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嗡嗡响”,可能是脑鸣了!中西医有什么区别?

小妮说健康

<div>电话18210066150微信同步</div>说起脑袋“嗡嗡响”,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失眠时、休息不好时、压力大时或者生气时。还有一些人会经常感觉到脑内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比如流水声、虫子叫的声音、机器的轰鸣声、蝉叫、雷鸣声、火车声等。<br><br>有时候也会伴有耳鸣,声音忽高忽低,同时伴有头痛、头晕、心慌、失眠、情绪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这就是所谓的“脑鸣”。<br><br><br>一、什么是脑鸣?<br><br>脑鸣,主要是指延脑的耳蜗神经核至大脑皮质听觉中枢的整个通道的任何一个部位的病变所致的耳鸣,患者感觉在脑内鸣响,常伴有耳鸣、腰膝酸软、目眩等症状。长期脑鸣,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血压升高、脑神经受损、全身麻木、失眠、晕厥、易怒等症状,进一步影响健康。<br><br>二、脑鸣与某些疾病密切相关<br><br>1、器质性疾病<br><br>包括脑瘤、脑萎缩、中风、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狭窄等主要脑部疾病。<br><br>2、全身性疾病<br><br>如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甲亢、糖尿病、高血脂等。其他原因,如使用某些药物,也会引起脑鸣。<br><br>3、功能性疾病或心身疾病<br><br>如果长期紧张、焦虑、工作压力大等,也会引起。但老年人的脑鸣多由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引起,可伴有头晕、记忆力下降等表现,尤其是用脑过度、劳累时。有些老年人是紧张、压力等精神因素引起的,可伴有落枕或肩背部不适。<br><br><br>中西医有什么区别?<br><br>西医学讲,脑鸣是由于大脑内12对脑神经中的第八对脑神经(听神经)损伤所致。根据神经学所描述的,神经一旦受损很难自愈,恢复的办法就是促使神经加速分裂,产生新的神经触点。若不及时治疗,受损部位的神经会继续扩展,自我分裂的速度大大低于损伤发展的速度,所导致结果就是病情加重,其他并发症相继出现。其次会认为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采用扩充血管的药物刺激治疗,最终结果是贻误病情。<br><br><br>中医学上分析,此病症是由于脑髓空虚,或因火郁,痰湿阻滞所致。其中与肾虚脑髓空虚有关者居多。认为分为实症和虚症两类。<br><br>实症: “头为诸阳之首,位高气清”脑之清窍易为病邪所蒙,“外而六淫之邪气相侵,内而六腑经脉之邪气上逆,皆能乱其清气”。主要为:风寒外袭、风热上扰、痰湿上蒙、瘀血祖窍。<br><br>虚症:肾藏精,主骨生髓。“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脑为髓海”“髓海不足责脑转耳鸣”。说明脑部之症无不与肾相关。脑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气血、精髓为其物质基础,弱因思虑劳倦过度,损伤心脾、一直气血不运,不能上荣清窍,则出现脑鸣眩晕诸症。主要为:肾精亏虚、阴虚阳亢、心脾两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