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波罗的海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加波兰、白俄罗斯游记</p><p class="ql-block"> 陈星</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29日星期二,多云。上午6时乘金兰快线至金华站,7时半乘Z100次火车赴上海,约3小时至上海站,旋乘地铁至人民广场,上海博物馆已迁浦东新馆,今日闭馆整理,旧馆则展出埃及文物,因已去过埃及开罗,参观过埃及国家博物馆,大部分文物均已看过,遂不入。拟至浦东参观上海美术馆,至浦东,不料正在改造。下午3时半至浦东机场坐等,不见同行游客。扬州旅友孙成业打来电话,云在虹桥机场候机,即乘地铁赶往虹桥,约2小时到虹桥机场,幸未误机。</p><p class="ql-block"> 乘中国国航CA1516航班飞北京,约2小时至北京首都机场转机,众人至行李转盘取行李,一大浅蓝色行包放孙成业手推车上,推行时掉地上未发觉,领登机牌时才知,即去找机场工作人员及民警寻找,民警查手机,知包掉地上后有旅客拾到交失物招领处,即领回。机场民警及工作人员甚负责,不知名旅客拾物不昧及老孙、鲍阿姨等帮忙寻找,老孙打电话十来个,甚热心,非常感激。包内虽无贵重物品,然有药品每日必服也。</p><p class="ql-block"> 10月30日星期三,阵雨。凌晨2点20分登机,乘中国国航CA737航班赴波兰。此行团费17000元,领队曹军广,北京人,47岁,收取每人100欧元,云增加景点。而纵横四海公司出团通知云全程无自费无购物,一价全含,然当时匆匆也未多问。东欧时间早6点30分抵达华沙弗里德里克.肖邦机场,与一股机场无大异。全团26人,北上广均有,南京有2人。有大巴来接,车甚宽敝,司机立陶宛人。领队带至华沙老城参观。秋雨濛濛,树叶金黄,秋色宜人。波兰位于中欧平原,土地肥沃平坦,历来为普鲁士、奥匈、俄罗斯等大国争夺之地,多灾多难,多次被瓜分灭国。二战前夕被德国、苏联瓜分,二战后沦为苏联加盟共和国。自瓦文萨领导变革以来,退出苏联,走向自由民主,经济发度迅速,现为欧盟、北约、申根签证成员国,跻身于发达国家之林。老城于二战中几乎夷为平地,幸战前有识之士测绘有图纸,战后按原貌逐步复建。有励于波兰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其破例列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游王宫广场,王宫由红砖叠砌,三层,有尖塔,1569至1572始建,国王齐特蒙特三于1598年扩建。因时间还早,街上空无一人,唯有有轨电车隆隆驰过。华沙城建于一高地上,广场建有国王齐格蒙特三世青铜雕像,立于22米高的花岗岩柱之上,二战时被毁,断为八截,残柱仍保存于王宫前空地。现雕像为二战后重建。王宫也属重建,未入内。华沙城堡广场又名王宫广场,位于华沙老城区南端的王宫城堡前,是华沙市内的一个古老的城市广场,是从华沙市中心通往华沙老城的入口。广场上的建筑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这里的主要建筑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了重建,而其中最大的重建项目就是始建于13世纪的王宫城堡。</p><p class="ql-block"> 城堡广场南端立有一根花岗石圆柱,顶端是齐格蒙特三世的青铜铸像,当年正是他决定定都华沙的。这根圆柱是华沙较古老的纪念碑,也是华沙的象征之一。城堡广场每天聚集着很多游客和当地居民,这里经常会有街头表演、演唱会以及商业活动。</p><p class="ql-block"> 又进入圣十字教堂参观。圣十字教堂位于华沙市中心,大门口有耶苏背负十字架青铜雕像,正对着华沙大学主校园大门,是华沙最著名的巴洛克教堂之一。教堂始建于1682年,1757年完成。波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希特勒的首攻目标,1944年波兰军民以这座教堂为堡垒,举行英勇的反纳粹起义,战斗持续14天,勇士们将鲜血洒在十字架下,而这座著名的教堂也同时被完全摧毁,成为战死者的灵堂。现在的圣十字大教堂是战争硝烟散去后1946年重建的。</p><p class="ql-block"> 在这座圣堂里,肖邦曾不止一次地做过祈祷。这位伟大的波兰音乐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被迫流亡国外,在法国巴黎寄居。他虽然身在异乡,但心脏却和着祖国的脉搏在跳动、在流血,他创作了大量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乐曲,以此抒发思乡情、亡国恨。肖邦去世后,人们遵照他生前要求,将他的心脏装在瓮里并带到华沙,封在圣十字教堂的柱子里。进入教堂,有众多信徒正在做晨祷。因语言不通,比手势问了一位老太太,才得知安葬肖邦心脏的瓷瓮安放在教堂右侧末第二根柱子中,外雕有肖邦肖像及文字,下面摆有花篮。遂顶礼合十,向这位伟大的音乐家致敬。此处也是世界音乐人的朝圣之地。</p><p class="ql-block"> 华沙老城位于华沙市维斯瓦河东西两岸,是华沙最古老的一块城区,也是华沙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华沙老城最早建于1280年,1656年和1702年两次被瑞典人摧毁,又两度重建。1944年又一次被希特勒的纳粹部队摧毁,好在华沙大学建筑系的师生们在战前把华沙古城的主要街区、重要建筑物都作了测绘记录,二战后才得以重建。波兰有三大名人足以夸耀于世:哥白尼,居里夫人,肖邦。一白色建筑为国家科学院,大门前有哥白尼青铜雕像。老街有居里夫人博物馆,未开门。尚有圣诺望教堂,耶苏会教堂等,或入内参或因关门未入。华沙大学世界排名第262位,位于圣十字教堂对面。