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长期缺位,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栾医生的心理健康之家

<h3>父亲长期缺位,孩子易安全感不足<br>———早年脱离父母养育对孩子安全感的影响<br> 缺乏安全感是部分孩子和成年人都会感受到的,但很多人不知道缺乏安全感的来源和它与心理问题的关系。安全感不足是约70%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发生的并行原因之一。并且这种安全感是潜意识层面的。主要来源于幼年青少年时代的经历以及成年后的创伤经历。而父亲长期在孩子的成长中缺位,是孩子潜意识安全感不足的原因之一。<br>幼年的经历对孩子的安全感有重要影响。其中三岁之前的安全感主要来源于母亲,三岁之后的安全感主要来源于父亲。<br> 0至3岁的安全感来源于婴儿在母亲怀里听到胎儿时期的母亲心跳频率。爷爷奶奶带他、外公外婆带他,对他再好,也无法获得同样心跳频率的确认,不会形成安全感。<br> 三岁以前,妈妈白天去上班,晚上回来抱他,是没有问题的。但分离若干天会有影响。实验发现0-3岁母子分离超过三天,孩子就能形成记忆。三岁以前每次分离尽量不能超过两周。<br> 三岁以后,安全感的主要来源是父亲。父亲在潜意识里面,一个是安全感,一个是领导,还有一个是规则。父亲有保护感。<br> 三岁以后如果父亲长期缺位,比如长期出差,长期不与孩子住在一起,孩子形成安全感不足的概率非常大,并且是潜意识层面的,如果以后没有调整可能影响终生。 <br><br>安全感不足的其他原因:父母离婚;父母长期不和,长期争吵;早年长期脱离父母养育,包括三岁以前脱离母亲,三岁以后长期脱离父亲;过早寄养、寄宿、留学;父母之一或全部是指责型人格、牛角尖人格或控制性人格;父母经常威胁孩子不要这个孩子了;青少年时期相对极其贫穷或失败;青少年时代生活动荡,比如经历战争、大地震、文革、计划生育从小东躲西藏等;严重创伤的经历。<br>以上经历并不100%一定会形成潜意识的安全感不足,但概率非常高。<br><br>安全感不足的坏处:<br>约有70%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都隐藏着安全感不足。不是说缺乏安全感一定有心理问题,但得心理问题的概率上升。并且安全感不足也会影响到生活。比如安全感不足的人容易焦虑;容易有失控感;安全感不足恋爱中比较“作”,需要从恋人身上寻找安全感;安全感不足也会影响事业,比如疑心病重。<br> 安全感不足的人有心理问题的比例和没有类似经历的人相比大大升高了。<br><br>心理问题的预防和避免:<br>我们的养育模式或社会文化,却常常意识不到许多养育方式会形成孩子长大以后的心理疾病;比如留守儿童、隔代抚养、小学寄宿、未成年留学、从小寄养在亲戚家;经常威胁孩子不要孩子了以此来控制孩子。等等。心理问题的预防需要更多心理学的推广。<br> <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