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徽州(一)

布拉格

<p class="ql-block">徽州‌,古称歙州,又名新安,是宋朝至元朝期间的行政区划名。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徽州正式设立,下辖歙县、休宁、黟县、绩溪、婺源、祁门六县,州治设在歙县。‌</p><p class="ql-block">徽州地区是历史上中国经济文化重地,安徽省名中的“徽”字就是由徽州而来。</p><p class="ql-block">古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以徽商、徽剧、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筑、徽派盆景等文化流派构成的徽学,更是博大精深。它与敦煌学、藏学有同样影响。</p><p class="ql-block">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上世纪80年代以后更趋火热,逐渐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地方学一一“徽学”,被誉为是与敦煌学和藏学并列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p> <p class="ql-block">九华山名称源于李白的诗句“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属黄山山脉支脉,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藏王菩萨的道场。是以佛教文化和自然与人文胜景为特色的山岳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九华山古刹林立,现存寺庙99座,其中全国重点寺庙9座,省重点寺庙30座,历代保存下来的佛像1万余尊,九华山因此获得了“莲花佛国”的美誉。晋唐以来,陶渊明、李白、苏东坡、王安石等文坛大儒游历于此,并留有数首传世诗篇。九华山现存文物2000多件,历代名人雅士的诗词歌赋500多篇,书院、书堂遗址20多处,其中唐代贝叶经、明代大藏经、血经,明万历皇帝圣旨和清康熙、乾隆墨迹等堪称稀世珍宝。景区由九十九座山峰及众多的溪流、瀑布、幽洞、奇松、怪石构成,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有1460多种植物和216种珍稀野生动物。基于生态的多样性和完整性,九华山季节分明,四时之景不同。</p><p class="ql-block">九华山作为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有机融合的典范,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2006年1月被列为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2012年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 九华山(11月11日)</p> <p class="ql-block">【九华山大愿文化园】分为地藏菩萨铜像、内外明堂广场、佛教文化展示中心、佛学院、普济院、小西天景区等部分。地藏王菩萨圣像高99米;佛光池直径99米;地藏宫进深99米;九子袈裟直径99米,且内置9块石头,寓意九华山99座山峰。</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 塔川村(11月11日)</p> <p class="ql-block">塔川是位于黄山市黟县宏村附近的一个徽派建筑古村落。塔川秋色与四川九寨沟、新疆喀那斯和北京香山并列为中国最美的四大秋色。村口及周围地带众多乌桕树,古树参天,每到秋季,满山树叶色彩斑斓,粉墙黛瓦掩映其中,映衬着刚刚收获过的金色的稻田,<span style="font-size:18px;">仿若一幅绝美的风景油画,</span> 美不胜收。这里已成为众多画家、摄影爱好者的必游之地。</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 宏村(11月12日)</p> <p class="ql-block">宏村位于黄山的西南麓、黟县县城西南11公里处,原是古代黟县赴京通商的必经之处。宏村是徽州传统地域文化、建筑技术、景观设计的杰出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徽州传统建筑文化的真实见证。宏村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里也是国际知名大导演李安执导的获奥斯卡奖电影《卧虎藏龙》的外景拍摄地。</p><p class="ql-block">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约公元1131-1162年),距今约有900年的历史。宏村最早称为“弘村”,据《汪氏族谱》记载,当时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更名为宏村。宏村是以汪氏家族为主聚居的村落。汪氏是中原望族,自汉末南迁,其后裔遍布江南各地。宏村汪氏祖籍金陵,约在南宋时迁居到徽州,是为宏村始祖。</p><p class="ql-block">宏村的选址、布局:宏村的建筑景观都和水有着直接的关系,是一座经过严谨规划的古村落。村内外人工水系的规划设计相当精致巧妙,专家评价宏村是“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是世界上少有的古代有详细规划之村落”,被中外建筑专家称为“中国传统的一颗明珠”、“研究中国古代水利史的活教材”。</p> <p class="ql-block">宏村夜景</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 婺源篁岭(11月12日)</p> <p class="ql-block">位于江西婺源的篁岭村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古村落,徽派民居错落有致,梯田层层叠叠,<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其美丽的山村晒秋景色而闻名,令游客流连忘返。</span></p><p class="ql-block">由于篁岭地无三尺平,村庄平地少,屋顶架晒成了晾晒农作物的主要场地。篁岭人家为顺应自然地形,家家户户在顶层全层拓开搭起晒架。同时,晒架与屋顶的高低对比,加上篁岭全村房屋错落排布在落差近百米的山坡上,使篁岭晾晒更具层次感。篁岭将这种晾晒农作物的场景叫作“晒秋”。 篁岭晒秋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p><p class="ql-block">晒秋的“秋”是指丰收的果实,所以晒秋并非秋季“专属”,一年四季都有应季的农作物可晒。2014年国庆节前夕,篁岭人用粮食晒出了一幅国旗为祖国庆生,各大媒体争相刊载。如今,篁岭晒秋不仅是一道景观,更是成为了“最美中国符号”。</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 黄山(11月13日)</p> <p class="ql-block">“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p><p class="ql-block">大美黄山</p> <p class="ql-block">迎客松</p> <p class="ql-block">西海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国画大师刘海粟曾十上黄山并题“黄山是吾师”</p> <p class="ql-block">电视剧《红楼梦》片头 飞来石</p> <p class="ql-block">远观飞来石及黄山日落</p> <p class="ql-block">黄山山顶的月亮</p> <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