街头还有波兰著名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的雕像,鲜花簇拥,形成一个街头小公园。总统府门前有四石狮,仅有二位警卫。华沙城堡红砖砌成,有城壕,过桥可至集市广场,有著名的华沙美人鱼青铜雕像,1936年建。华沙美人鱼位于华沙维斯瓦河西岸,是一座人身鱼尾的青铜雕塑。华沙有许多传说,都跟美人鱼有关,甚至连华沙这个单词的来源都据说和美人鱼有关,所以华沙老城的这座美人鱼雕塑就成了华沙的标志和象征。</p><p class="ql-block"> 美人鱼雕塑高约2.5米,是由波兰著名女雕塑家卢德维卡·尼茨霍娃于1938年完成的雕塑作品。美人鱼的上身是一位端庄文静而又英俊无畏的美丽少女。她头发卷曲,眉清目秀,右手举宝剑过顶,左手执盾牌护身,双目凝视远方。而她的双腿外侧则披着的鱼的鳞翅,身后是用力上翘的鱼尾。整座雕像集俊美与力量于一身,静中有动,成功地体现了力与美的结合。王家城堡(Zamek Krolewskiw warszawie)是王宫所在地,从16世纪到波兰被瓜分的200年间为波兰君主驻地,位于华沙城入口处的城堡广场,历史上一再受到瑞典、勃兰登堡、普鲁士、俄罗斯军队的破坏和掠夺。1830年11月反沙俄殖民统治的起义失败,被沙皇用作一行政中心。1918年11月11日复国,1926年至二战爆发为总统伊格纳齐.英齐茨基总统府,二战后重建。</p><p class="ql-block"> 下午游肖邦公园,又名瓦基津公园,有肖邦及其老师李斯特雕像。瓦津基公园位于华沙市东南部,是华沙最大的公园,因公园内有肖邦的雕像,又称肖邦公园,有英国园、柑桔园等。这里是华沙市民日常休闲锻炼的理想地方,同时也是很多华沙新人拍摄结婚照的取景地。瓦基津公园因为水上宫殿瓦津基宫而得名,瓦津基宫雄伟多姿,富丽堂皇,原是波兰末代国王斯·奥·波尼亚托夫斯基的别墅,现为波兰国宾馆。公园内有许多名人的雕像,其中最著名的是公园湖边的肖邦雕像。园中古木参天,多榆、桦、椴树,落叶金黄,铺成金色地毯。园内有白色艺术馆,景色幽美。园外大道上有警车开道,一队小车驰过,据云日本首相来访。</p><p class="ql-block"> 入住华沙宾馆后,晚与孙成业参观科学文化宫。科学文化宫位于位于华沙中央火车站和中心地铁站中间,建成于1955年,高230米,是目前波兰最高的建筑,也是华沙市中心的地标性建筑。内部拥有会议厅、电影院、博物馆、办公室、展览馆、学校等,这里定期还会举办一些国家文化展。附近街市很热闹。科学文化宫是当年苏联送给波兰的礼物,整栋楼都是苏联建筑的风格,与华沙格格不入。许多波兰人认为这是苏联统治的象征,所以也给他起了很多别有意义的别名,例如斯大林的注射器、俄罗斯婚礼蛋糕等。回来时几乎迷路,深夜才回宾馆。</p><p class="ql-block"> 波兰位于欧洲中部,有欧洲之盾之称。北濒波罗的海。面积31.27万平方公里,人口3850万,官方语言为波兰语,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华沙人口171万。</p><p class="ql-block"> 10月31日星期四,阵雨。早餐为西餐自助餐,甚丰盛。餐后驱车赴立陶宛,行车5小时约于下午1时半半左右入立陶宛境,因同为申根国,无边检,浑然不觉。有中国领馆发来告知注意事项短信才知。下午冒雨逛首都维尔纽斯老城区,因更靠北,秋色更浓。立陶宛为天主国家,维尔纽斯全城有65座教堂,号称教堂之都。先入维尔纽斯主座教堂。教堂有钟楼,整点时会敲钟报时。外墙白色人称白教堂,典型的希腊式建筑,外观虽不起眼,内部却有白色雕塑2000余尊,精雕细刻,美轮美奂,栩栩如生,可与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媲美。教堂又称圣彼得与圣保罗教堂。又入圣安娜教堂,全部采用红砖砌成,仅红砖样式有33种之多,外墙结构之复杂,装饰之精致,令人叹为观止。教堂顶端是纤细的主塔,凌空高悬,而主塔周围则由若干小塔簇拥,如众星拱月。又至黎明之门,建于16世纪,为维尔纽斯老城九座城门之一。城楼上供奉圣玛玛利亚画像,外围以金色光芒,有东正教风格,人称黑面圣母。又至市政厅广场,市政厅为希腊加罗马式建筑。广场有铜制自由脚印。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东岸,面积6.53万平方公里,人口289.5万,原为大公国,历史上也曾盛极一时,白俄罗斯、乌克兰都曾受其统治,与俄罗斯是世仇,故坚决支持乌克兰抗俄。1918年2月16日爆发反俄起义,一度短暂独立。1944苏军进入,立陶宛并入苏联。因不堪忍受压迫,1989年8月23日从这里开始,波罗的海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3国200多万民众手拉手肩并肩组成自由路,长达600多公里,又称自由之链,从而拉开了脱离苏联,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序幕。至1990年3月11日正式宣告独立,成为苏联解体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p><p class="ql-block"> 维尔纽斯地近北极圈,下午4至5点钟即夜色深沉。是日大风阵阵,时而骤雨倾盆,连雨伞骨都被吹折。雨中逛老城。另有一番滋味。今日有地导,沈阳人。许多人对教堂不感兴趣,我则逢教堂必进,一连进了六至七座教堂,然也不知名字。维尔纽斯(Vilnius)是立陶宛的首都和最大城市,面积401平方公里,人口58万,始建于公元13世纪。</p><p class="ql-block"> 充满历史和艺术氛围的老城是东欧面积最大的中世纪古城之一,占地面积3.59平方公里。有70条街道和1487栋建筑,其建筑面积149.7万平方米。历史中心的老城拥有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和新古典主义式建筑,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541号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城堡街是老城区的主要街道,也是咖啡馆和集市的中心。