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与灵魂的工程师,更需要静下心来,通过阅读来滋养心灵,拓宽视野,提升自我。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组织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教师读书分享”活动,劳动组四位老师积极参与了此项活动。</p> <p class="ql-block">读书分享回顾</p> <p class="ql-block"><b>晁振丽老师</b></p><p class="ql-block"> 《做不抱怨的教师》这本书让我深受启发。它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名卓越的教师,首先要从不抱怨做起。抱怨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我们的负面情绪不断增加,影响工作和生活。</p><p class="ql-block"> 书中的观点“不抱怨自己,开发自己的潜能”让我印象深刻。时常抱怨自己容易让我们把关注点放在那些自己并不想得到的东西上,而当我们停止抱怨,转而专注于解决问题时,我们才会离目标越来越近,此外,书中还提到“拥有愉悦快乐的心情对工作和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的确,如果我们整天愁眉苦脸、郁郁寡欢,那么即使工作条件再好,职位再高,薪水再多,也是徒劳无用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学会调整心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压力。</p> <p class="ql-block"><b>王献花老师</b></p><p class="ql-block"> 《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这本书为我们揭示了专家型教师的成长轨迹和必备素质。专家型教师不仅要具备一般教师所具有的素质,还必须具备教育科研能力。</p><p class="ql-block"> 她说,书中提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主要还在于自己的需求,要主动寻求机遇和挑战,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素质。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和经验而应该不断学习和探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p> <p class="ql-block"><b>范翠霞老师</b></p><p class="ql-block"> 《做不抱怨的教师》引导我认识到,转变心态是摆脱抱怨困境的关键。书中通过诸多生动案例,展示了那些在面对困境时依然保持乐观积极寻找解决方案的教师们。他们教会我,与其抱怨不如感恩。感恩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哪怕它微小;感恩家长的每一份理解,哪怕它来之不易;感恩工作中的每一次挑战,因为它们都是成长的契机。这种心态的转变,让我在教育实践中更加从容不迫,也更加珍惜与学生共司成长的每一刻。</p><p class="ql-block"> 另外,书中不仅强调了心态调整的重要性,还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方法和策略,帮助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实践“不抱怨”的理念。比如,通过有效沟通技巧提升家校合作质量,利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通过自我反思和专业发展计划不断提升个人素养。这些行动不仅改善了我的工作环境,更重要的是,它们让我成为了学生心中的榜样,教会了他们面对困难时的积极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b>李淑慧老师</b></p><p class="ql-block"> 《中国文脉》这本书让我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余秋雨先生通过梳理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的最高等级,为我们呈现了一条清晰的文化脉络。</p><p class="ql-block"> 从《诗经》的稻麦香和虫鸣声,到先秦诸子的思想碰撞;从唐诗的辉煌,到宋词的婉约;从元曲的市井百态,到明清小说的世态炎凉,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代表作品。</p><p class="ql-block">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将这份文化瑰宝传承给下一代,让他们从小就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b>书香致远,共筑教育梦</b></p><p class="ql-block"> 本次教师读书分享交流会,不仅是一次知识与智慧的交流,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教师,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更好地引领学生走向知识的海洋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携手并进,在书香中共同成长,为实现教育的美好愿景而不懈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