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有感

盈盈

<p class="ql-block">《大学》发扬了儒家养浩然之气,心怀天下,有所作为的思想脉络,解决了怎么做的问题,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p><p class="ql-block">格物就是穷理,寻找世界运行的规律,世界上存在着三种基本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及人与自身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需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为人服务。人与人相互联系形成社会,了解人性才能够认识社会规律,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才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人与自身特别是人与自己心里的关系,对人的身心健康影响特别大,心理疾病有时对人的折磨比身体的折磨更严重,如何让自己心神平静就需要了解相关心理学知识,远离焦虑。简单地说,格物就是研究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人自身规律。</p><p class="ql-block">致知就是认识规律,达到完善的理解。认知并非生而有之,需要后天的学习,可以是从书本上学来的,可以是父母告诉的、也可以是自身经验教训总结而来的。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认知能力也不同,一般来说经历越丰富,经历的痛苦越多,认知相对越深刻。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不栽跟头就不知道痛,痛了才会长记性。</p><p class="ql-block">诚意就是要用诚实的态度对自己、对别人、对自然。你可以撒谎,但对自己一定要诚实,错了就错了,改了就行,找理由自我安慰就像掩耳盗铃,欺骗了自己,却成为别人的笑话。诚意让我们以诚实客观的态度对待人和事,但并不是要你不分场合对任何人都掏心掏肺,内心的诚实不同于外在的表现,外在表现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对于不诚实的人要诚实的应对,本身就是一种诚意的表现。</p><p class="ql-block">正心是指公正无私之心。和儒家提出的仁义礼智信中仁有点类似,要人们具有博爱之心、利他之心。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很难和周围的人和谐相处,更谈不上成为拥有兄弟情义的战友,靠单打独斗革命是不会成功的,只有形成广泛团结的革命队伍,才能实现革命的成功。</p><p class="ql-block">修身是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修身不仅指外在的行为,还包括心灵的修养和德性的涵养。在日常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用仁爱、诚信等情操逐渐祛除思想中的杂质。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p><p class="ql-block">齐家指家庭和睦,和谐相处。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只有先修养自己,才能使家庭和谐。治国是指治理国家政务,是国家强盛安定,治国在齐其家,要治理好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平天下的意思是指安抚天下的人民,使他们能够过上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生活。</p><p class="ql-block">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对规律的深入研究就不可能提升认知,诚实的对待这个世界,没有利他之心就不能组织浩浩荡荡的革命队伍实现心中的理想,不知道修身养性,连情绪都控制不了,那怎么能够做事得体呢。齐家、治国、平天下,舞台一个比一个大,心中有梦想,脚下有行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可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