格季米纳斯大道是中心主要街道,一部份位于旧城区。旧城中最复杂建筑群是大学区建筑,占用城区很大部份面积,模型被送到比利时布鲁塞尔迷你欧洲公园中代表立陶宛的景观。城市景观中包括丰富多彩的公园、广场和河流景观,充满着浓郁的人文和艺术气息。最著名的要数维尔纽斯老城广场,每天吸引众人聚集,观看艺人表演,感受浓厚的城市氛围。建于1387年的维尔纽斯大教堂是立陶宛的象征,旁边的格季米纳斯塔楼是地标之一。</p><p class="ql-block"> 1997年4月1日愚人节,一些艺人在乌祖皮斯区成立一个12人军队的“对岸共和国”,至今没有得到一个国家政府的承认,显然还是一个艺人组织,如今这里成为游客观光的稀奇景点。</p><p class="ql-block"> 今日万圣节,广场有扮鬼脸的青年,但人不多。又登一小山,上有城堡,可眺全城夜景。夜宿维尔纽斯,晚饭在广东餐馆吃猪排餐。</p> <p class="ql-block">华沙哥白尼像</p> <p class="ql-block">华沙王家城堡</p> <p class="ql-block">华沙古城堡</p> <p class="ql-block">华沙圣十字教堂時肖邦心脏祭坛</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华沙集市广场的华沙美人鱼</p> <p class="ql-block">华沙王宫</p> <p class="ql-block">齐格蒙特三世像</p> <p class="ql-block">华沙老城模型</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景</p> <p class="ql-block">科学艺术宫大门</p> <p class="ql-block">科学艺术宫</p> <p class="ql-block">肖邦像</p> <p class="ql-block">肖邦公园落叶</p> <p class="ql-block">诗人亚当.密茨凯维奇像</p> <p class="ql-block">肖邦肖像</p> <p class="ql-block">波兰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街头小景</p> <p class="ql-block">李斯特像</p> <p class="ql-block">立陶宛维尔纽斯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街头雕塑</p> <p class="ql-block">街头小公园</p> <p class="ql-block">十字架山</p> <p class="ql-block">维尔纽斯古城堡</p> <p class="ql-block">万圣节之夜</p> <p class="ql-block"> 11月1日星期五,阵雨。明日是立陶宛独立日。早饭后驱车前往考纳斯。考纳斯(Kaunas),立陶宛第二大城。在涅曼河及其支流尼亚里斯河汇流处,人口40.5万,1920年至1940年曾为立陶宛首都,陆路交通枢纽,河港,工业以纺织、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为主,还有化学、造纸等部门。设有工、医学院,还有艺术博物馆等,有13至10世纪古迹。在立陶宛中部,傍尼亚穆纳斯河,又被称为欧洲中点。游览考纳斯城堡博物馆,原为军事要塞,未入内。又外观市政厅,沙俄占领时期被改造成东正教堂和沙皇行宫,现为陶瓷博物馆和婚礼堂。广场南侧是圣方济教堂,西北方不远为考纳斯城堡。中餐馆旁为古玩店,孙成业购疑似古铜器多件,价在几欧元至十几欧元之间。 </p><p class="ql-block"> 又车行至立陶宛北部十字架山,两个驼峰般的小山丘上布满近三十万个各种材质,各种式样的大大小小的十字架。1830年立陶宛爆发反抗沙俄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有5万多名战士壮烈牺牲。至斯大林时代又有30余万各界社会精英被流放至新西伯利亚,大多数人埋骨他乡,未能回归故土。民众至此立十字架纪念,每一个十字架代表着一个不屈的灵魂,表达了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民族特性,令人震撼,令人心生敬畏。时暴风骤雨,也有日本、韩国旅游团队前来凭吊。旋驱车前往拉脱维亚。立陶宛是铁杆乌粉,途中时见装甲车、坦克疾驰而过。晚至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住宿。</p><p class="ql-block"> 11月2日星期六,阵雨。拉脱维亚人口204万,面积6.46万平方公里,拉脱维亚族占61%。里加位于里加湾中点线上,人口60万。早晨游览里加老城,整个老城列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拉脱维亚首都里加是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枢纽城市和疗养避暑的胜地。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诗人格林曾写过这样的赞美诗句:“里加,北方的巴黎”。而里加老城则浓缩了整个拉脱维亚的历史和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里加老城在道加瓦河右岸,面积不大,有运河环绕。老城具有中古时代城市的特征,房屋一般3至4层,街道狭窄,屋顶多用红瓦,多数屋顶上有一只闪光的金属制的公鸡风信鸡。</p><p class="ql-block"> 入内参观圆顶教堂圣玛丽亚大教堂。圣玛丽亚大教堂是一座主教大教堂。这个著名的历史性纪念物成为了古老的里加的象征。