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思辨新课堂 聚力前行研致远

沈献忠名班主任工作室

<p class="ql-block">  为深化对新课标的理解,赋能新课标理念下思辨课堂的生成,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化成长,助力乡村教育振兴,11月20日上午,在市教育局教师科和市继续教育中心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沈献忠名师工作室一行来到浩口三小,开展了以“趣读与思辨齐飞 语用与哲思并举”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浩口三小全体语文教师、沈献忠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共同参与本次活动。此次活动分为课例展示、交流研讨和专题讲座三个环节。</p> 趣文妙讲 思辨同行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研讨课由市实验小学的从荀子老师带来的《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她带领听课师生一起跨越历史长河,品幼年王戎之聪慧,学漫漫人生之勤思。首先,从老师以“文言”为引,指导学生用文言来自我介绍将学生快速带入古文的情境中,为更好的学习文言文做好铺垫。接着,从老师以理解为“基”,让学生总结学习文言文的具体方法,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言文的大概意思,想象画面读好故事讲好故事,借助记忆“支架”背诵课文。然后从老师以探究为“要”,设计主人公王戎与诸小儿所看到的、行动上、思想上作对比发问,在“动”与“不动”上展开思辨,组织学生交流“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最后从老师为孩子们分享《世说新语》这本书,并布置任务了解《世说新语》中其他故事,不仅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而且让孩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研讨课由市实验小学的赵丽珠老师呈现,她以《一个粗瓷大碗》作为课例进行教学展示。赵老师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展品粗瓷大碗导入,睹物思人回溯时光,以红色阅读之旅展开活动。初读故事,了解英雄;再读故事,探寻品质;读懂故事,致敬英雄,三个板块串联起来形成整体。赵老师巧妙运用图片、视频、资料补充等多媒体手段,抓关键词、关注细节处,带领学生深入文本品读人物形象,感受革命岁月的艰辛体会英雄人物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欲望。接着她从读文解决字词,了解故事内容,到读懂文章,体会人物带来的感动,再到补充故事,体悟人物品质,让红色革命精神在学生心中生根。最后布置作业,拓展延伸。一个碗,一段故事,一份情感,赵老师围绕“碗究竟是‘丢了’还是‘送了’”这一思辨性问题引导探究,学生深入文本,寻找依据,人物的所思所想在层层论证中逐步鲜活。</p> 交流研讨 学思共进 <p class="ql-block">  课后,参与活动的教师齐聚浩口三小会议室开展了教学研讨活动。两位授课教师详细讲述了本节课教学活动的构思与策划,同时对课程目标的完成、教学步骤的组织、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并且将自己的教学感受、体会、思考与疑问与在场的教师进行了交流。两位授课教师的精彩发言给了听课老师很多启发与思考,听课老师针对课堂教学各抒己见畅谈体会,既有经验交流又有方法探讨,大家在思维的碰撞中一起寻觅教与学的最优解。</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的陈华姣老师针对赵老师这堂课做了点评,她以新、活、实、真,四个方面来展开说。她认为赵老的教学设计新颖、教学方式灵活、情境创设真实、学生学习扎实。整节课层层推进螺旋上升,学习支架的搭建和学习方法的渗透适时适当,真正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中心课堂,扎实有效地落实了“立德树人”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工作室的周琼老师认为从老师的课注重“写字、说话、思辨、做人”。整节课直抵思维,抓住“竞走”和“不动”,经历观察、思考、推断,让学生自己构建思维的路径,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真正发生,古今碰撞,生生共研。这堂课可以说是对如何落实“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最好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  浩口三小的王老师认为两节示范课构思巧妙,两位老师都设计了学习任务群,以任务驱动学生思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新课标理念,</p><p class="ql-block"> 在交流研讨中,浩口三小的秦校长对沈老师的教研团队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她认为此次研讨活动更新了学校教师的教学理念,让教师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小学语文思辨性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她希望此次研讨活动能够成为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创新的起点,她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探索和实践,不断向名师学习,从而靠近名师成为名师。</p> 讲座领航 传经送宝 <p class="ql-block">  最后,由工作室主持人沈老师做活动总结,并对这两堂精彩的课例做出了点评。他谈到:从老师的课松弛有度,有深度、有梯度,有方法;赵老师的课堂情境创设有新意,学生学的轻松,师生配合十分默契。他希望所有的老师们继续深入探索思辨性课堂教学新理念新方法,引导学生“有态度地读懂文本,有思想地读深文本,有意义地读活文本”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接着沈老师以《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七项策略》为题作专题讲座。他以自己30多年的带班经验向青年教师传授七大“带班法宝”。一是班主任要善于学习;二是要关爱学生;三是要挖掘学生优点;四是要全面精细;五是要创新管理方法;六是要重视班级发展质量;七是要协调好关系。</p> <p class="ql-block">  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本次送教送培教研活动,是一次“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视野下教学策略的宝贵尝试。在今后教学中,工作室将继续积蓄力量,以研促教,砥砺前行,努力做好“思辨课堂”教学的点灯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