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家风传承:岁月的沉淀,精神的接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建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风,如同一坛陈年老酒,越品越醇;家风,犹如一本厚重的史书,越读越有味。它是家族世代相传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更是我们每个人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指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风,首先是一种信仰的传承。在我的家族中,诚信、勤奋、善良被奉为圭臬,代代相传。爷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诚信的价值观,无论是经商还是做人,都坚持诚实守信,赢得了乡亲们的尊敬和信赖。这种诚信的家风,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懂得了做人的底线和原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风,也是一种习惯的培养。父母是勤劳的典范,他们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用双手创造了幸福的生活。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从小就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每当夜幕降临,村里的孩子们都在玩耍时,我却独自坐在书桌前,埋头苦读。这种勤奋的家风,让我学会了珍惜时间,懂得了付出与收获成正比的道理。正是这份勤奋,让我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让我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风,更是一种情感的纽带。在我的家庭中,孝顺被视为最重要的品德。父母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孝敬长辈,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需求。每当逢年过节,无论多忙,我们都会回家团聚,陪伴在长辈身边,共享天伦之乐。这种孝顺的家风,让我更加懂得感恩和回报,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每一刻。它像一根无形的线,将我们紧紧相连,让家族的情感更加深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风传承,不仅是对家族文化的延续,更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家风传承面临着新的挑战。然而,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守家族的传统美德,将家风传承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就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高尚品格和良好素养的人才。这些人才将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时,家风传承也需要与时俱进。在传承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创新和发展,让家风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和潮流。例如,我们可以将家族的传统美德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相结合,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家风文化。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还可以让家风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总之,家风传承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它是岁月的沉淀,是精神的接力。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将家风传承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让这份沉淀下来的智慧结晶继续发光发热,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这份精神的接力棒代代相传,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孝德文化、从我做起</p><p class="ql-block"> 王建钢</p><p class="ql-block"> 舜帝故里,恐龙之乡,文化源远流长,和谐文明美誉之声而赞扬。诸城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自古以来人文荟萃、英才辈出。“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这里崇尚教育,钟爱学业,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被誉为“文献之邦”。</p><p class="ql-block"> 上古明君“三皇五帝之一”、“二十四孝”之首虞舜,孔子女婿、春秋七十二贤之一公冶长,宋代金石家赵明城,《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泽端,一代帝师窦光鼐,清代父子名相刘统勋、刘墉,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王尽美,文学巨匠王统照、臧克家、王愿坚、陶钝,电影表演艺术家李仁堂等一大批文化名人和现代中央省委政府官员、中央科学院院士,部队将军都诞生于这里。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其声其绩构建出诸城历史文化的高楼大厦,全国有名。我们更应该不忘初心,再接再厉,弘扬传承诸城的传统美德。</p><p class="ql-block"> 常言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是做人的基础,道德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稳定和谐社会与发展的精神动力。</p><p class="ql-block"> 孝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上古明君虞舜到宋朝的黄庭坚,从汉文帝刘恒的孝治天下到今天的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以德治国,以法安邦。孝在文明的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轨迹,他的起源、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凝聚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孝德文化。</p><p class="ql-block"> 人,生在这个世界上,长在这个世界上,都源于父母。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每一条生命,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结婚嫁娶再生儿育女,无时无刻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不仅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成人,还教会了我们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是父母的爱,言传身教,让我们学会了坚强、宽容、自制。父母为了改善儿女的生活环境,含辛茹苦日夜打工挣钱,供用我们上学读书,长大后好出人头地,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岁月不饶人,时间不可能倒流,陪伴我们茁壮成长的是父母的日渐衰老,头发白了,背驼了,皱纹爬上脸颊,一天不能自理起一天,儿女成人后相继离开家门,自己成家立业,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当我们成家立业,结婚生子后,特别是在抚养自己的儿女过程中,最能体会到自己父母的艰辛、不容易。我们为什么不能理解父母的心情,因为我们和父母缺少交流沟通,每一个人都一样只有心情好了,一切都好了,家和万事兴,所以我们要用将心比心和父母架起一座沟通桥梁,和父母多拉拉家常,多说说心里话,有空常回家看看,善解人意,陪伴父母。</p><p class="ql-block"> 父母无私奉献付出的伟大,不求回报的爱,乌鸦尚知反哺,然而,我们发自内心的问问自己,父母生养我们,日夜打工挣钱,省吃俭用供用我们上学读书,买楼结婚等等一些,我们回报父母的爱又有多少?当我们明白好像是已晚了,父母子女无论谁对谁错,我们都要相互理解包容,因为你们都是一个家,家是温暖的港湾,不能散了家。父母是你们的顶梁柱,是你们的靠山。我也希望你们一回家,有暖阳阳的灯光在等待你们,一回到家有爸喊,有妈叫。我们有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父母的命,我希望你们孝敬父母、善待公婆。珍惜彼此互相了解,珍惜且拥有!</p><p class="ql-block"> 养娘心安稳,敬爹是本分,一个道理传古今,要做孝德人。孝道是做人的首要品德。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希望我们也要如此,每天反思一下自己的所做所为,跟父母如何相处,勉励自己,改正自己的一言一行,提高自己的孝德修养,使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断提高,把爱心和善良的种子撒向人间。让我和大家一起重塑孝德文化的灵魂,把孝道文化的光芒传扬下去,让爱充满人间,熠熠生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