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故乡非遗萌初心</p><p class="ql-block">庐丰扶洋铁峰村村民自古有吹叶的传统,吹叶是村民劳动之余调节情绪、相互招呼、节庆的时候娱乐的常用工具。1964年,在龙岩师范任教的先父丘德三老师就以吹叶技艺精湛被派往省城福州表演树叶吹奏,开创了省城舞台吹叶第一人的纪录。我小时候耳濡目染了父亲等吹叶习俗,那声音嘹亮、悦耳动听,在山谷间久久回荡,那感觉十分神奇……</p><p class="ql-block">创建农民吹叶队的想法,是我在福建省歌舞剧院工作十余年间逐步形成的,那些年为了吹叶事业,也因为我的吹叶技艺,我巡访了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我的吹叶节目很受欢迎。后来我常常为演出吹叶节目飞行于地球的东西南北,我就想,这么好的艺术技巧和项目为什么不让更多的人分享呢?我的吹叶技艺是父亲传承给我的,而我父亲的吹叶技艺又源于故乡的传统习俗,我作为这项技艺的传承人,有责任让吹叶技艺进一步发扬光大,就这样在十年前,组建故乡的农民吹叶队的想法落实了。</p><p class="ql-block">领导关怀践于行</p><p class="ql-block">2014年初,在时任乡党委书记蓝玉华支持下,我在扶洋村首次开办了“树叶吹奏培训班”,喜欢吹叶的村民都来了。玉华书记也莅临开班仪式,有上百位村民前来学习。虽然村里原来很多人会吹叶,但是,改革开放后的近二三十年,以经济发展为主的现实社会中,年轻人都不再学老手艺了,会吹叶的人也大都上了年纪,而更紧迫的是,老艺人正在陆续离去,吹叶传统技艺面临严重的后继无人状态。</p><p class="ql-block">第一次的培训班一连进行了五天,我每天晚上八点准时出现在村部教室,学习的人数却一天天在减少,坚持下来的只有十几个人。我要回福州上班了,临别时,我交代这些学员:“你们要保持自觉练习,只要你们坚持下去,我就会回来继续教你们,带你们出去见世面。”我回福州后,几天就联系一下他们,果然,他们做到每隔一天,一、三、五、七、九他们都自觉组织练习。而且,每个人的进步都很明显,这样,我过了一个月就又回来连续五天辅导他们,教他们规范吹曲,包括队列、表情、表演等。同时我又请玉华书记多次安排领导们来村里调研指导工作,每次的活动对农民吹叶队都是一次鼓励和锻炼。</p><p class="ql-block">让人感动的是,村干部也大力支持这项工作,农民吹叶队的大多数成员都没有出过远门,为了锻炼一下队伍,由村两委组织他们去古田会址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也不断灌输他们集体观念和强调组织纪律性。终于,我让他们走出大山的机会来了,时间是2014年6月28日,龙岩福州商会成立,邀请我组织文艺助兴表演节目,我就私下决定把我的吹叶节目表演机会留给了农民吹叶队,而且,我要求他们提前二天来福州,这样,我又可以当面训练他们,使他们的吹叶技艺进一步提高。</p><p class="ql-block">小试牛刀尝硕果</p><p class="ql-block">那年,在西湖宾馆的凌波厅,那里一般都是省领导开大会的地方,那天,当主持人宣布表演者来自上杭县的农民吹叶队,台下听到的人几乎都怔了一下,十二位农民吹叶队员第一次上舞台就登上了省里的大舞台。尽管他们在上台的步子还不够稳,表情也不够自然,不过,表演开始以后吹的山歌却是大家都熟悉的、亲切的、朴素无华、耳目一新的,他们表演结束后全场都给予了热烈的掌声。</p><p class="ql-block">农民吹叶队的初次表演就这么成功了,须知,那天与他们同台演出的其他节目可都是省歌舞剧院的专业演员啊。为了让农民吹叶队上台有基本的形象,我给他们每人买了裇衫配牛仔裤一套新衣,严格要求他们从今往后做到三不,不许高声喧哗、不许衣衫不整、不许吞云吐雾(抽烟)。</p><p class="ql-block">在此之后,在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庐丰农民吹叶队远赴贵州参加了全国比赛获银奖,年底代表龙岩市参加福建省第十二届音乐舞蹈节比赛获演出二等奖、作品一等奖。农民吹叶队得益于客家传统文化的滋养,又赓续了客家传统文化与发扬。</p><p class="ql-block">艺术沃土在乡野</p><p class="ql-block">农民是中国劳动人口的主力军,农村是中华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主阵地。