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新”共融促发展 读写相谐启智慧 </p><p class="ql-block">——广东高州中学举行《“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研究》课例展示活动</p> <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21日上午,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专题研究项目《三新”背景下高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研究》课例展示活动在广东高州中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广东高州中学语文科组主办,分线上线下同步举行,广东高州中学语文教师、高州二中骨干教师和高州新入职语文教师参加现场教研活动,高州的其他高中语文教师通过线上直播参与活动。</p><p class="ql-block">首先是葛小杏老师携高一(18)班带来一节读写结合、干货满满的新闻评论课《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本节课师生共同合作,以把握新闻评论特点为抓手,通过具体有效的课文分析,培养学生理解并写作新闻短评的能力。葛老师这节课积极践行“双新”教育理念,读与写充分结合,充分体现了我校教师实干笃行、严勤实活的风采,为年轻老师带来了极好的示范。</p> <p class="ql-block">第二节课是由梁晓贞老师执教的《回响在历史中的劳动之歌——〈芣苢▪插秧歌〉联读》。从西周到南宋,从采芣苢到插田秧,梁老师带领学生咀嚼诗歌中的动词、探索场面描写,透过文字感受古代劳动的快乐与艰辛,并通过两首诗歌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了不同时代文学作品的语言之美、思想之美,在读、思、写之中品味这回响在历史之中的劳动赞歌!</p> <p class="ql-block">第三节课是卢翠容老师的《生命的诗意——品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卢老师以自己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的经历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兴趣,创设了全班同学参加诗词大会的情境,带领同学们由读诗题、读诗人、读诗句,从聚焦核心素养到落实课程目标,从“因课制宜”到“读写共生”,并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兴趣为抓手,在师生互动中品读形象,在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了与文本、作者、时代的情、智、理的对话,激发了学生鉴赏性阅读文学作品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三新”共融促发展,读写相谐启智慧。本次教研活动不但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三位上课老师的课堂既有“以读促思”,让学生在品读经典中感受到思维碰撞的愉悦,又有“以写促读”,启发学生在小写作中领悟阅读的意义,而且充分体现出广东高州中学语文科组良好的教研风貌,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将在“三新”背景下,不断深化“读写结合”教学理念,让语文课堂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让学生们在语文的世界中更加恣意地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