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荷蘭時間2024年11月1日,星期五,週末的晚上準備和女兒一起去荷蘭的最後一個參觀地——梵高美術館。(因為5日我即將回國)</p><p class="ql-block">女兒今天稍微早了一點下班,我們要在外面吃一頓中餐然後再去參觀,也可以順便消化消化食物😊</p><p class="ql-block">此時深秋與初冬的荷蘭,下午5點37分天色已漸漸黑了!</p> <p class="ql-block">荷蘭國立博物館和梵高美術館緊臨,參觀需要提前預約,我們約的時間有點尷尬,不知道是先吃飯還是先參觀,我們算了一下時間,覺得先吃飯有點來不及,所以決定還是先參觀吧!</p> <p class="ql-block">不論天氣如何,梵高美术馆附近都不乏街頭藝人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晚風還是有一些蕭瑟的味道,這麼晚了,排隊的人還是很多。</p> <p class="ql-block">終於還是比我們之前預約的時間早一點進館了,這樣我們的晚餐也可以提前一些,很是慶幸!</p><p class="ql-block">踏入梵高博物馆,仿佛进入了文森特·梵高的艺术世界。</p> <p class="ql-block">梵高美术馆(Van Gogh Museum)是建于1973年的美术馆,位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馆藏梵高黄金时期最珍贵的200幅画作,占其作品的1/4。</p><p class="ql-block">这里是全世界梵高作品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由梵高的侄子Vincent创建。</p> <p class="ql-block">自画像:梵高而立之年的自画像,大多数都戴着草帽。梵高的自画像中,眼睛的颜色每次都不一样。为什么画这么多自画像呢?有一种说法:因为梵高没钱请模特😅。</p> <p class="ql-block">这里不仅有梵高的画作,还有他的书信和生平介绍,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这位伟大艺术家的生活和创作。他弟弟的后代促成了这座博物馆,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近和了解他。</p> <p class="ql-block">梵高在27岁时开始以画画为生,靠弟弟提奥资助。</p><p class="ql-block">1883-1885年,荷兰时期:梵高非常崇拜法国写实主义画家米勒,立志通过画作描摹农民生活。这一时期代表作《吃马铃薯的人》展现了梵高对土地和农民的深厚情感。</p><p class="ql-block">《吃马铃薯的人》这幅画描绘的是一家人努力劳作了一年,但是结果晚餐的桌子上面只有马铃薯吃,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困苦以及被剥削的压迫。</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每一幅画作都充满了情感和故事,让人沉醉其中。</p><p class="ql-block">通过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出梵高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1886-1888年,巴黎时期:梵高搬到巴黎与弟弟提奥同住,吸收了印象派、点描派以及日本版画的艺术风格。他结识了高更、伯纳德、图卢兹等画家。这一时期的作品包括了一系列自画像、静物和蒙马特街景,<span style="font-size:18px;">比如高更和劳特雷克笔下的梵高肖像,高更和贝尔纳的自画像等。</span>可以看到梵高对比补色的运用和独特的笔触风格在这一时期逐渐成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888年,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勒:这是梵高生命最后的三年,也是他最高产的一段时期。虽然精神状态逐渐失常,但创作了大量有名的作品,包括阿尔勒的黄房子、房间和向日葵等。他还邀请高更同住,最终因为争吵割掉自己的耳朵。</p> <p class="ql-block">《向日葵》该作品仅由绚丽的黄色色系组合,花瓣富有张力,线条不羁,大胆肆意的笔触,在明亮而灿烂的底色上构成不同的色调与气势,把向日葵表现的动人心弦。在这幅作品中,再也看不到自画像里那种短促而笔触,梵高的笔触坚实有力,把向日葵绚丽的光泽、饱满的轮廓描绘得淋漓尽致。他大胆地使用最强烈的色彩,他清楚地知道:“岁月将使它们变得暗淡,甚至过于暗淡。”</p> <p class="ql-block">《凡高在阿尔丁卧室》画的是一个卧室的形象,卧室会让一个人有归属地感觉,梵高的这幅画也是这样的感觉,这幅画运用颜色鲜艳的色彩,让人感觉非常温暖有活力。这幅画也受欢迎,是梵高十大最著名的画之一。</p> <p class="ql-block">1889年,圣雷米:由于精神病反复发作,梵高搬入了精神疗养院,但仍坚持作画。因为行动受限,作品以病房周围风景和临摹为主。最有名的作品是《杏花》,创作于病中的梵高收到弟弟的来信,得知侄子出生后创作了这幅充满生命力的作品作为贺礼。</p><p class="ql-block">在他疮痍满目的内心世界里,这朵生命之花绽放得如此绚烂。</p> <p class="ql-block">《鸢尾花》梵高似乎也如同喜欢向日葵一样喜欢画这种植物,画面中灿烂的蓝紫色鸢尾花十分突出,花形似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巧妙地将它那郁郁葱葱的粉绿色叶子作了低调的处理与远处的花草一同衬托出了鸢尾花的生动与灵性;再有地上红赤泥土的陪衬打破了画面冷色的调,使得色彩对比强烈且和谐,整幅画面富有活力,洋溢着清新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1890年,奥维尔:梵高获准离开精神病院,搬到了巴黎附近的奥维尔。不久后在麦田中枪离世。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包括《麦田的乌鸦》等。</p> <p class="ql-block">梵高总共画了几十幅关于麦田的作品,大部分作品是法国阿尔勒雷附近圣-保罗摩索拉斯的精神病院创作出来的。</p><p class="ql-block">他在病房的窗口向外看见了山丘,云朵还有麦田与柏树,从而产生了绘画灵感,创作出一系列麦田作品。</p><p class="ql-block">麦田象征着希望和收获。</p><p class="ql-block">他笔下金黄的麦穗在南法的灿烂阳光下摇曳生辉,充满了向上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圣皮埃尔广场花园的恋人们》:乍看只有两对爱人,其实仔细看,中间草坪还躺着一对情侣。</p> <p class="ql-block">梵高从来都不是因为精神疾病而成为艺术家,而是他不断对抗疾病才能诞生如此多艺术作品。</p><p class="ql-block">梵高不是疯子,他只是太爱这个世界了。他的作品不仅是对艺术的贡献,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一場藝術的盛宴結束了,還要滿足口腹之慾,接下来开启我們的中餐之旅!本來選擇了一家串串香火鍋,但是人太多了,需要等桌,我們看時間有點晚了,還是選擇另一家東北燒烤吧!</p> <p class="ql-block">很像樣的鍋包肉和東北燒烤呢👍</p><p class="ql-block">跟女儿美美的喝一杯🍺</p> <p class="ql-block">这回真的是酒足饭饱了,当然有中国的白米饭🍚才能吃的“怡”,开心的周末之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