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镇我们曾经驻防的地方

永乐人

<p class="ql-block">文:柳学农</p><p class="ql-block">图: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9026713</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2px;">天镇县</b><span style="font-size:22px;">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东北端,处于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有“鸡鸣一声闻三省”之称。</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天镇,</b><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座边陲小城,东西走向有条大街,街面不宽,人流倒也不少,有人从东开车到西,竟然耗去小半个时辰。这条称作东西大街的老街,算得上是天镇的老格局,天镇老城虽然也有南北大街,但相比这条东西长街,就显得短促了很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英雄的高炮五师70年代初离开北京后,我们十四团2585部队起初驻万全县,后来转移驻山西天镇县城,山西天镇,古称天门镇!穆桂英大战天门镇乃此战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2年12月底,我们500多名应征入伍的新兵,有来自福建前线晋江、天府之国四川山城重庆、抗美援朝后方东北重工业城市沈阳、中原河南老家的子弟,在天镇中学新兵营培训3个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2585部队团部驻在一座某某富贾家大院,有几个四合院串联集自起来的山西特色城堡式大院,外围墙和大门非常高大,门口建筑艺术水平很高!14团司政后技机关,还有指挥连、警卫排、小车班等都驻在这里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电影组住的是中间开间进去在左右各有一间的三间小房子,外墙是一片倒塌房子荒地,1974年一天半夜下大雨,我住左侧小房的山墙,因墙外地势高出1米5,土墙中腰间泡水,墙软被水冲出一个大洞,墙塌方把我和床铺被褥压盖一床泥水,天一亮我重新砌墙修理,在墙外空地挖土时,挖到很多死人骨头,听当地老百姓说当年日本侵略时,日寇打进天镇时,在这地方也有被日本鬼子杀死很多人!日本鬼子攻进天镇县城,烧杀抢掠,杀死很多人,妇女被强奸跳井里死尸浮上来挤满井上水面。</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天镇西街</b><span style="font-size:22px;">北侧有座慈云寺,被誉为“关北巨刹”。寺庙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785—805年),当时称为法华寺。辽开泰八年(1019年)重修。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又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并更名为慈云寺。清代,寺庙又多次进行修葺,保持了元明时期的建筑风格。2006年5月,慈云寺晋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慈云寺</b><span style="font-size:22px;">占地约1.6公顷,东西长140余米,南北宽110余米。包括四重大殿和三进院落,从南到北依次为金刚殿(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释迦殿、毗卢殿。整个建筑群以中轴线东西对称,体现了儒家的中庸理念。其中,天王殿、释迦殿和毗卢殿等建筑具有显著的明代建筑风格。钟楼和鼓楼为八角圆形穹庐式顶,是元代建筑风格与辽金元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结合。</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新平堡镇</b><span style="font-size:22px;">位于天镇县的最北端,与河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属于赵国的延陵邑。镇内现存有大量的明清时期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过街玉皇阁,是天镇县唯一的明代楼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新平堡镇的主要景点包括保存完好的古建筑、长城遗址和独特的边塞文化。镇内还有一条商贸古街,两旁店铺林立。近年来,新平堡镇还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美丽宜居乡村和省文明村镇。</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李二口长城</b><span style="font-size:22px;">景区位于天镇县城东北12公里处,总面积约为7平方公里,核心区域面积为2.5平方公里。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由两道长城组成。一道沿山脊向北延伸,另一道则顺山脚向东延伸,这种布局在万里长城中极为罕见,被称为“错长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景区内不仅有长城景观,还建有历史陈列馆、石头记大观园、红色记忆馆、九曲黄河灯阵、水景游园、杏韵天成等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 25, 25);">天镇县古迹</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除了上述的新平堡古镇、慈云寺和李二口长城,还有以下主要历史古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沙梁坡汉墓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镇县南河堡乡季冯夭村,距今大约近2000年的历史,是东汉时期戍边将士的墓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盘山石窟:位于天镇县玉泉镇滹沱店村,明代(1492年)由游击将军董公主持开凿。