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新训熔炼

徐英

<p class="ql-block">图片摄影/战友提供</p><p class="ql-block">图文整理编辑/徐英</p> <p class="ql-block">  岁月年轮50年之多,我是一名18岁年少无知的农村青年。由于家庭的变故,从落后的农村,激<span>发</span>我走向社会去品味着更广阔的世界。那是1974年的冬天,我看到大队队部墙上张贴的<span>标</span>语并听到大队的喇叭广播:“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口号。刹那时把我的心灵激活起来,定格在当兵的极点!我马上找民兵连长徐云,说明了我的来意并积极要求志愿报名参加青年应征入伍<span>。</span>经我多次申请:征兵办同意使我加入了青年应征入伍的行列。经严格体检<span>符</span>合征兵要求。这次体检的成功还<span>得</span>感恩父母给了一个健康的血肉肢体!最后就是耐心等待定兵结果“入伍通知书”。没隔多久铁道兵接兵指挥部<span>安</span>排我的老排长赵清阳爬山涉水,踏着<span>弯弯</span>曲曲的山村羊肠小道,来到了我的故乡鹿尾沟村进行家访。老排长在我心里影响很深,特别他身材魁<span>梧</span>,标准的体形和威武雄壮的军人姿态;家访言简明理,说话干脆利落和气平易近人,皆有深度和广度量;他那标准的军人仪表,我特别羡慕和崇拜。他为人仗义,即,爱憎分明,又有怜悯慈悲之心,是我永远难忘的标准学习偶像。影响并激励着我参军的心愿,随着他的智慧指引;使我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行列深处迈进。使我那颗激动的心情<span>像</span>脱了缰的野马飞腾不停。时隔不久我收到了应征入伍通知书,一颗<span>惶</span>惑不安飞腾的心终于得到平静。而我高高兴兴<span>地</span>告别了父老乡亲,离开了生我养我的父母,离开了我的家乡鹿尾沟村。踏上我<span>向</span>往的戍马生涯征程岁月!</p> <p class="ql-block">学习整理内务,连首长和班长有部队干部和老兵担任,新训连长是,刘根全,我的排长是,赵清阳,班长是,刘军。我们训练的第一个课目,是整理内务。叠被子算是第一关,要求叠出的被子方方正正的有棱有角,我们跪在床上,模仿班长的动作,叠成豆腐块后开始拍,上拍抹平,左右拉角,把折角捏出来,反反复复练习,一个个达标过关。过关后将被子放在个人床单位置的中间,要求从左向右看全在一条线上。还有那装衣服的小白包裹,是我们的枕头,放在被子的右侧。连脸盆、牙刷、毛巾、小马札等都有固定位置。经过几天的训练,我们的宿舍变得干净整洁漂亮,特别是那一水白的床单和那齐刷刷的绿色军被,给人以新气象,我们自己看着也高兴,第一次体验到标准统一化,原来也这么美。洗涤毛巾对折挂成一排,折缝一律都在右边。漱口杯摆放一溜直线,连牙刷头都朝一个方向。褥子平整洁白,不见一丝皱纹。被子方方正正,叠的象块豆干。特别是被子,有棱有角,叠层分明。要问如何做到这点?因为我们有“秘密武器”。那是二块尺长的光滑木板,有的甚至是老兵代代相传,被子的边角都靠它整压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参军入伍,无比心欢;为尽义务,志向如愿。亲人嘱咐,装进心间;穿上军装,重任在肩。步入军营,严格训练;政治军事,学练全面。