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蒹葭苍苍,白露为霜,</p><p class="ql-block">所谓伊人,在水一方。</p><p class="ql-block">溯洄从之,道阻且长,</p><p class="ql-block">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p><p class="ql-block"> ——《诗经秦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在漓江边行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0年的夏季,我冒着三十多度的高温,千里走单骑,从珠海来到桂林,其间爬山涉水日夜兼程,骑了四天,行程七百六十多公里。</p><p class="ql-block"> 当我穿行在阳朔城外,雄奇险峻、峰峦幽谷的十里画廊时,被四周苍翠欲滴的山水所感动。遥望透明的阳光,照耀在绿树映衬下的亭榭式牌楼上面,那一刻悸动的心情,仿佛让我觉得自己行走在天宫之中。从此疲惫的灵魂找到了一个可以安放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阳朔是一个去过就无法忘怀的地方,好像梦中情人。</p><p class="ql-block"> 今年五一小长假,我又来到了阳朔。说不清是怀念那些流年似水的过往,还是怀念那一瞬间的美好,还是怀念那一份长途爬涉的辛劳…… </p> <p class="ql-block">阳朔漓江码头 ---- 让灵魂跟上身体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昏昏碌碌、灵肉分离地为生活而奔波着,生计的压力、就业的压力,让人感到整天都活在剃刀边缘。当你觉得生活压得你踹不过气来,又无路可逃的时候,请跟我来。我们去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阳朔漓江码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穿过人声鼎沸的西街闹市,一直向古巷的尽头走去,豁然开朗,一条非常幽静的大河,横亘在眼前,这就是城外蜿蜒的漓江。上古时代南国舜帝,就是沿着这条江,从遥远的洞庭湖畔,来到这片碧秀青山、重峦起伏的水墨山水之中,从此再也没有回去。二千多年前,秦始皇的50万虎狼之师,也是通过这条水道,不远万里来到南越地区,统一了中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沿着河堤一直向右,可以看到一座巍峨庄严的城楼,穿过城门洞,沿着巨石修建的石梯向下走,崖壁上有硕大的“阳朔”两个摩崖石刻,这就是著名的阳朔漓江码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码头是游子的起点,也是生命中的驿站。有痴情人的守望,也有风雨之中不变的等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顺着江边的石道随意行走,来到一个苍劲古朴的大树下,择石而息,点燃一根烟,任烟随风飘过脸,散于天,坐在江边不禁发呆,感受远岸农舍,炊烟悠扬飘荡之际的庄穆淡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漓江在此经久不息地奔流着,好像在向人们诉说着那些如烟的往事,阐释着这里亘古的美丽。这里的一切辽阔迤逦,江水清冽,点点浆声舟影,如今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在这样一个可以让人平静,逃避远离尘世,忘却烦恼的地方,一派宁静安祥的山水风光里,不由得想起一些过去的,被时间沙砾掩埋的往事,于是在心里最柔软的那个角落又留下一道划痕。当回忆的风吹开记忆的尘土,才发现心底深处里的那些人、那些事,走着走着就散了,回忆也都淡了,伤感而又酸楚。人生之所以有梦,是因为有牵挂,而今竟不知该将这份牵挂置于何处安放。一刹那,我觉得心里荒凉,可终究分不清是荒还是凉。