里加中央市场(拉脱维亚语:Rīgas Centrāltirgus)是欧洲最大的市场,位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里加中央市场是20世纪拉脱维亚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市场自1922年开始计划建造,修建于1924年至1930年期间。</p><p class="ql-block"> 里加老城面积只有50公顷,青石铺成的小路虽狭窄曲折,但四通八达,有着中古时代特征的建筑随处可见,步入老城恍如时光倒流回中世纪。拉脱维亚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日照很少,非常寒冷;但夏季却像春天,气候宜人,到了晚上8点多依旧是艳阳高照。所以冬季的老城显得寂静而又单调,仿佛进入了冬眠状态,而夏季的老城花丛处处,人流如织。广场中央,小巷深处,到处都是露天咖啡厅和酒吧。拉脱维亚惟独咖啡价格比较便宜,一杯咖啡的价格相当于在当地买一张报纸钱,所以到这里喝咖啡的人非常多。坐在鲜花环绕的木制座椅旁,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欣赏中世纪的建筑,心里会有一种怀旧的情结在流淌。而露天酒吧则又给人另一种感受,坐在吧台前喝上一杯啤酒,伴随着摇滚乐队的演唱,那种张扬的激情会忍不住从心底释放。</p><p class="ql-block"> 来到老城首先要去的地方就是托姆斯基广场,它是老城的心脏,因广场中的托姆斯基教堂而得名。在广场中央有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的铜牌。广场的一侧就是托姆斯基教堂。教堂里摆放着欧洲最大、世界第四大的管风琴。这架管风琴造型奇特,有26个风箱,6118根管,最长的达10米,最短的仅有13毫米,至今这架管风琴还能演奏。托姆斯基广场是老城最热闹的地方,在每年6月拉脱维亚歌舞节期间,来自各地的少男少女们头戴花环,身着节日的民族服装,聚集在广场上举行盛大的歌舞演出。此时托姆斯基广场成了鲜花的世界,歌舞的海洋,这样的盛况会持续一周的时间。而到了入秋这一天,广场上也要举行盛大的秋天节,又称之为收获节。那时,广场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摊位,人们将自己手工编制的衣物和自己种的瓜果蔬菜、自制的点心和蜂蜜等都拿来卖。在广场中央还有由各种瓜果蔬菜和麦穗搭成的台子,人们在台子四周跳着欢快的舞蹈分享收获的喜悦。</p><p class="ql-block"> 老城最高点是圣彼得教堂,建于1209年,曾经是欧洲最大的木制结构教堂,也是一座多灾多难的教堂。据记载1721年这座教堂就发生过大火,而当年的彼得大帝曾亲自指挥救火。经过修复的教堂在二战时期再度被毁,直到战争结束后才修葺一新,并由木制结构改为金属结构。 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不论教堂圆顶还是尖塔都是越往上越玲珑,装饰也越多,而且顶上都有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尖顶,这是老城的最高点。整个教堂处处展示着向上的冲力,这种强烈的向上动势是教会弃绝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也许是年代久远,现在教堂显得破旧,外墙斑驳脱落,给人一种满目疮痍的感觉。在教堂顶端上有一个生铁铸成的公鸡,鸡身一面为金色,一面为黑色。这只公鸡也叫风信鸡,有着辨别风向的作用,当金色一面对着城市时表示顺风,海上的船只可以进港;当黑色一面对着城市时,表示逆风,船只不能进港。而在当地,公鸡又认为是能驱鬼辟邪的,鸡叫三遍,天就亮了,魔鬼就要返回地狱,所以公鸡是当地的吉祥标志。</p><p class="ql-block"> 在老城的很多尖顶建筑上都有公鸡标志,但也有一个建筑物的标志却是一只黑色的猫,这就是老城有名的猫屋。这里有一段有趣的故事。猫屋的主人曾经是商业行会的成员,由于生活不检点被行会开除了。出于泄愤,他就在行会的对面盖了这座楼,在楼顶上设了一只猫的标志,并将猫尾朝天,后庭朝向行会,以这种侮辱性的姿势来表示自己的不满。行会不停地抗议这种做法,最后这场争执在法院的介入下得以调解。行会和猫屋的主人达成协议,保留这座建筑,但改变了猫的朝向,将猫头对向行会。如今当年猫屋的主人和行会都不复存在,随着所有这些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留给人们的,是一座匠心独具的建筑和可以津津乐道的话题。</p><p class="ql-block"> 瑞典门建于1689年,是里加惟一保存至今的古城门。它隐蔽在老城的小巷深处,并不起眼。当年建立此门是为了纪念北方战争时期瑞典军队在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气概。整个城门都是由红砖砌成,城门的对面依旧保留着当年瑞典军队驻扎的营房,现在则成为各式各样的商家店铺;城门的左侧是一座用红砖砌成的军火库,外形如同一个炮楼,军火库的墙面上千疮百孔,战争时所留下的弹孔印记让人触目惊心。军火库前还摆放着当年所用的大炮,也许是多年风雨的侵蚀,黑漆漆的炮身已是锈迹斑斑,但依旧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过去的那段历史。</p><p class="ql-block"> 里加城因水而生,水也因城而活,被誉为母亲河的道加瓦河将老城环绕,河的对岸就是新区,在河对岸眺望老城,红砖绿瓦,古朴而又典雅,没有现代都市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也没有繁华市区的霓虹闪烁,歌舞升平。老城使人忘却了速度,充分享受了一份宁静和悠闲。里加街市与西欧国家大同小异。圣彼得大数堂建于15世纪之1409年,巴洛克式的钟楼建于1690年,曾经是当时世界最高的木质教堂钟楼。入内参观,未登塔。又外观三兄弟之屋,风格各异,建中世纪的不同时期,为迄今里加保存最为完整的石头建筑。