石窟位于盘山东山崖上,包括南北两窟,俗称大石洞和小石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3、楼子疃细石器文化遗址:位于天镇县南20公里贾家屯乡,为新石器时代末期古遗址,距今约6000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4、南高崖古脊椎哺乳动物化石群遗址:位于天镇县东南45公里的南高崖乡台家坪、水冲口一带,化石群地质年代为更新统早期(即100万至300万年以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5、新平玉皇阁:位于天镇县新平堡镇新平村内,明代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5年,我们2585部队改为86936部队,部队官兵得知要调往北京上下皆大欢喜!那些年部队冬季在华北野营摩托化拉练打靶,时间一个多月行程千里,记得到过集宁、赤峰、孔家庄、刘台庄、坝上、下花园、遵化、山里各庄、昌黎靶场、团林(雷达连)、唐山等,1975年我们86936部队派连队到北京延庆烧砖,准备转移到北京郊区布阵保卫北京,打击苏修社会帝国主义飞机入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因北京周围有炮七师,天津有炮二师,还有导弹等防空部队,又正逢包头炮11师撤编,只有高老五顶替上包头这空域,既保卫北京又保卫包钢,按照苏军飞机航线从包头一路向东有呼和浩特、张家口到北京城镇多,工厂多军民机场也很多。1976年元月我们从河北昌黎靶场返回山西天镇,第二天早晨听到中央新闻广播周总理逝世消息,全国上下非常悲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6年4月12日我们高老五奉命保卫包钢。番号由86936部队改为86680部队离开山西天镇,军列一路向西向北开进,半夜到包头市车炮卸载,又向北面走50多公里的山沟到达沙德盖,这里原先是11师某团的营房,这地名叫包头的沙德盖,顾名思义,风沙大包了头,还要沙得盖!我们在这驻了一年多。1976年6月份朱德总司令逝世,随后吉林流星雨,7月24日唐山大地震,9月9日毛主席逝世,1976这一年开国三领袖相继逝世,党中央华国锋接班,华北有地方闹地震,部队一级战备,全国沉痛悼念伟大领袖逝世、抗震救灾,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7年6月,我们86680部队从沙德盖移房到包头市昆都仑区北边前口子村,团部在一个废弃的工厂里,一直在这住了十年。86669部队也从固阳沙湾子转移到包头市东河区后营子。在包头市郊营房虽然破旧,但有绿化风沙小很多,干部战士进城上街到火车站很方便,家属来队随军找工作条件好,这十年部队比较稳定,1980年代初炮五师在昆都仑区包钢体育场举行阅兵,展示高炮五师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气神,扬军威国威,包头市民很受鼓舞,直到1985年裁军整编,部分人员及兵器与导七团合并编为混成五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柳学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山西天镇,一座宁静而深邃的小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时常梦见,漫步于这座古城的街头巷尾。脚下的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街边的老树,枝叶婆娑,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黄土气息,那是天镇独有的味道,它带着大地的厚重和岁月的沉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天镇的古建筑,宛如历史的瑰宝。它们矗立在这片土地上,见证了这座小城的变迁。每一座庙宇、每一座古塔,都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那些雕刻精美的窗棂、墙上的壁画,都充满了艺术的韵味。我常常想象,那些古老的建筑里,曾经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又见证了怎样的历史变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里的自然风光也令人陶醉。天镇的田野上,金黄的麦浪翻滚,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天边的云彩相接,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每当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了金红色,那些山峦和田野都被映照得格外美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这座小城里,人们的生活节奏是如此的悠闲和宁静。街头巷尾的孩子们欢声笑语,老人们坐在树下乘凉,享受着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他们的笑容如同阳光般温暖人心。我常常想,这就是生活的美好吧,简单而真实。</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天镇的夜空更是令人难以忘怀。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繁星点点,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宁静和安详。每当夜幕降临,我都会站在窗前,凝望那片星空,感受着它的美丽与神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天镇的田野上,金黄的麦浪翻滚,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天边的云彩相接,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每当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了金红色,那些山峦和田野都被映照得格外美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天镇,这座小城,它有着厚重的历史、美丽的自然风光、简单而真实的生活。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山西的大地上。每当我回想起这座小城时,心中都充满了温暖和感动。我愿意用我的笔墨,记录下这座小城的美丽与传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能够来到这里,感受这座小城的魅力与韵味。让我们一起珍惜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份美好与感动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柳学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