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黄姚,一个很普通的古镇。但作为抗日战争时的庇护所,成为广西人心中的一个情结,记载着广西人的国恨家仇,使人不能忘怀。</p> <p class="ql-block">1944年11月桂林沦陷后,黄姚成为了大量避难民众的庇护所。当时,黄姚古镇只有300多户人家、1000多口人,却接纳了8000多名疏散民众,包括许多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如高士其、何香凝、欧阳予倩、千家驹等。这些避难者住在寺庙、祠堂、学校和民舍中,黄姚人毫无怨言,尽己所能帮助他们。例如,劳求强一家腾出一间房收留了一位全身瘫痪的男子,后来发现他是著名的细菌学家,科普作家高士其。</p> <p class="ql-block">从此,感恩的八千逃难者都把黄姚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黄姚也声名遐迩。</p> <p class="ql-block">如今,黄姚既有山水的盛誉,也有历史文化名镇的称号。而且,作为历史文化名镇,今天我们不仅在黄姚能找到高士其的故居,甚至,我们也还能找到欧阳予倩故居准确的地址。</p> <p class="ql-block">黄姚山水见证了何香凝,千家驹在黄姚的所作所为,见证了中国文化人的所作所为,它们已经将高士其,欧阳予倩和他们那个时代中国文化人的踪迹和身影融入黄姚的溪水里、镌入龙爪榕的树身中。</p> <p class="ql-block">据父亲所说,吾家祖籍是山东荷泽白马村人,祖辈三兄弟皆是狄青所部牙将,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随狄青戍边南宁,家属遂在南宁城效居住,即现在南宁北湖路旁万秀村。</p> <p class="ql-block">1939年,祖父应征民工修理南宁邕宁机场(现在大板二区位置)时,被日机炸伤,祖母卖光祖田,历时一年仍未救回祖父。</p> <p class="ql-block">1940年底南宁收复后,祖母无奈把11岁大伯父送去当兵,年仅7岁的父亲也送入资本家里当童工,两个姑姑也匆匆出嫁,家里只留下二伯父一人。</p> <p class="ql-block">因为大伯父读了二年书,在广西狼兵中担任连部文书,抗日战争胜利后以伤残之躯得以生还,但终生未娶,解放后接养了二姐后不久就逝去。</p> <p class="ql-block">父亲因资本家恰有一个7岁小儿,遂当了伴读,因此也识了字。</p> <p class="ql-block">解放后,父亲考入了张云逸任校长的广西革命大学(广西大学前身),分配到荔浦工作,成家,有了我们四姐弟。</p> <p class="ql-block">世事难料,这古老的邮所也不能通信父亲了。</p> <p class="ql-block">龙爪榕,八百多年了,</p> <p class="ql-block">确像龙爪,</p> <p class="ql-block">龙爪榕旁有高士其塑像,</p> <p class="ql-block">入巷右手边第一家即劳求强家,</p> <p class="ql-block">当年就是这小小的一栋房子还腾出了一间房收留了高士其。</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读到的很多科普文章就是高士其爷爷在此写就的,</p> <p class="ql-block">简陋的小巷,当年是怎样收留八千人的?</p> <p class="ql-block">永乐居,</p> <p class="ql-block">当以青铜铸之,</p> <p class="ql-block">石上榕,</p> <p class="ql-block">斑驳的旧墙,</p> <p class="ql-block">带龙桥,右边庙宇就是当年广西地下党省工委住处,</p> <p class="ql-block">仙人古井,</p> <p class="ql-block">悠久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大贡巷,</p> <p class="ql-block">聚贤书院,</p> <p class="ql-block">欧阳予倩居所,</p> <p class="ql-block">升平门</p> <p class="ql-block">后巷,</p> <p class="ql-block">黄姚特产</p> <p class="ql-block">再见黄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