此情此景面对阳朔码头,忽然间大脑里涌现出几句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请你牢记</p><p class="ql-block">在开满桂花香的码头</p><p class="ql-block">有一个人</p><p class="ql-block">痴痴地盼着你</p><p class="ql-block">待到山花烂漫时</p><p class="ql-block">要记得回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遇龙泛舟、田野郊游 ---- 明媚的阳光碎屑,那一树怒放的桃花 </p> <p class="ql-block">阳朔的美,在于畅行至田野之中。到阳朔,如果你跟团,没有更深入地在阳朔县城外来回穿梭,一定会很遗憾错失遇龙河的美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整个遇龙河由河畔山峦所构成,层层阡陌的水稻田与农人耕田的景致,为典型农家生活的写照。此地不但是自然景观未经人工雕琢,就连一些小村子也保有原来土墙黑瓦的风貌。</p><p class="ql-block">清晨雨后的空气非常清新,骑着自行车穿梭在田野之间,经过一个接一个的小村落,那种闲情的舒适感,有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似乎只有在这个时间,阳朔才是可拥有并且静谧的。这样的清新温软和寂静,可以压抑或者排解出人的任何最原始的冲动。</p><p class="ql-block">来到遇龙河晨雾迷矇的朝阳码头,这里早已停泊了成片的竹筏,联系好一位筏工,开始了期待已久的遇龙泛舟。满眼都是碧绿的河水,农田、农家、凤尾竹和苍翠挺秀的群峰,如竹笋破土,似剑戟千重。晨曦里,感觉自己在一幅苍翠欲滴的山水国画中流淌着。 </p> <p class="ql-block">慢慢地天色开始明亮,阳光穿透不厚的薄云,明媚的阳光碎屑,填满了青山绿水以外的所有空间。晃晃悠悠地斜睡在竹筏的躺椅上,可以放肆地直视天空,傻傻地发呆,这样的天气让人也变得懒惰,什么都可以去想,什么都可以不去想。让微微湿润的晨风吹拂脸庞,静静地欣赏河水、山石、田野交错的风光,真愿意在这平滑如镜的河面上,就此一直漂流下去,直到天荒地老、百花盛开。</p><p class="ql-block">遇龙漂流的终点在国道321的工农桥处。竹筏临岸、蹬车启程,来到了桥面上。忽见一片靓丽的彩云,映衬了半边天空,那是一树红粉菲菲、粉嫩欲滴的桃花。一树粉红,似一树繁华梦境。烟花四月,水岸边的桃花开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满树的桃花株株绽放。树前飞花,在春天的微风中,轻轻摆动,被风吹得散落满地,像是下了一场极是好看的花雨,那一刹间内心充盈着,竟让我感到些许的迷乱。这时,河边来泛舟赏花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男男女女头戴盛装的花环,衬着水岸两边的绿柳红桃,叶茂花盛,更显得颜色浓艳,甚至还有人渔舟泛歌,声音袅绕似山水回旋。</p><p class="ql-block">骑车经过工农桥,来到著名胜地大榕树,大榕树高达十七米,枝繁叶茂,遮天蔽日,亭亭玉立,独树成林。大榕树虬枝横生,气根如游龙四出,盘根错节,蔚为壮观。古榕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与阳朔县建县时间相同,被成为"县树"。令人奇怪的是偌大的一个园子,居然没有了往日美女如云的动人场面。原来有中央的大人物五一期间,要来视察大榕树。当地政府提前就准好了清场准备,不幸的是我们也被驱赶了。我不在乎这样的遭遇,阳朔有的是秀丽的风光。</p><p class="ql-block">从大榕树公园出来,向南骑行不到一公里,就是另一个著名的月亮山景区。月亮山一峰耸立,上接云霄,顶部石壁如屏,中空一洞,圆而明亮,如中秋之月,故名"月亮山"。此时阳光灿烂,天空中下了一场太阳雨,月亮山的造型显得的十分耀眼夺目。本想照一张单手托月的风景照,无赖照相的水平太差,努力了多次,最终未能如愿。 </p> <p class="ql-block">欣赏过月亮山景之后,调转回头,沿着鉴山寺面前的小路,骑行在醉人的田野山水之中。我记得网上有这条路的攻略,是这样写的:“沿釜山寺前的乡间小路前行,过一座石拱桥就是燕村,燕村村口有小卖部,有各种饮料出售,稍微休息一下继续前行,就到了景风极好的田家河,你可以把单车靠在路边,下到田家河的水坝上看风景。