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语心愿

静待花开

<h3> 作为传情达意的工具,相对于语言,文字更细腻,更真切;相比于艺术,文字更直观,更通达。<br> 在网络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碎片化阅读与碎片化表达,成为获取信息、进行沟通的主要方式,传统的书信交流就显得弥足珍贵。<br>  借单元习作《我想对你说》,教学生用书信抒发真情,表达观点,提出建议;更为了借此机会促进情感交流,所以建议对方回信或回复。这是我在班级举行书信活动的初衷。周一收到孩子与家长的作业,迫不及待进行翻阅,读到动情之处,忍不住与办公室老师分享。我们在这次特殊的亲子互动中,了解了学生的家庭情况,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以及作为老师,该如何实施因材施教。</h3> <h3>刘墨同学与妈妈的真情互动,让我们看到了努力、自律会让人发光,而且这光也会身边的人带来光明与温暖。</h3> <h3>汪环通过书信表达了对姐姐的思念和羡慕,而正在读大学的姐姐的用心回信(姐姐发来电子文档,由汪环誊写),也是对汪环的莫大鼓励。多好的家庭氛围。由此,也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绝不只是在学校发生。</h3> <h3>韦智晨和周子涵同学在书信中向妈妈表达了看法,提出了意见,两位妈妈也做出了深刻反省。你看,书信有时候比语言更能达到沟通效果</h3> <h3>李木子和陈雨漫两位同学跟妈妈的书信往来,真正的爱,是双向奔赴,是在爱的阳光里,共同成长。</h3> <h3>韩宇晨对爸爸的感恩与心疼,爸爸提醒与殷殷嘱咐,令人感动!</h3> <h3>心疼两个懂事的孩子。妈妈看到书信,也听到了孩子的心声,相信虽然你们不在孩子身边,但你们对孩子的爱不会或缺。</h3> <h3>章妍安同学向爸爸提出了建议,爸爸虚心接受。互相提醒,互相勉励,你们都会越来越好。</h3> <h3>女儿的懂事感恩,妈妈的关心鼓励,流露在胡语涵与妈妈书信的字里行间</h3> <h3>董依朵同学对妈妈无比感激,妈妈却觉得这一切都是应该的。这不正说明母爱的无私吗?</h3> <h3>吴亚楠在信中劝爸爸戒烟,爸爸虚心接受,且认真回信。</h3> <h3>汪烨妈妈真的是“最差”妈妈吗?</h3> <h3>妈妈的爱,体现在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妈妈的爱,体现在为家庭的辛劳付出。这份爱,王博涛同学感受到了,母子俩也通过书信表达了爱与祝福。</h3> <h3>从郝紫欣同学跟外公的书信中,让我们感受到隔代亲的美好。</h3> <h3>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才是最长情的亲子关系。黄筱妍母女的书信,让我们感受到,孩子已长大,懂得悉心照顾家人了。真是温暖的小棉袄。</h3> <h3>蔡一菲同学对妈妈的感激与心疼,妈妈对孩子的殷殷嘱托!</h3> <h3>看了章依依和甘佳瑶的信,两位爸爸决心戒烟啦!</h3> <h3>从胡思琪母女的书信中,我终于知道胡思琪为什么能成为一名阳光女孩了。</h3> <h3>朋友的情谊与鼓励,也不能缺少。看韦佳怡给杨梓轩的信。</h3> <h3>李智宸妈妈不愧是师范毕业的,不仅是妈妈,还是老师。</h3> <h3>  孩子成绩有好坏,水平有高低,书信中还有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但我认为瑕不掩瑜。字里行间的真情流露,书信互动的亲子沟通,让人感动,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字的温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