因中世纪玻璃为奢侈品,价昂,不少建筑都采用装饰性的假窗。又参观自由纪念碑,甚髙大。拉脱维亚人格言云:没有自由,要祖国干什么。旁有里加歌剧院。又入内参观黑头宫,始建于1344年,属黑头兄弟会所有,为在里加的德国未婚商人的行会。宫前有圣母像。宫于苏联时期拆毁,拉脱维亚独立后按原貌重建,1997年重建竣工。外墙华美,从众多彩色浮雕人物像,色彩绚丽。入内可免费饮药黑酒和咖啡一杯。有地下通道,可参观地下遗址。楼上大厅厅内陈设奢华,有历代君主画像。中饭在中餐馆食猪排餐。</p><p class="ql-block"> 下午前往锡古尔达古城游览。古城堡建于一小山坡上,为周周几十里的制高点,目的是监视、瞭望和加乌亚河对岸的图雷达城堡,适时阻止入侵。往西北行不多远至采西斯小镇,美丽宁静祥和。过护城至采西斯城堡,与锡古尔达城堡一样经历了多次被攻克和损毁,直到21世纪初才修整完成,修旧如旧,锡古尔达重修于2012年完工。至采西斯时天已大黑,古堡内黑影幢幢,如入中世纪之迷宫。晚上入境至爱沙尼西海滨小城派尔努,宾馆规棋甚大,住宿舒适。拉脱维亚是吾出境的第60个国家。</p><p class="ql-block"> 11月3日星期日,小雨。早餐后打卡派尔努海滨沙滩,寒风阵阵,海水浑浊。据说至夏天则海水蔚蓝,气候清凉,为欧洲避暑之胜地。昨日住宿宾馆离小努尔努城尚远,今晨到源尔努小城,老城有许多得瑟餐厅和小店。外观红塔,白身红顶,状如大陆人民公社时期的圆形粮仓。据说是从骑士时代幸存下来,为派尔努最古老的建筑。东正教堂用红砖垒砌,造型优美,可入内参观,有教士正在做祈祷。</p><p class="ql-block"> 上午约10点钟乘渡轮前往萨列马岛。萨列马岛是波罗的海东南部莫昂宗德群岛中最大的岛,属爱沙尼亚。萨列马岛面积为2714平方公里,主要由石灰岩组成,局部有冰碛,地势低平,最高点海拔54米,北、西部多丘陵。沿岸常栖息众多的海鸟。最大居民点金吉谢普为疗养地。西部设有维杜米亚埃自然保护区。大面积的石灰岩裸露在地表,形成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悬崖。这个岛让人大开眼界,可以观赏到不同的植物和动物,其数量和种类是不可估量的。由于其温暖潮湿的天然气候和肥沃的土地,使得萨列马岛上植物茂盛,种类繁多。世界上大约80%的植物都能在萨列马岛发现,约1200多种植物在此定居,其中有120类植物为此地区特有且被列入特殊保护之列。萨列马岛上40%为森林,大部分为混交林。萨列马岛上还有各种各样的罕见的野生动物物种,从昆虫到猎海豹,其中最小的野生动物为一种罕见的蝴蝶和罗马蜗牛。苏联时期因萨列马岛扼波罗的海上要冲,辟为军事要塞,严禁居民离岛。乘船约半小时上岛,入内参观库雷萨雷城堡,巨石砌成,最初为丹麦人所建。最高塔楼七层,城堡平面正方形,四周环水,固如金汤。堡内展出萨列马岛历史、地理、人文的图片和文物及动植物标本,是欧洲保存最好的古堡之一。也有一队年轻的面貌稚气士兵入堡参观,从他们展示的国旗来看,应该是法国在爱沙尼亚的士兵,因两国同属北约成员国,有军事交流也属正常。又参观陨石坑,外观平常,如一小型圆形池塘,实列为世界十大陨石坑之一,也是欧洲最大陨石坑,名卡里亚夫陨石坑,最大直径110米,边缘高出地面6至7米,其余小一点的尚有8个。形成时间说法不一,有说公元前660年的。根据《陨石学与行星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说形成于公元前1530至1549年间,时岛上已有人居住。这些陨石分裂成9块,最大的直径约为300英尺。旋乘渡轮回至派尔努码头,驱车往爱沙尼亚首都塔林住宿。</p><p class="ql-block"> 11月4日星期一,天晴。连日风雨交加,今日天朗气清,一乐也。早餐后游塔林古城,有女地导,姓王,重庆人,讲解声音响亮,定居爱修尼亚多年。老城爱沙尼亚之门是塔林古城主要入口,位于市政厅东部。由两座圆塔组成,相互呼应,建于14世纪,是古城城墙的组成部分。早晨老街清寂无人,有俄罗斯大使馆,铁门紧闭,门前堆满了抗议标语、漫画,悬挂乌克兰共和国国旗,表示对俄侵乌的愤怒。圣母大教堂为中世纪兴建,坐落在托姆比亚山的中间,白色外墙,绿色圆顶,十分壮观。内部装饰简结明快,是爱沙尼亚主要的路德派教堂,在1233年以前建造,经过不断翻修和重建,形成混合式的建筑风格。而其巴洛克式的塔顶是18世纪70年代添加的。</p> <p class="ql-block">考纳斯圣方济会教堂</p> <p class="ql-block">考纳斯骑士像</p> <p class="ql-block">考纳斯古城堡</p> <p class="ql-block">里加街景</p> <p class="ql-block">里加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里加猫屋上的猫</p> <p class="ql-block">里加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黑头宫地下遗址</p> <p class="ql-block">圣安娜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里加自由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里加古城堡</p> <p class="ql-block">里加小巷</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景</p> <p class="ql-block">考纳斯教堂</p> <p class="ql-block">里加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标志</p> <p class="ql-block">里加黑头宫</p> <p class="ql-block">萨列马岛上的库雷萨雷城堡</p> <p class="ql-block">库雷萨雷城堡</p> <p class="ql-block">萨列马岛上的陨石坑</p> <p class="ql-block"> 11月4日星期一,天晴。