一般到此时已是下午,田家河的日落是非常吸引人的,静静的河水,走过水坝的牛群,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祥和而从容。” 由于平日里,小心翼翼的游走在刹车和油门之间的双脚,终于可以无所顾忌的在踏板上,由着性子的一通猛踩,来到燕村村口时,没有走上靠左边去田家河的小路,反而穿出小村落,走进了典型的田野风光之中,田畴村舍,蜿蜒的田间小道,空气中夹杂着泥土与野花的清香,田间的小蛙和不知名的虫子在尽情歌唱。望着眼前极其熟悉的风景,忽然意识到,我又一次看到了上次单车到桂林时,相同的画面。只是当时我骑行在公路上远远地张望,而这次还是同样的方向,我走进了这美丽天堂的怀抱里。</p><p class="ql-block">说实话,因为刚刚下了一场太阳雨,所走的道路十分的泥泞,骑行没有想象中的轻松。辗转于孤峰与水田之间,一个拐弯处,捡到了一个骑车的靓丽内蒙女孩,她的单车没有选好,后胎漏着气,还骑行了十多公里。我必须发扬“天下骑车是一家”的精神,拿出自己预备的修车工具,帮她解决了单车的问题,从此以后相伴而行。一路歌声一路风景,最后回城在西街路口不舍分手,只可惜没有张口要她的电话。事隔许久,每当我想起那些美丽醉人的阳朔田园来,她的影子总会出现在我脑海里,令我想起青春年少的同学们。唉,伤不起啊。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或许你已不记得</p><p class="ql-block">可那些</p><p class="ql-block">都是我心里最珍贵的回忆</p><p class="ql-block">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骑车,我还想再说几句,我居住的这个城市,号称“浪漫之都”,但在一些主要的街道上,已经没有了之前的自行车道。为了扩宽机动路面,非机动车与人行道、盲道被混用在一起,据说是学习香港与澳门的先进做法。前些日子,我看到了这样一篇报道,英国政府为了让更多的下一代人,学会骑自行车。不顾奥运会资金的紧张,不惜使用重金10亿英镑,来改造目前的街道设施。消息看罢,很让我无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漓江徒步----烟雨山水快意人生,在浪漫的天空下,演绎着自己的精彩 </p> <p class="ql-block">漓江徒步,可以出现在中国十大经典徒步线路排行榜之中,那是名至实归,任何走过这段旅程的驴友都不会感到惊奇。百里漓江的每一处景致,都是一幅典型的中国水墨画。</p><p class="ql-block">整条线路从桂林市的净瓶山大桥开始,一直到阳朔西街,全长83公里,号称“百里画廊”。</p><p class="ql-block">依据景色的不同,人们将这段百里画廊分为三个景区。</p><p class="ql-block">桂林市区至黄牛峡是画卷开头部分,属第一景区。两岸奇峰林立,城镇乡村田园错落分布景致多样,是观赏远山近水及人文民风的佳处。主要景点有象鼻山、斗鸡山、净瓶卧江、奇峰林立、父子岩、龙门古榕、大圩古镇、磨盘山。</p><p class="ql-block">第二景区黄牛峡至水落村。此段夹岸石山连绵不断,奇峰围峦江映玉带,构成漓江风光特色画卷主体部份。主要景点有望夫石、草坪帷幕、冠岩幽府、半边渡、鲤鱼挂壁、童子拜观音、八仙过江、九马画山、青峰倒影、兴坪佳景。</p><p class="ql-block">第三景区水落村至阳朔。景区两岸土岭青葱,翠竹、茂林、田野、山庄、渔村随处可见,给画卷添上的是幽美的田园色彩。</p><p class="ql-block">我要行走的是漓江风光特色画卷主体部份,杨堤---浪石村----全家洲----冷水渡-----九马画山----兴坪(全长24公里)。因为阳朔的遇龙泛舟、田野郊游,我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了,唯独漓江徒步,没有真正地尝试过。记得俄国诗人普希金说过:<b>我未能像应当的那样去生活,当回首往事时,我身后是风起云涌的苍穹。</b></p><p class="ql-block">漓江,最美丽的风光,别走开,我来了!</p><p class="ql-block">从阳朔县城乘车来到杨堤码头,这里已经是人头攒动。