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祈福行

三水平阳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佛的天国,这是根雕的乐园。走入浙江开化根缘小镇的根宫佛国文化旅游景区是我们这次四人自驾行的第一站。 “世界根雕在中国,中国根雕看开化。”在浙江省钱塘江的上游,有一个宁静而葱绿的古县,它就是全国著名的根雕之乡——开化。位于县城的中国根艺美术博览园,自然风光秀丽,毗邻黄山、千岛湖、三清山,占地360余亩,投资4.5亿元,内建有福门祥光、引湖禅心、青梅园、集趣园、百桐春、醉根潭、龙巨人开阳、中国根雕佛国、中国根雕历史人物博物馆等十多个景点,是以根雕文化、赏石文化、佛教、道教等传统文化为主题,融合钱塘江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厚的人文积淀,成为别具一格的特色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其中巨型根艺500罗汉中最重的达12吨,此外还收集珍藏了根艺文物文献资料、根艺研究成果、根艺美术评论以及全国各地各时期的杰出根艺大师代表作、根艺制作工艺流程展示和根雕文化的展示等,是一部根艺美术的百库全库。 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根雕艺术的博大精深,同时,从那慈祥百态的佛像及雕塑中,也从中感悟了一份虔诚与灵魂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千岛湖,即新安江水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境内,小部分连接杭州市建德市西北,这是为建新安江水电站拦蓄新安江上游而成的人工湖。新安江水库建成后,大坝将新安江上游拦截成一个巨大的湖泊。崇山峻岭淹入湖中成为大小岛屿,共1078个,故名“千岛湖”。</p> 千岛湖分东南湖区、中心湖区、西北湖区、西南湖区、东北湖区、和石林景区六个游区。1955年,新安江水库动工兴建。1959年,新安江水电站封孔蓄水。1960年,新安江水库建成。1984年12月15日,浙江省地名委员会正式将新安江水库命名为“千岛湖”。千岛湖为“世界三大千岛湖”之一。千岛湖水库坝高105米,长462米;水库长约150千米,最宽处达10余千米;最深处达100余米,平均水深30.44米,在正常水位情况下,面积约580平方千米,蓄水量可达178亿立方米,在最高水位时拥有1078座大于0.25平方千米的陆桥岛屿,并以2平方千米以下的小岛为主,岛屿面积共409平方千米。2001年,千岛湖所在的千岛湖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千岛湖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br> 乘着游轮游荡在千岛湖上,置身于蓝天碧水之中,望那一座座形态各异的水中之岛,仿佛心灵在这辽阔的水域得到净礼。<br><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衢州市博物馆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新桥街98号,成立于1985年,原以孔氏南宗家庙为馆舍,新馆于2004年9月23日正式开馆,2005年全面免费开放。根据2019年11月浙江省博物馆显示,衢州市博物馆馆藏文物近3万件,包括历史文物5000余件,古籍史料近3万册,书画1200余幅。 衢州市博物馆积累了大量自然、历史及艺术类藏品,有新属新种蜥蜴类恐龙骨骼化石——“礼贤江山龙”、新石器时代至民国时期的石器、陶瓷器、金银器、铜器、玉器、杂件、书画、古籍,以及近现代革命历史文物等。 走进衢州市博物馆,从那高大壮美及威武的恐龙化石等历史展件中,让人又再次感受了古老文化的熏陶。</p> <p class="ql-block">  新安江水库(又名千岛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境内,是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后所形成的巨型湖泊。水库于1957年4月动工,1960年4月第一台水轮发电机组正式发电,1977年最后一台机组投产。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后,浙江成为水电大省,一度担负起华东电网七成的电力供应,重点保障了上海等地的电力供应。</p> 水库的总库容为216.26亿立方米,水库面积约580平方千米,共有9个泄洪孔。 水库建成以来拦蓄了入库洪峰流量大于10000立方米/秒的大洪水近30场,自运行以来,新安江水库共抵御了10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流量洪峰36场,4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流量洪峰207场。<br> 新安江水库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航运、渔业、旅游、气候调节等综合利用功能,在防洪、发电、供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br><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 </p> <p class="ql-block">  诸葛八卦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诸葛镇,占地面积2平方千米,为兰溪、建德、龙游三县(市)交通咽喉。</p> 诸葛八卦村是三国时期蜀汉名相诸葛亮后裔最大聚居地,村落以九宫八卦布局,高低错落有致,结构精巧别致,空中轮廓优美,全村形成了一个变化丰富而奇特的整体。<br> 保存完好的元、明、清古建筑有200多座,其“青砖灰瓦马头墙、肥梁胖柱小闺房”的建筑风格,被专家学者称为“江南传统古村落、古民居的典范”。<br> 1996年11月20日,诸葛、长乐村民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 2018年,诸葛八卦村被授予全国首批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称号,是浙江省4家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之一。<br> 2019年7月28日,诸葛八卦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br> 烟雨濛濛的早春,步入皖南这个古村落中著名的诸葛八卦村,展现眼前的村庄那是一幅美妙的山水画卷。