塔林,据说因尖塔如林而得名,恐怕也是望文生义吧,是爱沙尼亚首都、最大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是波罗的海沿岸重要的商港、工业中心和旅游胜地。塔林的起源可追溯到13世纪,从条顿骑士团的一名骑士发现这个城堡的那一刻开始,而后这里发展成为汉萨同盟的主要中心。历史上,塔林曾被进攻、洗劫、毁灭和多次的掠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空军对塔林进行密集的轰炸,不过大部分的中世纪老城区依然维持的原来的魅力。塔林是北欧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城市之一,它是与汉萨贸易区共存的封建堡垒的独特典范,它们共同受到防御体系的保护。</p><p class="ql-block"> 199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塔林老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塔林的起源可追溯到13世纪,当时的条顿骑士团的十字军骑士们在这里建造了一个城堡,后来,这里又发展成为汉萨同盟(Hanseatic League)的主要中心。在后来的几个世纪,这里屡遭战火,但许多建筑还是较为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公共建筑(特别是教堂)之豪华以及商店内部装璜之考究充分展示了当时这里的繁荣和富裕。1991年爱沙尼亚恢复独立后成为首都。</p><p class="ql-block"> 塔林,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南岸的里加湾和科普利湾之间,海岸线绵延45公里,历史上连接中、东欧和南、北欧的交通要冲,被誉为“欧洲的十字路口”。10世纪芬兰-乌格尔族居民在通匹亚白垩高原上建造了一座要塞,塔林即由此而来。后来,在山脚下建立了一贸易区和一个港口以为北欧航海贸易提供服务。1154年塔林首见记载。当14世纪哥特兰岛的商业中心维斯比丧失其大都市地位之时,该地区的经济由塔林和里加取而代之。甚至15世纪商业行会开始衰落的时候,塔林还是设法保持了其商业角色并持续发展和完善。在1561年瑞典吞并塔林的时候,通匹亚山的防御设施得以扩建和加强。1710年败给俄罗斯人之后,塔林经历了一段经济萧条期,但还是设法保留了其作为全省行政中心的地位。在城中德国居民人口下降的同时,俄罗斯人口却增加了。在1918年至1940年短暂的独立时期后,二战期间塔林又为德国所统治,并且于1944年遭到轰炸,损失严重。二战后塔林得以重建。</p><p class="ql-block"> 塔林历史中心(英文名Historic Centre (Old Town) of Tallinn)最引以自豪的是展现给人们的绚丽多彩的公共建筑,特别是那些教堂,以及那些商店的室内结构。塔林的大教堂尽管经过了不断的改建,还是保留了其哥特式风格。尽管这些建筑遭受了火与战争的劫掠,却仍保持了它们的风采。塔林保留了表明其政治经济历史的最显著的特征,它是北欧中世纪商业城市的值得注意的并相当完善的典范。塔林是北欧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城市之一,它是与汉萨贸易区共存的封建堡垒的独特典范,它们共同受到防御体系的保护。塔林三面环水,风景秀丽古朴,是北欧一座保持着中世纪外貌和格调的城市。城区分为老城和新城两部分。13世纪中叶,塔林老城区又分为上城和下城,上城是上流社会、宗教阶层和封建权贵的聚集地,著名城堡托姆别阿就坐落在上城(堡垒山Toompea hill)。下城是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居住地,这里有拉科雅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八面棱体的塔楼即市政大楼,楼顶端威然屹立着老托马斯守护神的雕像,它是塔林城的象征。老城区保存着许多著名的历史古迹,有城堡、教堂等13至15世纪的古建筑,其中的奥列维斯特大教堂是波罗的海沿岸最高的教堂;还有中世纪建造的古城墙、塔和古堡,它们依然屹立,古风犹存。塔林圣奥拉夫教堂,是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一座教堂,创建于12世纪,在1219年丹麦征服塔林以前,是旧塔林斯堪的那维亚社区的中心,它的主保圣人是奥拉夫二世。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1267年,在14世纪进行了大规模改建。</p><p class="ql-block"> 新城的中心是维卢广场,一条大街由广场一直通往老城。广场上有塔林最大的宾馆之一维卢宾馆。广场四周是一条条呈放射状的现代化公路,通往爱沙尼亚的其他城市。新城内建有许多公园。在海滨林荫路的汇合处,有卡德里奥尔格公园(又叫叶卡捷琳堡公园),它是沙俄彼得大帝下令建立的。公园里有一尊高达16米的青铜天使像,是爱沙尼亚雕刻家阿达姆在1902年的作品,相传这是为悼念1893年触礁沉没的俄国战舰“美人鱼”号而建的。公园附近有1960年建立的露天歌咏场,它是欧洲出色的音乐场之一。其造型别具一格:舞台呈抛物线形,背对大海,可容纳3万人同台演唱;听众席设在临海的天然半圆形台坛上,能容纳15万名听众。市内保存着许多著名的历史古迹,有城堡、教堂等13至15世纪的古建筑,其中的奥列维斯特大教堂是波罗的海沿岸最高的教堂;还有中世纪建造的古城墙、塔和古堡,它们依然屹立,古风犹存。市政厅则建于14世纪早期,哥特式建筑,守护者托马斯雕像从1530年起就立于市政厅塔楼尖顶之上,登上塔楼可俯瞰全城。又至塔林观景台,在一小山坡上。有海鸥停于石栏之上,久久不去。观景台建于1903年,可观各座教堂的尖塔和红色瓦顶,远处为芬兰湾之海港美景。观景台旁有购物店,橱窗满是琥珀、血珀、蜜蜡。