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学路漫漫,“研”涂皆风景。每一次的学习,都是对自己的嘉奖。2024年11月21日,我踏上了常州学习之旅,参加了第36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在这充满诗意的季节,让我有幸赴一场心灵之约,迎一场教学盛宴。</p> <p class="ql-block">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王崧舟老师带来的最中国:词的境界《西江月》二首,让我感受到了教的境界。我就来自于江西上饶,离黄沙岭十分近,那儿的黄沙岭小学把辛弃疾的这首词刻在一块大石头上,成为了学校的骄傲和文化引领。王老师也将诗词与地域文化相结合,以写一份旅行意向书驱动课堂,紧贴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又有效检验了课堂习得。分析辛弃疾与张孝祥档案表的相同之处,豪迈与爱国亲民,这不正是词风与词情?我最喜欢的是词的具体教学,词人如何说丰年?茅店忽见的背后,丰年、喜悦是谁的?开启了一段富有画面与意境的诗词之旅。</p> <p class="ql-block"> 孙双金老师的《月光曲》教学在“这是一首什么曲子?”“名曲,灵曲,佳曲,即曲......”中升华主题,进一步感受文本的至真、至善、至美,也让我思考高年级学生的深度学习课堂该怎么教。</p> <p class="ql-block"> 鞠湉一老师巧设“绘画比赛颁发典礼”和“小小故事会”情景,突破重难点,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讲讲《玲玲的画》这个故事,甜美的声音,亲切的教态,让人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 赵志祥老师的课,不仅学生在学,老师也在学;不仅逗学生,也逗老师。诗词知识又涨了,古诗里没有轻声字,押《平水韵》,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平起的纪律: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起的纪律: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决定读音。</p> <p class="ql-block"> 文字是有能力温暖这个世界的。魏星老师的《慈母情深》挖掘反复写法,围绕反复创造抒情意味来讲。他提出,钻研教材、钻研文本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要在结构化、单元整体化下提取主题,习得情感和表达技巧,种下人文与语文的种子。我喜欢最后的转换角色环节,创设《朗读者》情境,假如你是董卿,你想向梁晓声问什么问题?假如你是梁晓声,你会怎么回答?让学生作为一个发问者、当事人体会文章感情。</p> <p class="ql-block"> 朱煜老师的《牛和鹅》在教授批注时,朱老师是针对动词、心理活动、故事中心由教到扶再到放的。他还提出不要花太多力气去讲批注的角度,而要关注把批注转化为能力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薛法根老师的《伯牙鼓琴》和我之前听到过的版本都不一样,读一读古文,写一写故事,聊一聊艺术。聚焦如何听懂高雅之音,激活经验:我是怎样欣赏的(根据旋律、节奏展开想象)。比较发现:他是怎样欣赏的(抓志、善、若)。生活迁移:我会怎么样欣赏。</p><p class="ql-block"> 薛老师提出课堂上学生要很忙,老师要很闲,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要看见学生,做什么,做得怎么样,哪些学生有变化。不要创设虚假的情境,要创设课文、单元、课堂的情境。设计单元主题时可以想一个与生活、课文学习相关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许嫣娜老师的《两件宝》,在情境中识字,提出了随文识字的情境与情趣,零散的字只有在课堂上不断出现才能强化。教师要关注师生之间的关系,低段教师可以在游戏中调动气氛。</p> <p class="ql-block"> 何捷老师带来的《夏日绝句》,我也看到了不一样的古诗教学,三条路——情感、写法、作者,用讲故事的方法给出用典写法,一如既往的幽默,迅捷的反应力和超强表现力。</p> <p class="ql-block"> 胡兰老师上的是《少年中国说》,关注学生的思维和语言逻辑。课堂上不断引导学生探讨: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关系是什么?梁启超为什么用这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透过每种事物看到了怎样的少年中国,把事物连起来看到了怎样的少年中国?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读鲁迅多追问为什么。小说里的“我”是假我,散文中的“我”是真我。唯鲁迅的文字不可改一字,修一字。思而不解则读,读而不解则思。</p><p class="ql-block"> 鱼利明老师上的是《少年闰土》,不同学段该怎样去讲鲁迅?鱼老师提到《故乡》的背景,“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为特定环境下的突围。关于时代差异,本课度到何处,鱼老师说是留住美好,重拾美好。</p> <p class="ql-block"> 曹海永老师的《王戎不取道旁李》,一熟读,二理解,三想象,四比较。小古文怎么学?他提出小为以小见大,古就是古为今用,文则是文意兼得。</p> <p class="ql-block"> 在这次学习旅程中,我看见了高度,看见了深度,也感受到震撼与惊喜。这段学习之旅就像是扯开了一个学习的口子,值得让我不断反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龚 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审核:韩幸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