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武崇德—姜周存公益讲堂走进孔子研究院

高振亮

<p class="ql-block">尚武崇德--姜周存公益课堂</p><p class="ql-block">孔子研究院站</p><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14日,受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邀请,姜周存教授一行来到孔子研究院,与牛雷主任,魏衍华(孔子研究院科研管理部部长、研究员、首批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房伟(孔子研究院副研究员,孔子研究院礼乐文明中心副秘书长)等领导和专家一起,围绕儒家思想古为今用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化应用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论证。大家切实感受到现如今的人们对孔子的认知多数停留在孔子文圣人的一面,而真实地孔子不单单是大多数人认知的至圣先师,更是善于“射”“御”,能“力扛撬关、足蹑郊兔”的武士,可以说孔子是文武兼备的圣人,而且孔子在教育上也强调文武并重,不论春秋战国还是当今社会,尚武崇德的儒武精神都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祖国的繁荣地瑰宝。</p><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23日,再次受孔子学院总部研学基地邀请,姜周存教授带领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马艳和山东鸳鸯门体育文化公司总经理高振亮,来到孔子研究院,为来自全国各的的70多位国学、养生爱好者及孔子研究院、孔子学院总部研学基地的部分领导和工作人员,上了一堂别具生面的“五常.形神”养生功的公益课。</p><p class="ql-block">姜周存教授以五行学说为核心、以“形意五行拳”为表现形式充分论述了“五常.形神”养生功的文化内涵和逻辑关系,并结合尚武崇德的儒武理念进行了全面论述和讲解,获得了在场专家和人员的高度认同和赞扬。</p><p class="ql-block">与会期间,姜周存教授穿插了马艳副教授和高振亮演示的“五常.形神”养生功的混元桩、三体式、五行拳等练习方法,并与现场人员一起互动,让大家领略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常”、“五行”“形意五行拳”的魅力和功用,更获得了大家的高度认同。姜周存教授教导大家要学习和运用好武术、中医、儒家思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使之与我们的生活发生紧密联系和正确运用,以达到内修身心、外强体魄的功用。</p><p class="ql-block">在尚武崇德这一道德层面,他讲到:尚武崇德是春秋战国时期文人士大夫的一种时尚,也是古代文人实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重要内容之一。西汉刘向在《说苑·指武》中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精辟阐述了“武无文则惘,文无武则怠”这一治国治军的深刻道理。古人对国家栋梁之材往往持有“揆文奋武”“文韬武略”“文武双全”之说。武德的实质亦是社会公正原则,即正义、公平、公道,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观念之一。武德同样是通过社会舆论的作用,大众的压力,良心的不安,使人们“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恶者而攻之”,来调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尚武崇德”是一种社会美德,是中华民族美德的一部分体现,我们只有做到了“文武兼备”、“尚武崇德”才是真正践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部分精髓。</p><p class="ql-block">鉴于现场女性有50多人,姜周存教授特别讲到:当今社会,人们生活、工作压力日益增大,既要教养孩子、照顾老人,还要工作,很多女性或多或少存在抑郁、烦躁、焦虑、脱发、头疼、体虚、气血不畅、情志不畅等不良状况,姜周存教授特别嘱托女性朋友,一定要抽时间坚持运动和休息的双向调整,通过张正确的运动方法,达到外强筋骨、内敛心神的效果,使自己身体强健起来以应对繁杂的生活、工作和外务。只有自己身体健康了,内心强大了,才能真正有能力照顾好家人,做好自己的工作,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自己成长为一个“巾帼女君子”,也真正的践行“巾帼女君子”这一殊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后,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向姜周存教授发出聘任,聘任姜周存教授为: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名家工作室特聘专家,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儒武康养事业部特聘主任。 </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24日 </p><p class="ql-block"> 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