不停有大巴驶来,走出形形色色的男女老少,不过真正要徒步的人却很少,他们都为坐机动竹筏顺江漂流而来。</p><p class="ql-block">之前的徒步攻略上讲,杨堤到浪石村需要过渡,过渡费16元/人,其中包括景区徒步管理费与浪石渡的过江费。但是听当地筏工介绍,过江的渡船年久失修坏了,浪石村不能去了,若要徒步需花20元/人,可以送我们到全家州码头,路途大约1.5公里。后来我们故作矜持、讨价还价到15元/人成交。谁知那没有职业道德的老头,将我们一行人运到神笔峰下就叫我们上岸走人,其间还不到800米。这还是回家后计算出来的,当时谁也没有走过这段路,所以都兴高采烈地上路了。</p><p class="ql-block">从神笔峰下到全家州码头这段很不好走,没有现成的道路,全是光滑大块的鹅卵石铺就的河滩,走着走着就歪一下脚。虽然路途难行,漓江两岸的风景近在咫尺,脚下的水,头顶的天,触手可及的绝壁,山光水色,如诗如画,很是让人激动。</p><p class="ql-block">来到全家洲远望对岸的“浪石风光”,美丽无比。白雾缭绕的“五子拜观音”的景致下,静静隐藏在绿荫丛中浪石村,隐约可见古老村舍的屋脊,层次尽显;圆拱门洞前的凤尾竹丛摇曳多姿,一旁的小路有几节台阶伸向停靠着几条小舟的江边,真是风景如画。</p><p class="ql-block">此处风光别具一格,世所罕见。一路水穿峡谷,船靠山行,潭滩相连。两岸浓荫蔽日,翠竹扶风,倒影如镜。如当雨季,江面朦胧,山似剪影,丰姿卓约,从各个角度都可拍摄入画。由于没有去到对岸,心里多少闪过一丝遗憾,也满心期待着下一次的徒步。</p><p class="ql-block">从全家洲到冷水渡,全是沿着漓江的西岸前行,因为东岸没有可供行走的道路,所以西岸这边的景致,像“老人守苹果”、“八仙过海”,基本都无法观察到,看见得都是高悬的绝壁与一路上陪伴着我们的山花。从全家洲到冷水渡,这段路途要好走许多,比较平坦,只要不离开漓江河堤或可以看到漓江水的山路上徒步,就可以做到不迷路。</p><p class="ql-block">来到可以看见对岸“雄狮上五指山”的时候,我们已有点人困马乏了。这里刚好有一间餐馆,注意不是著名的“徒步之家”。餐馆就在江边,躺在椅子上就可以欣赏漓江风景,用凉爽的井水洗去那一脸的汗水,顿感清爽。徐徐的江风吹来,似乎把那一路的疲惫都已拂去。 </p> <p class="ql-block">漓江两岸山峰伟岸挺拔,形态万千,石峰上多长有茸茸的灌木和小花,远远看去,若美女身上的衣衫。江岸的堤坝上,终年碧绿的凤尾竹,似少女的裙裾,随风摇曳,婀娜多姿。江面渔舟几点,红帆数页。不过这时回望身后的河谷群山,有一大片乌云至北向南袭来,大有催营压寨之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继续前进,走过这段最狭窄的峡谷之后,就进入了叫老村头的山村。这时对岸的著名景色也慢慢地多了起来,如“乌龟爬山”,“二郎峡”,“鲤鱼倒挂”这样的景致接踵而来,叫人目不暇接。走出老村头就出了杨堤的地界。我看到一块“留下买路钱”的告示牌:“进入杨堤徒步区,需购买景区管理费16元/人”。我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向前行,前方一座巨大巍峨的石壁,挡住了江水的去路,石壁上丹青渲染,好似一幅水墨画。有同伴惊呼,“九马画山”。于是大家给足脚力,蜂拥前去照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马画山雄峻伟岸,高耸入云,气势不凡。该山西面临江,石壁如削,壁上彩纹斑斓,远望如画屏,故名画山。细看山壁石纹勾画条条,纵横交错,依稀可辨出群马形象,神态各异,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传说中讲,如果找出九匹马的人,可以当宰相。我们艰难地来到“九马画山”前,自己努力地辨认,始终也木有找出一匹马来。悲哀呀,看来命中注定,木有宰相的命,只能当当娘子的“相公”了。这种经历再次展现了老夫“卓越”的智商,唉,长此以往,老夫基本就看不懂手表了。老夫的艺术细胞木有得到良好的熏陶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告别“九马画山”再走300米,我们进入了冷水村,走到村路的尽头,就是此次徒步行程中最后一个渡口,4元/人的过渡费。此时天空之中,已经是黑云压顶,不时有雷声轰隆。大家现在已没有观山望景的雅兴了,赶快渡江找地方避雨。