</p><p class="ql-block">队列内务,良好习惯;作风纪律,射击投弹。学有方向,首长指点;做有榜样,班长示范。好学上进,成长明显;练就本领,文武双全。初为军人,几分腼腆;走步顺拐,列队成弯。紧急集合,手忙脚乱;丑态百出,狼狈不堪。</p> <p class="ql-block">实弹投掷,手腿发颤;拉开火索,掉落身边。英勇连长,机智果敢;抓起手榴,迅速抛远。推倒战士,以身相掩;临危不惧,避免灾难。动魄一幕,有惊无险;英雄壮举,感教全连。</p> <p class="ql-block">训练项目:有走队列,立正、稍息、向右看齐;熟悉枪支结构,将一把步枪拆个七零八落,再装回原样,瞄靶;投掷手榴弹……那些日子,这种强化训练,把我们累的身子骨象散了架似的。在新兵连,别看新兵们都穿着一样的军装,全都因为还没有佩带红五星、红领章而显得傻乎乎的,可一旦进入训练场地,一个个都生龙活虎,不怕苦不怕累的劲头非常实足,并且特别明显,我们农村兵和城市训练表现有个差距,立马显现出来。我们基本上都是从各地的农村招来的,有的人甚至连初中都没读完,正规的队列训练见都没见过。所以我们在训练时常常走错步子,尤其是走正步时,总是一脸的紧张,一抬胳膊一迈腿,都僵硬的厉害,还时不是地有人一脸庄严地同手同脚,惹得其他人忍俊不禁;而从从城市里长大的,他们见识广,动作整齐划一,干脆利落,尤其是在全连汇操时,城市兵所有的班组,简直象是一场精彩的队列表演,绝对的赏心悦目。而后来的射击比赛,这种优越感更是达到了空前,全连所有的射击科目名次领先其实将来自不同生长环境的人,做如此仓促的比较,是极其不公平的。就象是让练武功的人,与一个从未接触过武术的人对打一样,输赢是显而易见的。是的,我们虽然是从农村来的,但也没有理由在射击上不优秀。因为我们有一种外因,那就是受住防部队的影响;从上小学开始,每年放寒、暑假,部队在我们村住防,部队都要给村里的民兵办学习班,说白了其实就住是派几个有文化的士兵做辅导员,每天来管理、督促我村的青年学习军事训练。通常是上午和下午到操场上瞄靶或队列。还举行实弹射击比赛。我记得自己在小学五年级时就接触步枪了,一年两次,几年下来,至少有十次以上的观实弹射击经验。可以说,我们这些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和枪枝交了朋友,而那些从城市上招来的新兵,在起跑线上有时也输给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射击、刺杀和投弹是战士三大基本功,作为步兵无论哪个岗位都必须掌握。射击训练的第一课是枪械构造,从拆卸、装配、擦拭,到持枪、行进、卧倒,继而出枪、瞄准、击发,一步步循序渐进。可整天趴在地上,三点一线练习瞄准,那真是考验人的意志力;实弹射击每个新兵发给九发子弹,击准八十环为优秀带大红花,我击准八十四环,戴了大红花。六十环结格。刺杀训练更多要凭勇气;我们用抢捉对厮杀,枪头对横挡、挺刺,搅拌、反刺,个个练的不亦乐乎;至于投弹,除靠臂力还需技巧,关健就在转身送胯、仰身挥臂的爆发力。我们从长柄教练弹到实弹投掷,人人练的手臂红肿,筋骨酸痛。因为我们农村来的兵能吃苦,不怕累;从这一点就超越了城市来的兵。我的投弹距离三十五米;我们白天训练虽然苦一点,但大家都能应付,最怕的就是晚上,因为连里排里,常常会搞夜间紧急集合。所谓夜间紧急集合,即半夜里突然进行的一种集合训练。不许开灯,不许喧哗,要求在十分钟内穿好军装,打好背包,以班为单位跑步进入集合点。待连首长检查完毕后,全连再围着操场跑步,一是锻炼体能,二是通过跑步看背包打的是否结实。