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 一散文一 作者: 王恩豫

婉君

<p class="ql-block"> 知青岁月</p><p class="ql-block"> 一散文一</p><p class="ql-block"> 作者: 王恩豫</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我再次独自出了门,骑着山地自行车如离弦之箭般进了山。这是一次重蹈覆辙的出行,因为钢筋混凝土的房屋住久了,人萎靡不振,目光浑浊,心胸也变得狭窄起来。于是,又上演了一次胜利大逃亡的好戏。 </p><p class="ql-block"> 而此次又是重归当年的插队之地,照例先是把自行车大卸八块,打包上火车,沿着崇山峻岭中的宝成铁路,来到陕南这座养育我四十多年的古城略阳。下火车,组装好自行车,然后猎豹一样顺着一条宽敞的柏油公路,直奔当年的插队之地:陕西省略阳县郭镇公社铧厂沟陈家河坝。</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那里的山山水水已经烂熟于胸,可以说一闭上眼睛它们便会如一帧帧电影画面清晰而又充满诗意的跃入我的眼帘:碎石铺就的小路,泥和石头构成的房屋,油桐花飘香的树林,鳞次栉比稻田,奇形怪状的山岩,头缠白布帕的乡民。这便是我青春岁月时生命如桐花般飘洒的小山村,它远离县城一百多公里,隔着一座又一座青山,乃县城最偏远且又最贫瘠的小山村。 </p><p class="ql-block"> 记得四十多年前那一天,我头一次走进这个小山村时,正碰上夕阳西下,我们四个来自铁路系统的孩子,尾随着一头瘦骨嶙峋的灰黑色毛驴,由一位村民引导一路翻山越岭之后,眼前终于出现了我心潮澎湃的落户之地。一座茅草小屋,如同一位风烛残年的老翁,孤单影只地蹲守在小路旁。但它身后的景色却令人心旷神怡,黄灿灿的油菜花铺展在那一片坡地上,在夕阳的映衬下好似一张巨大的五线谱,等待着一只神手去填写,那一刻我豪情肆溢,觉得这只神手非我莫属。青春年华,浪漫岁月,即将用知青灿烂的桐花去铺洒,因而,这一天将注定载入我人生的史册:1975年4月30日。 </p><p class="ql-block"> 而今,数十年过去了,今天重返当年的插队之地,天空依然是那么湛蓝如洗,阳光依然是那么鲜亮明媚和耀眼,令人的心随时随地都会毫无预兆的灿烂起来,瞬间又回到了那繁华而又孤寂的岁月里。想昔日,我在这个乡村里一贫如洗,每天清早起来啃着玉米面烙成的干馍,深一脚浅一脚下地干活。繁重的劳动,粗糙的食品,褴褛的衣衫,好在我那时虽说只有十六岁,但如花的生命从来不缺乏挥洒的力量,一天又一天的劳动由陌生到熟悉,再由熟悉到陌生。</p><p class="ql-block"> 总之,发生在这个名为陈家河坝小山村里的故事,虽然已经尘烟般散去,当年却令我脱胎换骨成了一位彻头彻尾的农民,而且使我幻化成一名自然之子,如一只小小的蝴蝶,劳动之余迷醉在乡村的青山绿水之中。那时候,推开知青点的门窗,眼前所见便是一片绵延不尽的群山,一年四季山风不断,春风似雨,秋风似雾,夏风如水,冬风如针,每一阵风都曼妙如歌。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携着一身疲惫昏沉入睡,屋外除了一阵又一阵的鸟鸣外,就是那条小溪流过顽石的潺潺声。久居城市的高楼大厦,我曾有一段时间以为,这一段乡村的生活会永远逝去,从此和我分道扬镳各奔东西,今天它们再一次沉渣泛起,再一次令我心旗摇动,仿佛一位身着长裙的高贵艳妇款款走来…… </p><p class="ql-block"> 五年啊,人生长河中一段转瞬即逝的青春岁月,想不到如影随形地跟着我,细细数来,五年里我发生在这个乡村里的事情历历在目:N次夏日里的麦收,N次秋天时的丰收喜悦,N次雪地上建大寨田,N次黄昏中去其它知青点找人共唱知青之歌,一次爱情的春风化雨,N次去农民家地里偷菜,逢年过节的时候,被热情的乡民们N次请到家里吃农家饭。</p><p class="ql-block"> 其中一次偷肉的经历,至今令人羞于启齿,那天,去一位农民家里背生产队储存的玉米棒子,在那昏暗的屋子中,我看见一条腊肉悬挂在那屋檐下,因为长时间的烟熏火燎,它布满了乌黑的烟丝。我经不住它的诱惑,顺手牵羊把它囊入到衣衫中,神情若定,背着一背篓玉米棒子离开了。当天晚上,我们几个知青手忙脚乱地把腊肉煮熟后,美美地大块朵颐了一次。 </p><p class="ql-block"> 总之,在这个小山村单调而乏味的日子里,既有过N次快乐,也有过N次的忧伤和绝望。因此,至今仍然记着那个风雪之夜,公社来了四个招工名额,全公社八十多位知青获悉这个消息后几乎群巢而出,下午收工后,一个个踏满地积雪,翻山越岭赶到公社,满心欢喜想去填写那张招工表格,可现实却给了我们这些日思夜盼的知青们一个惊天霹雳的痛击,屈指可数的四个招工名额,全部被另外一个知青点那四个县委子弟们所囊括。</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现实头一次同我们开了一个无情的玩笑,愤怒中有人高喊:郭镇,我下辈子撒尿都不朝着你!