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那些事

瑜伽老师章春琴

<p class="ql-block">  由蝉吟王老师发起的自主健康读书会,昨日读到今年的读本《了凡四训》中的“对不起,我错了,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这个主题,激起了我为“读书”这个事写点东西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  说起读书,想想其实我从小应该就是个喜欢读学习之外的书(说得好听点就叫课外书吧)的人。没读过幼儿园,所以没可回忆的;读小学时,记忆中有《儿童文学》和《少年文艺》这样的少儿类读本。</p><p class="ql-block"> 在父母借钱给我们姐弟四个报名上学的年代,是不可能有多余的钱给我去买课外书的,但春节时外婆会给我一到两块钱的压岁钱,我就拿着这个钱跑到我们那个镇上唯一的一家书店(供销社旗下的国营店)买书,可是春节都要放假吃喝去了,书店里老书基本卖完,新书还没上架,很难买到我心仪的书,印象最深,有一年在半空的柜台里挑来挑去,最后买回一本《周恩来旅法记》讲述周恩来总理在法国留学期间的一些故事。</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就学会了在平日里帮父母去摆摊卖菜时留点小钱,攒在一起去买《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之类的书。</p><p class="ql-block"> 对不起,我错了,我勤劳的父母外公外婆!</p> <p class="ql-block">  读初中时,学会看小说了,梁羽生金庸的武侠小说,琼瑶的爱情小说都很风靡。我在借读别人的书看时,觉得过不了瘾,跟同桌聊天居然生起了手抄这些小说的想法,然后真的在外公的废品回收站找到一些可以用的纸张,找同学当老师的爸爸装订成册准备抄书。隔壁邻居家的哥哥,我平时是不屑于也不敢跟他讲话,无意间知道他有《七剑下天山》完整套后,我就厚着脸皮找他套近乎,把他的书借过来了。最后抄没抄完,我已经不记得了,应该是没那么多时间去抄完它,要上学,要洗衣做饭,还要出去帮父母摘菜卖菜,又要着急还书,睡懒觉的时间都用上了也不够的。</p><p class="ql-block"> 想想我后来为什么对那么遥远而陌生的新疆和天山有种特别的向往,那本《七剑下天山》应该功劳很大。</p><p class="ql-block"> 对不起,我错了,邻居哥哥!</p> <p class="ql-block">  到了读高中的时候,学到了四大名著,我们的语文老师有一套《红楼梦》,可他给人的感觉是死板而严肃的,问他借书不知道怎么开口。我们的历史老师是一个风趣又认真的老头,他也有很多历史典籍,但他提出要求,我们谁能认真学习,考到好成绩,他就借书给我们看。那个时候觉得历史书上需要背诵记下来的东西那么多,真是难呀,但为了拿到课外书看,还是尽量努力吧。</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确实把《红楼梦》完整的看了一遍,还拿了个本子把书上我自认为的好句和诗词记录下来。但书从哪个老师那用什么办法拿到的,已经没有印象了。但工作之后,我买的第一本书就是《红楼梦》全集。</p><p class="ql-block"> 对不起,我错了,尊敬的老师们!</p> <p class="ql-block">  工作后,我逛的最多的不是衣服店,而是书店,也可能是因为在纸媒工作的原因,市区大大小小的书店基本都被我逛过了。开始我买过很多的《小说月报》《收获》《人民文学》这样的期刊,后来又会买些简装版的中外名著,但买的更多的是近现代作家特别是女作家的小说,散文集等。</p> <p class="ql-block">  我从开始看书时用眼睛看,用手抄书(别人练硬笔字是跟着字帖练,我却是用抄书来练字),到最近的十多年变成了用眼睛看,用嘴读书(发出声音的读)。也曾试过把读给自己听变成读给大家听,但没有持之以恒的去坚持。</p> <p class="ql-block">  我看书有个最大的缺点是不像别的读书人那样,读过之后能够完整的记住那么多美好的诗词名言名句,需要用时随手拈来,我总是眼前读完后背就忘,不要说完整,就连个大概都记不住。</p><p class="ql-block"> 对不起,我错了,所有我买过借过看过的书!</p> <p class="ql-block">  钱锺书先生说:“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p><p class="ql-block"> 还好,我一直喜欢读书,虽然读的不是很好,但我始终相信那句“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会刻在你的骨子里”。经常在染缸里过,总会染点颜色在身上。</p><p class="ql-block"> 更听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你无法到达的地方,文字载你过去;你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你相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比如我现在坚持的美好,都是因为20年前我在逛书店时无意看到的一本关于瑜伽的小册子,让我打开的另一扇窗,帮我呈现的一片愉悦天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