团员选购,有一颗价一万多人民币者。又至卡德花园,据说这里是丹麦国旗最早升起的地方。1718年由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改造为巴洛克式庭院式宫殿群,为沙皇夏宫之一。有无脸面只有头巾的修女青铜雕像引人注日。园中尚有日本景观设计师ma sao sone设计的日本式庭院,十分别致。旋驱车回派尔努,入住原先位过的酒店。</p><p class="ql-block"> 11月5日星期二,天晴。今日几乎全日坐车。因广州余哥相机落在里加餐馆,绕道约1小时回里加,至餐馆用午餐并取回相机。孙成业又购铜器多件。途中游特拉凯城堡,位于加尔瓦湖心岛上,建于14世纪末,为立陶宛著名风景点。四角有圆塔,红砖砌成。大门外有木桥通往特拉凯小镇。城堡内部陈列家具、兵器、盔甲及猛兽如狮、虎、熊等标本,可以想象中世纪贵族骑士之生活。回至维尔纽斯住宿。</p><p class="ql-block"> 11月6日星期三,多云。住宿宾馆为中世纪建筑,受保护,故无电梯。晨起至附近小街小巷散步,清静幽深。早餐后随团过一桥至一街头花园,名达赖花园,有转经筒,为纪念达赖喇曾两次来访而建。因为种种原因,现在中国与立陶宛的外交关系还仅仅是代办级。走不多远即到对岸共和国,1997年4月1日愚人节成立,有国旗、宪法、货币,一支由12个人组成的军队,拥有15条街巷,7000余人口,为一微型国家,实际是一个艺术团体,没被任何国家和组织承认。随着立陶宛加入北约而解散。但街上仍陈列着41条的宪法,用不锈钢板制成,有包括中文在内的30多种文字。条文如”人人都有不快乐的权利;哭的权利;记住自己名字的权利”等。街头立有开国领袖雕像。</p><p class="ql-block"> 因俄乌战争,立陶宛与白俄罗斯实际已成敌对国,司机不愿或不能去白俄罗斯,故全团前往维尔纽斯汽车客运站乘长途班车前往白俄首都明斯克,此种情况在以往出境游中从未有过也。下午至边境,至立陶宛边检站出境时,因上午领队退回昨日中餐末用餐费9欧元,我顺手将5欧元纸市夹入护照,出境时边检递上护照,美女民警以为行贿,叫来一另民警带至警室,出示告诫书一份,因语言不通,用手机翻译成汉语,大意是向公务员行贿多少以上则需监禁4年以上云云。吾叫来领队,一番解释后签字放行,虚惊一场,然而也可知欧盟国家行政清明廉洁高效,若是越南、泰国等国边检必索钱款,不管多少欧元也笑纳了。</p><p class="ql-block"> 白俄罗斯意为纯正的俄罗斯人,他们认为现俄罗斯人历史上受蒙古人统治,与蒙古人混血,已不纯正。白俄罗斯面积20.76万平方公里,人口948.38万,明斯克人口约300万人。这里的女人多为深眼眶,大眼睛,高颧骨和高鼻梁,尖下巴,美丽迷人,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2010年宣布,白俄罗斯美女是“国家战略资源”,限制出口。卢卡申科已经连续执掌大权达34年。1930年设州,明斯克为州首府,也是宣布苏联解体的地方。明斯克二战中夷为平地,战后重建。白俄罗斯一度与立陶宛同属立陶宛大公国,二战后为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独立。汽车客运站紧挨火车站,对面即为称为明斯克之门的建筑,高大刻板,为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维埃式建筑,其余居民的简子楼也多属此类建筑,这种形式的建筑风格在中国的许多城市也多有体现。旋游州政府广场,有360个房间,也为苏式建筑。广场的列宁像也属硕果仅存。旁有红色教堂,名圣西蒙和海伦教堂,建于1910年,是某富翁为纪念幼年夭折的一双儿女而建,由哥特式天主教堂,格外显眼,为明斯克地标建筑之一,关门未入内。教堂旁边有反核纪念碑,白俄罗斯是切尔落贝利核电站事故的最大受害国,碑纪念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殉难者而建也,有日本人题记。</p><p class="ql-block"> 圣灵主教大教堂是明斯克东正教重要的活动中心,始建于1633年,1642年完工,属巴洛克建筑风格。最初曾是天主教女修道院的主教堂。1860年,该教堂转为东正教教堂。1870年教堂开设圣灵修士修道院,苏维埃时期被关闭,现已经恢复活动。又外观国家歌剧和芭蕾舞剧院,白色圆顶建筑,坐落斯维斯洛奇河畔。河中有一小岛叫眼泪岛,环岛深池名眼泪湖池。纳粹时强迫犹太人挖成,深达9米,然后将犹太人全体屠杀填埋。现眼泪岛上建有流泪天使和流泪母亲等建筑和雕塑,为纪念在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中阵亡的800余名白俄罗斯官兵而建,由众多默默流泪的母亲人像组成。连续10年的阿富汗战争导致民穷财尽,民怨沸腾,也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又参观胜利广场,在市中心,1947年建成,长225米,宽175米,胜利广场的胜利女神纪念碑高141.8米,象征卫国战争1418个战斗的日日夜夜。三棱形的碑身,每个棱面上用浮雕板表现了12个英雄城市周围的战斗情景。古希腊胜利女神右手拿着金光灿灿的胜利桂冠。她身旁飞着两个胖胖的小天使,一男一女,吹着胜利的号角。纪念碑的下面,是神奇勇士格奥尔基手持长矛刺杀毒蛇的雕像。前面5层阶梯式台阶,每一层代表战争的一年。广场右侧是一组大型喷泉。左侧是阵亡将士纪念碑,高40米,底部四面镶嵌大型金属浮雕群像,前燃有长明火。卫国战争纪念博物馆位于共和国官左侧山坡上,未入内,外有一女子送别战士雕缘。由于种族、宗教、地理、文化且能源依赖等因素,白俄罗斯亲近俄罗斯也在情理之中,但经济上总体落后于欧盟国家,一般民众对欧盟还是心存向往。总之,由于是战后重建和崇尚高大上的建筑理念,明斯克街道宽广整洁,以白俄罗斯诗人命名的斯科里纳大街长11公里,各种纪念性建筑物髙大雄伟,城市风格与波罗海3国及西欧迥然不同。</p><p class="ql-block"> 11月7日星期四,多云。上午游涅斯维日时城堡,正方形,红砖砌成,四面环水,古木参天,树叶金黄。城堡内部陈列古典家具、床子弩、盔甲等。