在文艺方面,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有过云南“纳西古乐”的发掘和传播的故事,经一位纳西族名叫宣科的学者的宣传和组织,社会才知道了正在濒临灭绝的纳西古乐,年高八九十岁的老艺人奏响纳西族文化的最后绝唱,还被邀请去欧洲登上了维也纳的金色大厅演出,轰动一时。前些年,由歌手覃维维最先在湖南卫视推出的“华阴老腔”,几位老人敲敲打打又撕心裂肺般叫喊,这种“华阴老腔”表演艺术居然震惊了艺坛四座,表演老艺人当年就上了央视的春晚大舞台。我们大山里的步云“木桐号子”也被著名的大导演张艺谋请进了国家大剧院演出,不巧的是,遇上了三年的疫情,严重影响了后来的故事发展。</p><p class="ql-block">我们树叶吹奏的历史文化痕迹在成都永陵博物馆里被找到,那里有一尊吹叶石雕像,吹叶艺术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被皇帝封为专属品。一千多年后,由著名指挥家郑小瑛教授指挥、刘湲作曲的客家题材交响诗篇《土楼回响》中运用了树叶独奏,树叶吹奏非遗技艺再回高雅的艺术殿堂。农民吹叶队不仅站住了脚,而且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历程,这或许是众多传统文化逆境翻盘的又一张保底“王炸”。</p><p class="ql-block">使命担当逐梦人</p><p class="ql-block">时光来到了2024年不知不觉中,农民吹叶队已走过了十个年头。这十年,对农民吹叶队的队员来说,注定是人生不平凡的十年。他们一边劳动生产,一边参加了大大小小无数次的演出,参加上杭县历年来的春晚演出,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都来报道过他们。他们除了去过龙岩、福州演出以外,足迹还远涉厦门、三明、宁德、江西、贵州等地。去年,参加江西第32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开幕式的大型演出,场面宏伟壮观,档次高大上,让所有参加的人都再次开阔眼界,体验和学习了文艺更多的知识。</p><p class="ql-block">十年的光阴一晃而过,但一群人相守在一起坚持做一件事能够不离不弃,往往生活中的亲人、朋友、同学也未必有这样密切的联系,因此,细心思考以后,农民吹叶队的这个十年,那是与吹叶感情的真爱和缘分,值得好好宣传和纪念他们。</p><p class="ql-block">这个十年,我一直在心里记录着农民吹叶队的成长和过程。而农民吹叶队也见证了我这十年来对树叶吹奏技艺不断超越自我的艰辛而又辉煌的历程。</p><p class="ql-block">值此庐丰农民吹叶队成立十周年之际,特举办这场庆祝音乐会,让大家都记住我们的使命与担当,更大的挑战和成功还在后面,我们的宏伟梦想一定会实现。祝大家幸福安康、快乐如年。</p><p class="ql-block">作者为上杭县树叶吹奏协会会长、“树叶吹奏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邱少春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p> <p class="ql-block">紫金矿业集团职工队表演节目</p> <p class="ql-block">扶洋村书记丘艳华致欢迎词</p> <p class="ql-block">上杭县第二实验小学教师队表演节目</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雷国宝 龚强花</p> <p class="ql-block">上杭县古蛟红色吹叶队表演节目</p> <p class="ql-block">邱少春接受县融媒体记者采访</p> <p class="ql-block">省级非遗五枚拳非遗传承人丘金莲、丘桂香等表演</p> <p class="ql-block">“农民吹叶队”站在第一排的中间</p> <p class="ql-block">农民吹叶队:丘成添发言</p> <p class="ql-block">山歌与树叶节目表演</p> <p class="ql-block">邓长新、雷国宝、丘才华、熊辉昌、邱少春(自左至右)</p> <p class="ql-block">步云山歌非遗传承人林光芃</p> <p class="ql-block">庐丰畲族乡党委书记钟加樟讲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