</p> <p class="ql-block">嘟——嘟、嘟、嘟、嘟…… 一阵急促的哨声划破了沉寂的夜色,房间里的空气骤然凝结起来,我身边(当然也应该包括我在内)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慌张与惊愕相交织的复杂表情——我们最担心的紧急集合,终于来了!“喂,谁穿了我裤子啊!”,“谁把袜子扔到‘我牙缸上了呀!”,“喂喂,那个谁!你别开灯啊,紧急集合不能开灯啊!”,“不许开灯!快下床!”在班长的催促下,我一把抓过一件也不知道是谁的衣服,手忙脚乱地往身上套,迷迷糊糊的睡意瞬间清醒了大半,开始摸着黑找自己应该携带的东西。旁边一个慌了神的战友一脸茫然地问班长:“班长,穿绒背心不?”班长被这个问题问得怔住了几秒,没好气地喊到:“不穿!”我找齐装具后跟着人流跑到二层床下,“咚咚咚”的下二层床声也变得越来越稀疏。这时,操场下已经站满了正在集合清点人数的战友。 “班排集合完毕!”队伍已经集合得差不多了,操场上的整队和报数此起彼伏,还伴随着迟到战友沉重的脚步声,以及牙缸、水壶碰撞时的叮当声......刘根全连长站在队伍前大声宣布:“同志们!请稍息!接到上级通报,据我部5公里外发现敌人小股空降部队,上级命令我急行军赶到现场,查看敌情,准备投入战斗!今晚的口令是“新兵”。全连补齐,呈四列纵队出发!”“咚咚......”穿着大头靴跑步的沉重声音在这个月朗星稀的深夜里格外的清晰。望着黑漆漆的四周,一向不辨东西南北的我,加上紧张和焦虑,竟然对这个往日再熟悉不过的营区有了深深的陌生感,除此之外还有隐隐的不安和焦虑。“刘根全连长说的敌方空降部队是真的啊!?”“刚才说的口令是什么来着?”“队列里不许说话!”我根本不知道队伍在朝着哪个方向前进,更不知道这到底是要去哪里……渐渐的,我觉得有点体力不支,喘气也开始不那么顺畅。跑了两圈之后,队伍里就莫名其妙地出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原来有的人鞋掉出来了,有的人被袍散了在抱着被子跑,有的人在一边跑一边裹床单……我属于比较体面的,只有一只鞋从背囊里掉了出来,副班长还帮我捡了起来。有的战友手里的东西越拿越多,人也越跑越慢,班与班、排与排之间的队列分界线变得模糊了,队形就像三公里跑时最后的冲刺阶段。“呼哧、呼哧……”一路狂奔似乎没有终点,就在马上就要绝望的时刻,我们终于到了“集结地域”。我的一口长气还没出完,后边突然有人拍我肩膀,刚刚放松下来的神经立马又紧张起来。“小徐,你的挎包水壶呢?”“报告排长,我...我不知道。”我伸手一摸,坏了,指不定是丢在哪个犄角旮旯了。排长瞪着一对大眼珠子说:“不知道?你看看我手里是什么!” 队伍整好后,连长开始对紧急集合情况进行讲评,而我的心好像已经丢在了这寒夜中,魂儿也不知在哪游荡。总结的话我是左耳听了右耳冒,只记得最后一句“各班带回!”我刚刚踏进宿舍门,就听到整个班的人都笑,一个战友把裤子穿反了,一个战友的秋衣只套进去了左半边,还有把上衣扣子系到裤子上的……有些衣服的穿法你如果不亲眼看见,是不会相信的。入伍前在电影里边看人家的紧急集合紧张而有序,感觉好酷好震撼,而我的第一次紧急集合只剩下了紧张。虽然跟心中的目标来比逊色了不少,但是我想经过这次慌乱而紧张的经历,我离一名能打胜仗的合格战士更近了一步!</p> <p class="ql-block">  行军路上的65式被包行装,"重走长征路,做红军传人"。军队生活中最挑战心理和体能极限的是临结业时,部队每届新兵闻之色变而又不得不咬牙挺过的全副武装"数公里的拉练"。用双肩背着背包、枪支武器、手榴弹、给养、小铁锹、战备盆(总共少说也有三十多斤),用双脚去丈量数公里,还要进行战述、奔袭、蹲,卧,爬,滚等操练,还有实兵实弹演习等等,最辛苦的是翻越山界,其艰险、苦累程度基本与陆定一写的红军长征《翻越山界》描写的一样。