原为波兰国王所建。白俄罗斯西部一度归属波兰,后被沙俄侵占。据说城煲现在由波兰出钱维修。又游米尔城堡,在缥缈的晨雾中,宛如仙境。城堡14世纪由立陶宛大公创建,后归波兰,又归俄罗斯沙皇,拿破仑东征时曾遭破坏,后修复。外墙红白相间,十分美丽。下午参观中白工业园,车游,为一带一路重要据点,占地广大,办公楼、厂房等己成规模。园区靠近机场,航空运输便利。然因3年疫情及西方制裁,且运输成本高昂,效益不知如何。旋至明斯克机场办理登机手续,下午6点50分乘中国国航CA722班机赴北京首都机场。</p> <p class="ql-block">塔林教堂尖塔</p> <p class="ql-block">塔林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塔林奥列维斯特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塔林城堡</p> <p class="ql-block">琥珀</p> <p class="ql-block">塔林奥列维斯特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爱沙尼亚特拉凯城堡</p> <p class="ql-block">爱沙尼亚特拉凯城堡</p> <p class="ql-block">白俄罗斯明斯克之门</p> <p class="ql-block">明斯克红教堂</p> <p class="ql-block">明斯克阵亡将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明斯克送别战士雕像</p> <p class="ql-block">米尔城堡</p> <p class="ql-block">涅斯维日城堡</p> <p class="ql-block"> 附录:</p><p class="ql-block"> 11月8日平安抵达北京首都机场,除部分旅友转机广州、南京外,另外安排转飞上海。吾拟赴山西大同一游,故放弃回上海机票,在机场入关,护照交领队销签。然网上购票北京北站至大同只有高铁票且已售罄且站票也无。乃乘地铁至圆明园站入圆明园遗址公园一游。今日周五,游人甚多,观绮春园湖中绿头野鸭、鸳鸯戏水,甚悠然。至西洋楼遗址,一堆破石头东倒西歪而已,若非凭吊历史,实无可观。综合史料所述,园中木构宫殿为英法联军焚毁,石构建筑实为海甸农民及民国达官贵人所劫掠也。又乘观光车绕圆明园遗址几一周,一片荒郊野岭而已,昔日繁华渺不可见。 </p><p class="ql-block"> 又至大钟寺,寺收藏有众多古钟,以永乐大钟最为著名,悬挂华藏觉海殿中,乾隆题匾。永乐大钟,中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钟。铸造于明永乐年间,万历三十五年(1607),大钟被移到万寿寺。清雍正十一年(1733)移置觉生寺(今称大钟寺)。铜钟通高6.75米,钟壁厚度不等,最厚处185毫米,最薄处94毫米,重46.5吨。永乐大钟所铸铭文分两大类文字,一类是汉文经咒,另一类是梵文经。其中,汉文经咒共有7部佛经、9项佛咒,汉文经咒铭文字数约为226257字,另有御制年款9字,汉字铭文总数约226266字;梵文则为100多项藏密佛咒,梵字铭文约5400字(音节),其中有梵文种子字,均属于蓝查体梵文陀罗尼。铭文字数约23万多字(231666字)。</p><p class="ql-block"> 又至白云路白云观。途径首都博物馆新馆,主要展品以前参观过。白云观已关门,从边门入,拍照几张。有银杏树甚美,牡丹多株已枯死。晚至丰台站乘Z155次车赴徐州,21时48分开,付105元,无座。幸有一座无人,可坐。</p><p class="ql-block"> 11月9日星期六,天晴。晨至徐州,旋至汽车站乘班车赴台儿庄,付21元。至台儿庄古城,东南西北四面皆有城门,门上有城楼。城内河道纵横,绿柳依依,亭台楼阁寺观教堂错落有致。台儿庄属枣庄市,号称天下第一庄,以大运河水运而兴,因台儿庄大战而知名。战时全城大部被毁,近年金华人陈伟主政枣庄市时主持复建,修旧如旧,也堪一游。清晨空寂无人,近午游客渐多。下午回徐州,参观狮子山楚王陵墓室、汉画像石长廊、楚王陵兵马俑馆。狮子山全山已辟为汉文化旅游区。晚20点48分乘K6次车卧铺赴安徽潜山市天柱山站,付156元。</p><p class="ql-block"> 11月10日星期日,天晴。晨5时许至天柱山站,天犹黑咕隆咚。打车45元行约30公里至天柱山大龙窝索道站,行李包托司机寄存火车站附近。问乡民购竹杖一支2元,门票130元免,购索道票上行80元,至振衣岗下缆车,拄竹杖自高奔台、象鼻石、神秘谷登山,奇松怪石,似不亚黄山。至天池峰,海拔1420米,因峰顶有石池而得名,疑为古冰川遗迹。眺天柱峰,海拔1489.8米,近在咫尺,一柱擎天,云烟飘渺,询仙境也,置之于五岳三中也能独树一帜。自拜岳台、西关寨、莲花峰、甘露泉、炼丹湖行10余里下山,经仙桃石、天柱晴雪至南大门,仙桃石相传为宋苏东坡分桃处,撰有《记公择天柱分桃》一文。乘景区公交车15元至游客中心,转乘公交车10元回天柱山站。天柱山秦汉时代被尊为南岳,故又称古南岳。相传汉武帝南巡曾祭祀此山。后世转尊湖南衡山为南岳。购天柱山至南昌T221次车硬卧95.5元,晚9时43分开。时间尚早,至华城宾馆钟点房休息付35元,包原存此,付10元。21时半上车赴南昌。11月11日星期一,天晴。凌晨1时半至南昌站,原拟至南昌参观江西省博物院,不巧周一闭馆,只得作罢。2时05分乘7375次车于7时许回金华站64.5元,旋乘金兰快线回家。在外首尾14天也。</p> <p class="ql-block">永乐大钟</p> <p class="ql-block">北京白云观</p> <p class="ql-block">台儿庄</p> <p class="ql-block">台儿庄水城</p> <p class="ql-block">徐州狮子山楚王陵</p> <p class="ql-block">天柱山天柱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