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诗人武燕儿点评:@前世研墨僧 吕老这组诗歌颇具艺术魅力与深刻内涵,值得高度评价。《北方的胡萝卜》将胡萝卜比作农家后生、铁钉,形象地展现其扎根土地、质朴坚韧的特质,“把泥土涂在自己身上”等表述生动且富有乡土气息,深刻传达出胡萝卜与土地、农家紧密相连的关系,以及其在农家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尽显北方乡村的生活风貌与情感依托。《山村的红辣椒》把红辣椒描绘成燃烧的火焰、独特的民俗象征,如“像灯笼,像剪纸,像山村女子的红兜肚”,视觉形象鲜明,将红辣椒在山村中坚守、代表生存希望与北方汉子性格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对北方山村文化与精神的深入挖掘与诗意呈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北方的胡萝卜》赏析</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汾阳作家吕世豪老师作的《北方的胡萝卜》,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田园诗歌。这首诗以北方大菜田里的胡萝卜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胡萝卜的坚韧生命力以及它们与黄土地之间的深厚联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诗中,胡萝卜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特质,它们“长得粗粗壮壮,极像农家走出的后生小子”,这种形象的比喻不仅生动地描绘了胡萝卜的外观,更赋予了它们农家子弟的朴实与勤劳。同时,“像一根根铁钉深深地扎根在黄土地里”,这种深入骨髓的扎根精神,象征着农家子弟对土地的深情厚谊和不离不弃的坚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吕老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胡萝卜比作“软黄金”,强调了它们在农家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价值。同时,通过“楞头青们把泥土涂在自己身上,像一群兵马俑心甘情愿去做农家子弟”等句子,展现了胡萝卜与农家子弟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他们共同面对生活的坚韧与乐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外,诗中还蕴含了对农家生活的深刻反思和感慨。胡萝卜作为农家的救命粮食,不仅承载了农人的喜怒哀乐,更见证了他们的苦命与坚韧。这些“死心眼的钉子”将庄稼钉在泥土上,也将丰收的年景和农人的希望钉在了这块黄土地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富有张力,意象生动而深刻,既展现了北方乡村的独特风貌,又表达了对农家生活的深情厚谊和对土地的敬畏之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吕老以诗歌的形式,将胡萝卜这一普通农作物赋予了深刻的内涵和象征意义,让读者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山村的红辣椒》赏析</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汾阳作家吕世豪老师的笔下,红辣椒不仅仅是山村土窑洞前的一抹亮色,更是北方坚韧精神的象征。这首诗以红辣椒为核心意象,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山村生活的独特韵味和深厚情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开篇,吕老便以“火红火红的辣椒”吸引读者的目光,那耀眼的色彩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照亮了山村的一角。这串辣椒不仅色彩鲜艳,更以其不屈不挠的精神,不分昼夜地燃烧着,成为山村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吕老巧妙地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红辣椒比作“灯笼”、“剪纸”和“山村女子的红兜肚”,这些生动的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更让读者在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红辣椒的色彩和姿态,仿佛承载着山村的历史与文化,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民俗象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吕老笔下,红辣椒不仅是山村生活的点缀,更是北方汉子精神的写照。它倔强而火辣,如同北方的汉子一般,不畏严寒,不惧风雪,一年四季岿然不动。这串红辣椒就像一尊塑像,一堵土墙,守护着山村的黄土地,默默地挥舞着一面小小的旗帜,飘拂在山村最显眼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吕世豪,山西大学1964届中文系毕业,原中共汾阳市委副书记。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委委员。著名诗人。从事业余文学创作60年,写诗一万余首,出版各类文学著作43部,其中包括《吕世豪文集》5卷,《吕世豪诗歌全集》8卷,诗集17卷。有中英文对照版诗集发行海外,有多首诗作连续数年入编《中国诗歌年选》,并有诗作连续两届获全国新田园诗歌大赛一等奖。由本人担纲编剧或策划的四部电视剧在央视播出,8集电视连续剧《豆花》,获全国第12届“飞天奖”中型剧本奖。山西省宣传思想工作标兵;1997年被中共吕梁地委、吕梁行署授予吕梁人民作家荣誉称号;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记一等功一次。词条入编《中国作家大辞典》、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辞典》、《诗刊》“当代诗人群像”栏目。</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