</p><p class="ql-block">当“阳朔1号”铁壳渡船,运送我们到达对岸时,峡谷里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我们急忙躲进一间待建的农舍小屋里,顷刻间瓢泼大雨从天而降。这时的漓江完全又是另外一种风情。错落有致的山峦都已变成了皮影戏中的剪纸,没有了绚丽的景深,两岸的竹林疯狂地摇摆着,眼前是一片密集的雨幕,江面上来来往往的竹筏,瞬刻间没有了踪影,不知去向。讲实话此时我是感受不到一点风雨山水的诗情画意,不时在想这样的暴雨,什么时候才可以停止下来。大家都战战兢兢地蜷缩在农舍小屋里,没过多时小屋也漏水了。 </p> <p class="ql-block">好在大家都是有备而来,等到雨势减弱一些,纷纷取出自带的雨伞或雨衣,继续完成余下来的路程。黑云已过,冒着细雨我们重新启程。此时的漓江又恢复了往昔迷人的风采,众多耸立的山峦叠嶂重新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只不过山体的中间多出几道绕腰的白云,如同洁白的丝巾,有一份真正烟雨山水的快意。</p><p class="ql-block">漓江的雷暴来的急,去的也快,好像老妖出洞,来去匆匆。</p><p class="ql-block">我们避开了大路,继续沿江边河堤上行走,江面上那些消失的竹筏,迅速地回到了江河里,浩浩荡荡,马达的声响又回旋在山谷的上空,震耳欲聋。这时江面上不停有闪光灯对着我们照相,可能他们觉得在这般恶劣的风雨里,竟然还有如此刚毅坚强,披着雨衣、打着雨伞红红绿绿的 “蠢驴”徒步漓江,太不可思议了。也许是暴雨过后,江边就剩下我们几个可以动弹的“活物”,所以乘伐的游客们手里的相机不停地对着我们闪光。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也用手中的相机“对射”,不曾料到引来了更多更密集的回应,如夜空里璀璨的繁星。 </p> <p class="ql-block">再走一公里,就到了著名的“黄布倒影”风景处。攻略上讲,因江面宽长像一匹布,被黄色山壁倒影,好似一匹染过的黄布一样,故得名。此处江面黄绿相间,宽阔平静,牛群戏水嬉游,渔筏往来江中,极是迷人。如此美景,当然不能错过,花费30元横渡漓江。按照漂亮明信片的拍摄角度,信心满满地按下快门。后来发现完全没有那种倒影的意境,因为刚下过暴雨河水猛涨,再加上江面机动竹筏太多,激起的波浪产生不出倒影。但是可以看到梦中胜景的另外一种面貌,已经非常心满意足了。</p><p class="ql-block">回到此岸,大家累得都有点东倒西歪,还有两公里就到终点兴平镇了。不知是审美疲劳还是真的走不动了,最后的两公里走走停停,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可是来到RMB二十元风景处,大家一下子来了精神,个个都兴高采烈地掏出准备好的20十元钱,对照着拍照。好像每拍一次就可以得到20元似的。</p><p class="ql-block">当迈着疲乏的步态,走过兴平石桥时,我终于完成了传说中漓江最美最经典的一段历程,那险峻的山峰,曲折的河道,清幽的江水,河岸两边茵茵的翠竹,隐约可见的田园农舍,以及摧腐拉朽般的疾风骤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我要用笔对照着相片,记录下那些曾经发生过故事,那些曾经走过的路程。我用最原始最质朴的方式,感受了漓江的美丽,也许这就是一辈子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PS:从“黄布倒影”回来,天空就彻底晴朗起来,强烈的阳光洒满了前进的路程,太阳十分毒辣,四肢暴露的部分不一会儿就被晒爆。没有经验,看来徒步与骑行一个样,必须长裤长袖。</p><p class="ql-block">不过,幸好老夫戴了一顶寛沿帽,拼命护住了脸,英俊的相貌才得以保全。:-)。 </p><p class="ql-block">时间来到2019年,我的第一个“铁人三项赛”就是在阳朔漓江与十里画廊完成的,为此让我成为了“国家铁人三项运动员俱乐部”成员,真心感谢阳朔,这个美丽地方不仅给了我一个美丽的回忆,也帮助我一个平凡的人,成就了一段不同平凡的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