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满天落叶冬时节,立冬过后是小雪。”小雪时节,万物收敛,天地一片宁静祥和,在这个适合沉思与交流的美好季节里,国培计划(2024)“精准帮扶暨协同提质研修项目”初中语文学科主题研修活动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关一中开展。我们语文人怀着满腔热情,共同探讨“读写融合”之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读写融汇,笔墨生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位教师读写融合课堂展示</p> <p class="ql-block"> 气质儒雅的徐老师,用富有磁性的男中音带领孩子们学习了《秋天的怀念》,在“社区活动:评选‘五好家庭’”贴近生活的情景中,以“结识一位作家”“品读一段挚爱”“写一份真情”三个任务构建课堂支架;在活动“寻母爱,悟真情”中耐心细致的引导,让孩子们懂得母爱的深沉,同时也让孩子们明白“一线串珠”的写作技巧;“读母爱,颂真情”匠心独运把课文改写成诗歌的形式,让孩子们通过提炼的关键词填补诗歌,大声朗诵,在读中领会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当孩子们感情蓄满时,“说母爱,诉真情”就水到渠成。整堂课在浓浓的母爱熏陶下,循循善诱的引导中,让孩子们明白生活中做一个细心的人,母爱就藏在细节中,等着你去体悟和发现。</p> <p class="ql-block"> 善于思考的梁老师,别具一格的开课准备:“我很棒!”“我真的很棒!”“我们真的很棒!”孩子们在大声朗读时,自信心不由自主的增强了。一个小游戏,拉近了师生距离。“拍微电影”创设情境,别出心裁。“读故事,析形象”紧扣文本,分析母亲和作者的形象,为下一环节做足了铺垫。“品细节,加特写镜头”让学生用固定模式进行表达,既为学生明确方向,又规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通过细致引导让学生领悟细节描写的方法。“写细节,添精彩镜头”梁老师因势利导,出示四个场景让孩子们用细节呈现。在具体情节中锻炼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以恰当的方法引领,促进学生思维。新颖别致的开课,与时俱进的设计,孩子们在这堂课中一定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我有一个请求。”悦耳的声音,自然大方的教态,屏幕出现“邀请函,你的朋友:王克青”这也是拉进师生距离最便捷的途径。“任务一:故事情节我梳理”方法引导到位:跳读、圈点勾画、关键词、人物+动词+新装的格式等。因为是第六单元的课《皇帝的新装》虽然是童话故事,课文很长,孩子们没有上过,使用导学案是上策。“任务二:人物形象我分析”在大臣、百姓和小孩中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找到相关片段演读并解说人物形象。“任务三:主角故事我续写”读是基础,写是延伸,课堂展示,精彩不断。思路清晰,引导得当,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漫游童话王国。</p> <p class="ql-block"> “欢迎大家走进语文课堂”仪式感满满,两幅图画“慈母手中线”“母亲背上的婴孩”从视觉触摸孩子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说说母亲让你最感动的事。创设“为朱德母亲写推荐词”的情境,课堂三个环节:“初读,感知母亲形象”“再读,感悟母亲教益”“研读,深挖母亲精神”“初读——再读——研读”在“读”上下足了劲;三个任务:“根据文章内容,撰写母亲小传”“模拟访谈,感受母亲教益”“写推荐词,歌颂最美母亲” 其中“模拟访谈”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有的学生还创新了几个合情合理的问题进行访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思维。</p> <p class="ql-block"> 杜老师围绕第五单元“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创设“‘我与动物之间的事’征文大赛”,先让学生依据“评价标准”从“情节、细节、情感”评判《狼》是否能入选?学生带着疑问,老师也依据“评价标准”构建课堂支架“读故事,理清情节”“析形象,聚焦细节”“品情感,感悟主旨”思路清晰,紧扣情境,注重整合。加之《狼》又是文言文,学生理解难度增大,杜老师善用每个任务下的两个小活动,设置有梯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学生参与度高,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特别是让那个机灵的小男生讲述“自己和动物之间的故事”时,把孩子着急的“你这死娃不晓得养这烂猫干啥?”一句方言,把全场师生都逗乐了,真实地再现童真童趣。读写或许就这样巧妙地融合,让以读促写悄然在课堂内发生,这也成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的点睛之笔,真实反映生活中有对动物的欣赏和尊重,也有关注动物的命运,当然也有与动物之间的矛盾冲突。</p> <p class="ql-block"> 年轻帅气的朱老师创设“寒假来临,给小朋友讲寓言故事”这个情境,引领孩子们完成“话寓言”“讲寓言”“品寓言”“写寓言”四个活动,从而达到写寓言的目的。通过四个学生熟悉的寓言故事理解“寓言”,引导学习前两则寓言,揣摩人物形象,领悟其中揭示的道理。借生活中的经历,假托故事,寄寓一个道理。整堂课思路清晰,层层推进,既有梯度,又有挑战,在朱老师幽默风趣的引导下,学生既能关注生活,也能从中获得生活哲理。教学有法,任务驱动,学有所获,充满哲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思行合一,知行并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授课教师反思性说课</p> <p class="ql-block"> 六位老师精心准备,为大家呈现一堂堂构思巧妙,思路清晰,独具匠心,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课后每位做课老师谦逊而又真诚地对自己所上的课从教材分析、单元主题、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性说课。又从教学设计的初衷,学情的把握,教学环节设计是否合理,预设和生成在预期中是否有落差等,进行了课堂重构。教学反思和感悟都是向着更加美好的教育理想迈进一步,让自己的课例设计真正做到读写融合,为自己以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和经验积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集思广益,共筑佳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研讨小组课堂点评交流</p> <p class="ql-block"> 接着进行分组研讨活动,4个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围坐在一起,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每个老师都积极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整个交流过程中充满了真诚和尊重,氛围变得热烈而有序,将整个研讨活动推向了高潮。