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近遇到一例盆腔瘀血综合征的患者。很有意思!趁坐高铁,打发时间写写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 盆腔瘀血综合征这个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疾病目录里面又称为“女性盆腔充血综合征”,其实呢,我觉得不妥,因为“充血”通常指的是动脉,静脉应该叫“瘀血”,但是系统上只有充血综合征,所有我们的的诊断都是“女性盆腔充血综合征”。</p><p class="ql-block"> 吐槽后,言归正传。</p><p class="ql-block"> 这个患者症状很典型,去过妇产科,也去过康复科,症状缓解不了。后面应该是看过我的科普,最后找到了我。</p><p class="ql-block"> 门诊做了一个全腹部增强CT,阅片后,不是典型的盆瘀的改变,左侧卵巢静脉不粗,但是右侧卵巢静脉增粗了,CT报告也提示盆腔多支静脉迂曲。</p><p class="ql-block"> 怎么办呢?</p><p class="ql-block"> 造影?怕患者白白花钱,后面也效果不好。还是建议保守治疗吧!建议她保守吧!吃中药:桂枝茯苓丸。后面患者就回家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患者凌晨4:00给我发微信,说还是想DSA造影明确一下,对药物治疗已经没有信心了!第二天来住院了!</p><p class="ql-block"> 造影明确了右侧卵巢静脉增粗了,患者咳嗽时候,明显反流了!</p><p class="ql-block"> 盆腔瘀血综合征明确了!固化治疗!</p> <p class="ql-block">先在右侧卵巢静脉近心端栓塞一枚弹簧圈,然后用微导管超选到卵巢静脉远端。造影看到卵巢静脉明显增粗迂曲。</p> <p class="ql-block">超选之后,用泡沫硬化剂,硬化处理。造影可以看到“逃逸点”,用一枚微弹簧圈封堵。</p> <p class="ql-block">然后再用3ml无水乙醇固化血管。再次造影,右侧卵巢静脉曲张血管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患者术后第三天出院。出院后症状明显缓解!这就是介入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这个患者的治疗过程给我的感触,典型的症状应该积极的尝试。如果不是患者本人的坚持,可能患者得不到这么好的救治。</p><p class="ql-block">盆腔瘀血综合征的患者很多,但是病人以及医生的不了解,造成了很多患者得不到合理的治疗。</p><p class="ql-block">另外介入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的效果也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做了介入,但是效果不理想。</p><p class="ql-block">因此,医学科普需要积极跟进,另外技术的进步以及病人的选择也需要合理、规范。</p><p class="ql-block">总之,盆腔瘀血综合征的治疗还是任重而道远!</p><p class="ql-block">希望此文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p> <p class="ql-block">徐燕能,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介入血管科。</p><p class="ql-block">医学博士,英国伦敦大学访问学者,西南医科大学高校教师。</p><p class="ql-block">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城北院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