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乐为光,照亮教育之路

小胖胖🐟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来到西关街小学的第二天,昨天,纷纷扬扬的大雪悄然飘落,给整个校园披上了一层洁白的银装。校园的道路、操场和花坛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宛如一个冰雪的童话世界。然而,积雪也给师生们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今天一大早,学生们纷纷自发地拿起扫帚、铁锹等工具,积极投身到清扫积雪的队伍中。他们不畏严寒,干劲十足。有的用力铲除路面上的积雪,有的仔细清扫角落里的残雪,还有的将积雪堆放到指定地点。在学生们齐心协力的努力下,原本被积雪封堵的道路逐渐恢复了畅通,操场也重新露出了它的本来面貌。校园里又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和欢快的笑声,仿佛在为这些勤劳的学生们点赞。</p> <p class="ql-block">  在前往教室听课的途中,一面面文化墙赫然映入眼帘。它宛如一部立体的史书,静静伫立在那里,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文化墙上,精美的浮雕与生动的彩绘相互交融。古老的文字符号,似在低吟着先人的智慧;杰出人物的画像及事迹介绍,彰显着榜样的力量。从历史典故到现代科技成就,从传统美德到时代精神,这面墙浓缩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璀璨脉络,让人在匆匆步履间,也能瞬间被文化的厚重与魅力所感染,不禁放缓脚步,沉浸于这知识与艺术的视觉盛宴之中,内心满是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敬畏和思索。</p> <p class="ql-block">  在学校的课程体验中,语文课老师徐芳芳开启了一场习作之旅。徐老师是一位亲和力很强的老师。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玩”入手,通过聊天的方式勾起孩子玩时的快乐记忆,入情入境地进入教学中,较好地激发了学习兴趣,让孩子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同时,在观察、讨论、交流、引导中渗透一些基本习作方法,让孩子们有章可循,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畏难情绪。整节课环环相扣,达到了不错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数学课翟雪菲老师讲授的《观察物体》让我印象深刻,教师教态亲切自然,教学语言简洁明了,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实物展示和小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物体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四节音乐课上,罗菊老师的《荡秋千》通过律动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范唱和教唱环节细致入微,双响筒的运用为课堂增添了活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合作表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力和合作精神,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p> <p class="ql-block">  听完课后,我们认真做笔记。大家全神贯注,手中的笔不停歇,将老师所讲的重点、要点迅速记录。从精妙的理论到实用的案例,都一一落于纸上。每一行字都是知识的沉淀,为我们后续的学习筑牢根基,以便随时回顾、深入探究,让课堂的智慧在笔记中得以留存与延续。</p> <p class="ql-block">  最是别样风景线—放学路队</p><p class="ql-block"> 在走廊里,队伍安静地行进,没有推搡,没有喧闹,只有轻微的脚步声。楼梯口,值勤的老师早已就位,同学们沿着楼梯右侧,一列一列缓缓下行。整个放学过程,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彰显出学校严谨的管理和学生们良好的素养。</p> <p class="ql-block">一天的学习结束了,大家明天继续加油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