</p><p class="ql-block"> 郑老师给我们第三组的成员强调教学设计要把握单篇设计和单元写作主体要契合,要精准的把握单篇与单元主题读写融合的点。情境创设要达到两个有效:①创设的情境能否链接生活;②创设的情境能否驱动课堂任务。举例说明第二单元写作主题“学会记事”可以给学生构建写作模块,如七上教材39页的模块,学生在记事时可以按照模块进行。如果学生所记的事模块装不进去,那就要注意教材39页下面提醒的:“还要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锤炼语言,学习使用一些能够贴切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上次培训中讲到的“语言+”又用《秋天的怀念》中:“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课文中“挡在窗前,用的是冒号,语言前面是动作,语言在中间,后面也没有谁谁说,而是加了神态描写;‘什么时候?’直接是语言,‘你要是愿意,就明天?语言之间的急与缓,语言停顿时间的长与短”等,再如第六单元的联想与想象,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联想是由一而众,由此及彼,这都要仔细地去揣摩和领悟。为我们在教学设计上提出读写融合实质性的指导,收益颇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精评点睛,启迪心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研讨小组代表点评发言</p> <p class="ql-block"> 评课环节,几位老师从课堂内容与结构,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表现与反馈,预设与生成,教学目标的达成,板书设计等进行点评。教学设计都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既注重读的方法指导,又构建了写作的模块与方法总结,采用多种方法与技术,灵活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大气,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课堂上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参与活动 ,课堂效果明显,板书设计形式多样,新颖独特。从多维度对本次读写融合课堂教学深入点评,既肯定了优点,也诚恳提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一次精品课展示活动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也为今后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名师导引,匠心传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名师读写融合专题培训</p> <p class="ql-block"> 吴老师的专题讲座《读写融合绽芳香,引得清泉活水来》,先从培训中老师的四个疑问解惑开始,然后让我们明白什么是读写融合,与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区别,在阅读教学中明白为什么而写,还必须要明白让学生写什么,同时也让我们参会的老师明白语文教学实践中做要到读写结合,以写促读,以读促写,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终极目标,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接着讲解了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融合的重要性,又用“向朱自清学写景”和《散步》读写融合教学设计实例讲解。最后从存在不足给我们提醒,让我们规避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与会老师认真聆听 ,认真做笔记,不时用手机拍摄,记录重要的信息。整个培训过程都充满了知识的碰撞和思想的交流,让每位老师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启发和鼓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凝心聚力,携手共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语文教研员陈老师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 陈老师的专题讲座:《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读写融合策略》旨在探讨如何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通过读写融合的方法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分别从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读写融合的意义,如何围绕特定的学习任务设计读写活动,实战策略和案例分析,深入浅出,详细解读,通俗易懂,实用性强。</p><p class="ql-block"> 陈老师总结,读写融合策略应用,需要每一位语文人不断探究与实践,让我们凝心聚力,携手共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p><p class="ql-block"> 参会的每位语文人都表示受益匪浅,对开展读写融合教学充满信心与期待。这次专题讲座不仅为老师提供一系列实用的教学策略,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家对教育创新的热情,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推动我市语文教育质量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仰望群峰,方觉己之微渺,与贤共游,乃知左右皆是良朋。感恩遇见,遇见美好的教研风景,庆幸收获,收获丰硕的教育智慧。本次国培有效的促进了我们语文人的专业素养和技能的发展,参会老师人人参与,齐心协力,共研共享读写融合课堂教学之道。带着对本次活动的所思所获,相信在以后课堂教学中学以致用,积极探索。让我们凝心聚力,携手前行,让教研活动向更深、更有效处漫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