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七十二拐,帮达,左贡,茫康,巴塘

(木木)Winnie Wong

<p class="ql-block">10月27日九点,我们从八宿县城前往左贡县城。出县城不久,便堵在离恕江72拐几公里远的地方。原因是72拐中的第一,二拐正在施工。直到近12点才放行。既来之则安之,我们也只好慢慢等待。</p><p class="ql-block"> 大约十一点四十,堵车放行了。我们竞相向怒江72拐方向开去。“怒江72拐”:是指川藏线上垭口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盘山公路(位于川藏南线即川藏公路318国道的邦达镇至八宿县城间,16公里),在西藏昌都市的八宿县境内,中途经过怒江,坡陡路险,人称“九十九道回头弯”、业拉山“108拐”、“川藏99道弯”,有人统计其实有130多个弯。其神奇之处,就是在短距离内,海拔从怒江边的3000米左右,迅速上升到4658米的业拉山垭口。有人说:在七十二拐的蜿蜒中,寻找生活的韵律,每一步都是风景。有人说:七十二拐,不仅是道路的曲折,更是心灵的历程,吸引着寻梦者。对于这些感悟,我深表理解。当地人还来一句:“走过72拐的所有弯路,以后人生尽是坦途”来安慰被惊吓者。文字的忽悠,咱们看看就好。下面就随我的照片,视频。领略一下怒江72拐的魅力吧。</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从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垭口下山,便到了海拔4100米左右的邦达区(昌都市辖区,昌都机场位于这里)。318国道从邦达区往东南方向,沿着玉曲河便到了左贡县城。海拔也降到3800米左右。大约下午五点。我们住进了左贡县城的酒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左贡县是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的下辖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昌都市东南部。总面积11707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旺达镇,县城距拉萨1067公里,左贡县常住人口为46608人。</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晚上躺在酒店的床上,我在思考“此生必驾318”是谁告诉我们的呢?“开到半路想回家”又是谁,在何等环境下产生的想法呢?其实在我们人生过程中,我们会莫名其妙地相信一些名言,名句。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比如“知识就是力量”,但力量可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也可以是阻碍,甚至是破坏社会,伤害自己的力量。任何观点,判断都是出于某一个人,某一部分人的忽悠或者偏见。正如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所言“谬论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人世间本无正确,错误。谬论,真理。只是看从谁的角度,利益出发。但绝大多数人却喜欢从众,也不思考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此生必驾318”,就是沿途的商家,政府旅游部门宣传,想形成的共识。目的,你懂的。对于喜欢旅游的人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鼓惑性。至于“开到半路想回家”,就是因当时的环境,气候条件,路况,时间段。我的同伴发出的感慨。因为山高水险,有塌方,况且我们已经经过了7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这样情况下的短暂的想法也是正常的。因此,无论别人怎么说,怎么忽悠。我们都应该思考,先从忽悠者的利益去看,是否符合我们自己的利益。此生必驾318,要看我们是否喜欢旅游。其次是要从忽悠者所坐的位置来看,我们与忽悠者是不是会角度,出发点相近。任何人的文章,观点,都是其在表达他自以为是的偏见,或者是出于自已利益需要的忽悠。让我们养成爱思考的习惯,既尊重别人的观点,享受人家的观察、思考成果,让自己少走弯路。同时又不要盲从。免得出现羡慕旅游,不去会后悔,花钱去了更后悔的结果。推而广之,人生有太多的偏见和忽悠,此生必当官,此生必赚钱,此生必成名成家,人的死轻如鸿毛,重如于泰山,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等等。我们务必通过思考,看自己真的喜欢什么?道理是讲岀来的,讲道理来说服别人,目的必须明确。就是获得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利益。说服自己,就是让自己没有内耗,达到心安的目的。人生本无任何意义,所有的意义是我们自己赋予的,至于社会共识,普世价值观下的意义,就是我们接受了人家,包括统治者的忽悠。让我们在自己赋予的意义下,好好活着吧。向别人学习,喜欢从众是无脑子的表现。选择一条适合自己能力,特长的人生道路,让自己的能力利益最大化,活出自已的人生精彩。</p> <p class="ql-block">10月28日一早,我们前往四川巴塘县。途中还要经过西藏的芒康县。从左贡县城的海拔约3750米出发往东,需爬上5130米的东达山垭口。 这是318线上最高的垭口。由于318国道的这一带处在冻土层上,路被冻坏是常态。等待维修的堵车是经常发生。我们被堵约两个小时。才通过东达山垭口。</p><p class="ql-block">  从海拔5130米的东达山垭口下山没多久,便进入了芒康县境内,下降到海拔只有2800米左右的澜沧江江边。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一路下坡走了多少盘山公路。幸亏还通过了一个隧道。快到澜沧江边时,下山的盘山公路让人无法直视山谷,也不敢拍照。副驾上的朋友试图用视频记录这一路的险峻,因无法直视而拍得不尽如人意。澜沧江从昌都市出发,沿途冲过无数峡谷,在这里再往南行。通过横断山脉的峡谷去云南。至此,我在八宿县看到峡谷中的怒江,到这里看到穿过峡谷而来的澜沧江。深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地球的给排水系统如此精美。到底谁的杰作。让人难解。</p><p class="ql-block">  过了澜沧江大桥又开始爬山。盘山公路从海拔2800米左右的地方,上升到海拔4300多米,然后进入海拔3800米左右的芒康县城。西藏开车,不是爬山就是下山,都必须走盘山公路。翻过一座又一座的海拔4000米以上的垭口是家常便饭。尽管如此平常,我们在有观景台的地方还是会停车,一方面欣赏美景,另一方面就是休息。</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芒康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昌都市的最东部,地处川、滇、藏三省区交汇处。东与四川省巴塘县,南与云南省德钦县毗邻。芒康县总面积1.1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79001人。处在四川,云南进藏的第一站。自古就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大家可能知道云南丽江,香格里拉是茶马古道上有名气的地方。从香格里拉往北的德钦县再往北就到了芒康。本想住在县城,由于这里的海拔在3800米左右,况且时间还早,我们决定住到四川的巴塘县去。但在芒康县城还是作了停留,并拍照留念。下面的照片和视频还是可以反映出这个藏东小县城的面貌。</p><p class="ql-block"> 从芒康县城往东,爬上海拔约4150米的宗拉山垭口,便开始下坡。然后从峡谷中穿行,海拔也在降低,一直到西藏与四川交界处的金沙江边,海拔也降低到2600米左右。过了金沙江,便进入四川的巴塘县,巴塘县城不在金沙江边,而是沿金沙江往上游约30公里处的金沙江支流旁边。如今的巴塘县金沙江上建有巴塘水电站。由于没有考证,也不知道金沙江上建了多少座水电站。反正感觉江水流速很慢时,肯定下游不远就建有大坝。金沙江从巴塘这里先往南,在云南丽江附近“万里长江第一湾”往东,一直至四川的宜宾,与泯江汇合以后才叫长江。值得自豪的是金沙江,长江从源头到出海口,我已经非常熟悉了。傍晚时分,我们住进了巴塘县城的酒店。</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