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