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仁祖庙村里话伏羲</p><p class="ql-block"> 鱼台县张黄镇有个人祖庙村,相传村名的来源于村中有个伏羲庙,因伏羲称为人的始祖,亦称人祖庙,后来演绎为“人主庙”、“ 仁祖庙”。</p><p class="ql-block"> 该村旧村改造时发现了多块伏羲庙碑,残毁非常严重,没有一块完整的,碑名大致有:《重修伏羲圣祖庙碑记》、《重修伏牺圣祖之庙》、《重修伏羲圣祖庙山门记》、《重修伏羲庙山门记》、《重修混元一气阁记》、《大明山东兖州鱼台县创建白衣观音堂记》;另有两座汉代石像碑分别刻有辅首衔环和鱼的图案、龙头残碑两通,其一刻有阴阳鱼八卦图案,同时出土的还有重修炎帝庙碑。</p><p class="ql-block"> 大量古碑出土,从而验证了仁祖庙村确有伏羲庙且存在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从碑文的片鳞只爪中发现的庙碑年代,有元、明、清三代。从碑文所述的内容看,有先师孔子关于伏羲的论述:孔子曰“昔者,庖羲氏始画八卦”;有关于修建伏羲陵及陵庙相关内容;还有有伏羲女娲滾磨成亲的传说,由此可见伏羲文化的传播由来已久,至于伏羲庙的初始建造年代有待考证。</p><p class="ql-block"> 伏羲庙,据传说和碑文载:在当地以伏羲庙为主题的古建筑有多处,周围有“白衣观音堂”、“混元一气阁”、“娘娘庙”、“关公庙”、“炎帝庙”、“华祖殿”、“观音菩萨阁”等十几处。相传高僧云集,僧侣八百,并有“和尚林”百亩。</p><p class="ql-block"> 伏羲庙规模宏大,殿宇巍峨,气势恢宏,雄伟壮观,有正殿、配殿,东西庑殿,并建有庄严肃穆的山门和高大的院墙。殿上匾额层列,外为“一画开天”,内如“人文初祖”、“产极万世”、 “与天地準”之类,正殿有伏羲像,殿内刻绘着伏羲八卦中的64卦爻。(据说二进制数学的创制就是受了这些八卦图形的启发,并进而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东西墙壁还绘有龙的图腾及伏羲女娲人面蛇身交合图。各殿还有诸神像。伏羲庙大殿前,矗立着各个朝代的碑碣。院内古柏参天,(相传古柏树有64棵,就是取义64卦方位图来栽的。)旗幡林立,殿前香雾缭绕,烛光熠熠。特别是一年一度的庙会和祭祀更为壮观,伏羲庙也历经鼎盛繁华及萧条,但香火不断,且屡毁屡修,也是当地人对伏羲的祭祀代代继承的体现。每当“殿宇摧残 神像黯淡”,“神像日就萧索”,则有士绅君子或州府官员发起重修,碑文记录了从元初以来的多次重修。顺治九年十一月中浣, 重修混元一气阁。仅重修伏羲庙山门,即有二碑。一次是康熙三十四年,一次是乾隆年间。1756年,因为发大水,伏羲庙山门墙垣倾覆,几为古丘。以至“行者叹于衢,耕者嗟于野,往来士君子有感极而悲愤者焉,有发起重修者”,“信女亦乐善不倦”,碑记中说到鱼台伏羲庙“由来久矣”(《重修伏羲庙山门碑记》),伏羲圣祖庙“既不知建于何代,而重修在不知凡几,历历相传,由来久矣。”(《重修伏羲圣祖庙山门记》)。但有一块残碑中记有:“不知起自何时,至治重修,残碑难考。”在另一块《重修伏牺圣祖之庙》的碑文中还记载了“大朝开国,天下甫定”。碑文称“大朝”说明在元初曾经重修。历朝历代不断的重修表明了当地人对伏羲庙的倚重,也可见当地伏羲信仰影响之广</p><p class="ql-block">从碑刻材料来看,以祭祀人祖伏羲及祭祀人母女娲为核心的伏羲崇拜,绵延千年,至清不衰。“爷娘庙”或“人祖庙”,是伏羲庙的俗称,为研究伏羲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可惜这些庙宇大殿,由于朝代更迭、天灾人祸,兵匪水患,历经多灾多难。据村中老人们回忆,在民国末年尚存大殿三间,东西配殿各两间,山门一间,住殿和尚仅剩一名,名字叫仲敏,微山欢城人,解放后庙毁还俗,生有一子,解放初期还常到仁祖庙村访亲会友,可伏羲庙荡然无存,只留下残碑断石和人们口口相传的斑斑记忆。</p><p class="ql-block">伏羲庙,在全国各地有多处,尤其是在济宁地区范围内就有微山县两城乡伏羲陵,邹城郭里镇庙东村羲皇庙(俗称人祖庙、爷娘庙),嘉祥长直集伏羲庙,滕州染山伏羲庙、巨野县董官屯人祖庙和宁阳伏羲庙。鱼台县鱼城镇洪寺村《刘氏祖茔之碑记》也发现有重修伏羲皇祠的记载“重建 力坨羲皇祠”。</p><p class="ql-block">伏羲庙这样密集地出现在周边地域在国内实属罕见。根据《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记载,鲁国周边的四个小国“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嗥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太嗥即伏羲,是风姓之祖。按照杜预注,四国的故址都在任国一带,故而本地都有伏羲传说流行,很多山陵都被附会成“伏羲陵”或者“画卦山”,伏羲庙也在此有之。</p><p class="ql-block">李白在《任城县厅壁记》中提到:“青帝太昊之遗墟”,李白这里所提到的任城太昊之遗墟,实际上就是凤凰台。现在的任城就处在古时候的任国。任国的伏羲祭祀坛至今还存在,就是地处任城区南张街道的凤凰台。据考证,凤凰台原名应为“风皇台”,是任国的国家祭坛,凤凰台为太昊伏羲祭祀坛遗址,也是一处古代大型伏羲祭祀坛。从伏羲庙,伏羲陵、伏羲祭坛的数量中似乎表明伏羲生活的主要轨迹就在此地,或许是其分支在此地生活久长,可以说作为人文始祖太昊伏羲的故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并非夸大其词,这对于伏羲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影响极其深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