大家群起响应,当即解开裤子背向郭镇的方向,哗哗地,把一泡尿洒在了路旁的灌木丛里。那天,我也尿了一泡,尽管腹内毫无尿意,但我仍然和那几个知青站成一排,强挤硬赶地冲出一泡尿来。 </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已步入花甲之年,每天同千千万万个退休人员一样,置身在日常生活中,对大喜大悲的生活已经毫无感知的时候,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波澜不惊的了,陈家河坝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施了魔法一般,反而变得越来越有魅力越来越令人难忘了。也许这便是生活,爱恨交加,割舍难离,百般眷恋。 </p><p class="ql-block"> 是的,百般眷恋,百般追忆,那一次次劳累之后的大汗淋漓,那一首首浸满了泪水的知青之歌,那一次次赶集时的囊中羞涩,那一次次步行十多公里路去公社看罢电影后的月夜回返,那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之恋。忧伤与快乐,绝望与成功,峥嵘岁月里该发生的事情,都在这个小山村里一一地发生了,生活中的万般滋味都让我一点点地品尝到了。 </p><p class="ql-block"> 当然,最令人刻骨铭心的,是那一次情感的落叶缤纷,仍然记得那部名为《春苗》的电影,在我情感极度饥渴的时候,它携着春天的丝丝春雨,游鱼一样出现了,如歌如泣,淋漓尽致。因此,始终牢记着那一天,秋雨骤降后的小溪变成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这天下午,公社传来放咉电影《春苗》的消息,我们四位知青收工后匆匆忙忙地吃完饭,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公社,之后,拥挤在那海浪般涌动的人群中,兴兴奋奋地看完了这部电影。回返时己是夜半时分,小路蜿蜒,周围漆黑如墨,远处层层叠叠的树林里不时传来一阵阵动物的叫声,有的撕人心肺,有的如斑鸠归唱,有的悦耳动听。但这些声音同我心中那个声音不能同日而语,这个声音便是《春苗》中那首朝霞般灿烂的插曲: </p><p class="ql-block"> 翠竹青青哟,披霞光, </p><p class="ql-block"> 青苗出土哟,迎朝阳…… </p><p class="ql-block"> 我轻轻地吟唱着它,恍然间觉得自己就是那一株青苗,正在静候着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失望与忧伤,全部子虚乌有化作了一缕尘烟。那以后,我每次去公社赶集,或回家过年,独自一个人行走在那条绿树遮掩的小路上时,耳畔总会响起这首歌,沮丧,忧伤,快乐,爱情,友情,麦收,春播,秋种,冬藏等,它们好似五线谱上一个个跳动的蝌蚪,跟随着这首歌伴我度过了那之后数年艰难的时光。 </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重归陈家河坝,耳边再次响起了这首歌,这一刻我潸然泪下。可很快我就满眼枯涩了,因为我发现小路虽然依旧盘旋蜿蜒,周围的树木虽然依旧青翠葱绿,路旁的小溪虽然流水淙淙,但是少了狗吠,少了牛吽,而那一只只四处觅食的鸡鸭们更是渺无踪影了,反而是汽车往来穿梭,机声隆隆,昔日的静谧已经被冲天的喧嚣声劈头盖脸地淹没。看来,我百般留恋的小山村,己经同当下很多城市一样,早已被一只只无形的巨手施了魔法,令田园遁去,唯有欲望在悄无声息的蔓延着…… </p><p class="ql-block"> 但我仍然怀念并感谢这个名为陈家河坝的小山村,因为这个山村令我体验到了它的宁静与平和:长年葱茏的一座座山峰,湛蓝的云天,翻滚着金色波涛的稻田,灌木丛遮掩的条条小路,还有那些头缠白布帕的乡民,满头白发的贫协主席,威严的老村长,热情的返乡青年,活力无限的转业军人,满脸红晕的新媳妇,以及那一说话便显出一抹羞涩笑意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往事如烟啊,这便是我青春年时的一段人生,它同天底下所有人的人一样,苦乐并存,绝望与失望相依相偎,如此这般,转眼间,一段烟花般灿烂的青春岁月一去不复返了。 </p><p class="ql-block"> 眼下,该调转自行车回返了,起初,我想用手机拍几张照片,然后发到朋友圈里,可我旋即又想圈里的人肯定不认识这个名为陈家河坝的小山村,因为它同中国千千万万个普通的山村一样,青山绿水,明媚的阳光,蔚蓝的天。所以,我打消了拍照的念头,但我知道来日的某一天,我还会心血来潮骑着山地自行车,从宝鸡千里迢迢地来同它握手言欢,以此令自己的花甲之年重新有一段长长的青春时光…… </p><p class="ql-block"> 一完一</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