每次拉练,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叫极限,无论是心理、意志、体能还是吃苦精神,脚底是大血泡里套着小血泡,两个肩膀被背包、枪支、手榴弹压得疼得直发颤,每走一步都是咬牙切齿,而且夜间紧急集合,行军演习,更是苦不甚言,一点都不夸张。</p> <p class="ql-block">  三个月的新兵集训很快结束了,尽管训练十分刻苦,可我们每人都长胖了,原因就在于部队的伙食。虽然平时以粗粮蔬菜为主,很少见到荤腥,但每逢周日必定改善伙食。包水饺、吃包子,有时还来个炸酱面。因为周日不吃早饭,所以中饭不限量,敞开吃,那可是新兵最开心的日子。新兵大部分来自农村,即使来自城市也是凭票定量,不到逢年过节家中一般不开荤。如今每周有一顿美食,还不放开肚子大吃?我当然也不例外。拳大的白菜肉馅包子一顿能吃五个,用六寸饭盆捞面条,一口气能喝下二盆。至于饺子那更没数了,反正吃到胃胀肚饱打嗝为止;临下连队前,我们全班新兵簇拥着赵清阳排长在礼堂前合影留念,炊事班的伙夫头硬要挤在旁边凑热闹。也许他认为,我们长得那么福相全是他的功劳。我们临下老连队时,大家都难舍难分,热泪盈眶!互相拥抱告别。</p> <p class="ql-block">  新训期满合格后我被分配到;二分场机修队;机修队队长,李少俭,排长,陈玉芳把我和李俊分配到,发电电工班当电工。我的人生电工技术生涯就从这里开始了;我的内线师傅吴志学耐心传受我电工技术,还有我的老战友,畢戈,周兴贵,李俊,乔占君,郭启明,李长生,杨锡洲,我的外线师傅是刘兴权,班长是张永忠,他们都是我贴心的好战友。特别是机电科助理卢复忠首长,给我指点迷经和精心的培养。使我随缘可喜的踏上了我人生转折的伟大成功之路。部队是个大家庭,我们同吃一锅饭,战友共睡大通铺,工作学习在一起,苦乐酸甜互分亨。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祖国昌盛我自豪。这要感谢党!感谢毛主席!感谢父老乡亲!特别感谢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这所大学校,把我锻炼成长起来。感谢部队首长和战友们指导和帮助。</p> <p class="ql-block">当年军人,阳光灿烂;生龙活虎,笑容满面。朝气蓬勃,激情在燃;正直刚毅,心红志坚。忠诚老实,宽容厚憨;胸襟坦荡,淳朴和谦。战士洁净,干部清廉;官兵一致,同苦共甘。亲如兄弟,爱兵尊干;情同手足,相照肝胆。互帮互学,团结友善;族姓龄异,亲密无间。生死相依,携手并肩;非亲非故,真挚情感。冬夜站岗,不畏严寒;百倍警惕,保卫安全。查舖查哨,干部转遍;拾衣盖被,添柴续暖。政治思想,做到心坎;无微不至,人文怀关。明察秋毫,情绪表现;耐心细致,防微杜渐。品格素养,举世称赞;军人价值,难以故算!</p> <p class="ql-block">  军人在军队中荣获功绩,是他的勇敢和付出得到了应有的认可!因继续保持优秀的表现,为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能荣获军功,实至名归!你的勇气、毅力和奉献精神是所有人的榜样。愿军人在未来的军旅生涯中不断超越自我,再创佳绩!虽然在军队中获得了荣誉,但要一定坚持和努力不仅为自己赢得了荣誉,更为国家增添光彩。永远保持这份热血和激情,为国家的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