<br><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衢州孔氏家庙是全国仅有的3个孔氏家庙之一。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新桥街,西至新马路,东依大马坊,它基本上仿山东曲阜的规制建造,亦分孔庙、孔府两部分。 孔氏家庙不同于孔庙、文庙。孔庙、文庙为官方所立之庙,乃朝廷官府、学子及百姓祭祀孔子之处;孔氏家庙则是孔子嫡长孙率族人祭祀孔子及历代先祖之处。 通过揭秘孔氏历史起源与文化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个姓氏背后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文化价值。孔氏家族的辉煌历史和卓越成就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力量。</p><br><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位于浙江省西部衢州市龙游县城衢江北岸3千米处的凤凰山麓,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千古之谜”。1992年6月,龙游石窟被发现。2003年,龙游石窟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衢州市最早被评为国家AAAA级的景区之一。</p> 目前,在龙游石窟0.38平方千米的核心保护区内已勘察探明的洞窟数量多达24个,出于保护的目的,目前只开发了其中的5个洞窟。<br> 龙游石窟的24个洞窟中,每个洞窟的面积从1000至3000平方米不等,其中1号洞窟最小,2号洞窟最大;内高低在30米—40米之间,最低处约10米左右。每个洞窟从矩形洞口开始垂直向下延伸,洞口形状均呈现矩形。5个洞窟均被设计成斜顶式穹隆结构,呈“倒斗型”。沿窟内均科学地分布3—4根巨大的“鱼尾形”石柱,柱子的横截面一般为熨斗状。洞壁、洞顶和石柱上都均匀地留下古人似乎带有装饰意图的凿痕。<br> 进入连环的龙游石窟,仿佛置身于一个浩大的地下宫室。当初是为开采石材,还是为了修佛静生,或是避乱战火,如今却是难解之迷了。<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浙江江山廿八都古镇位于浙江省衢州市仙霞岭高山深谷之中,公元878年黄巢起义军攻打福建,在崇山峻岭间开辟了这条仙霞古道,北宋时在浙江南部设都44个,这个小镇排行28,当地人称“廿八都”。 镇上有9种方言和130余种姓氏。长条形布局的城镇,古建筑风貌依旧,仍保留着19世纪的风貌。文化底蕴深厚。古镇保存着各类明清民居、厅堂36幢,以及孔庙、大王庙、文昌阁、万寿宫、忠义祠等11处古建筑,其中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文昌宫是古镇人崇学好文的体现,是古代文人学子们以文会友的重要场所。</p> 古镇的珠坡桥、水安桥等桥梁建筑各具特色,枫溪桥是典型的石拱桥构造。绿树覆盖,碧水环绕,为古镇增添了几分自然之美。<br> <p class="ql-block">‌ 该纪念馆是为了纪念1942年杜立特空袭东京行动中,美军飞行员被江山民众营救的历史事件。纪念馆内设有轰炸机模型、影像、图文等展示材料,以及“民众营救飞行员”“浴血浙赣战役”“中美友谊长存”等展区,生动再现了中美两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合作与友谊。 抗战英雄们的故事,不仅是一段段动人的传奇,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后人,引领着我们不断前行。正是因为他们的浴血奋战和坚忍不拔,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他们的牺牲和奉献,坚定了我们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他们的精神启示着我们勇往直前,永不言败的信念。</p><br> <p class="ql-block">  仙霞古道,古称江浦驿道、浙闽官道,其历史大多认为可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两晋隋唐时,仙霞古道成了北上中原的交通要道。唐、宋后,仙霞古道成为宽2米至3米的“七尺官道”,是跨越仙霞山脉而沟通钱塘江和闽江水系的陆路连接线。</p> 2011年,仙霞古道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12月27日被浙江省林业局等部门认定为浙江省一级古道,核定长度22002米。<br> 沿古道缓行,一路会经过仙霞关的四个关隘。仙霞关原本有五关,可惜的是最后一关毁于战争,消逝在历史风尘中。<br>仙霞关与函谷关、雁门关、剑门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关口,关隘由不规则石块垒筑,石块上布满青苔,石缝间钻出草木,沧桑感十足,整体看上去并不算太高,却依然有种巍峨的气势。<br>千百年前让人望而生畏的古道如今走起来异常惬意,山间幽静,空气清新,古道依山势而变,曲折盘绕,道路两边草木葱茏,绿竹挺拔,风吹过,叶随风动,沙沙声一直伴随左右。<br> 陈列馆中详细介绍了仙霞古道的前世今生。最早的古道长达120公里,北起浙江江山,南至福建浦城,如今大部分路段已被公路覆盖,只有仙霞关到枫岭关这一段得以完整保存,也因此格外珍贵。<br> 千年古道上发生的故事数不胜数,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当属唐末黄巢起义,起义军取道此处,一路“凿山伐道”,行达700里抵达建州才得以进军福建。<br> 千年古道迎来过往,也留下过许多名人足迹,张九龄、王安石、陆游、朱熹、黄公度、杨万里、辛弃疾、徐霞客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古时大咖都曾踏足,可谓一条“明星古道”。这里接受过战争的洗礼,被炮火轰过,被铁蹄踏过,藏匿于群山中的古道跨越千年岁月而不老,承载着悠悠历史,也承载着人们无尽的怀古幽思。<br><br><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江西与福建的界山是黄岗山,也称作“黄冈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和江西省铅山县武夷山镇和境内。黄岗山是武夷山脉的最高峰,海拔2160.8米,号称“华东屋脊”或“大陆东南最高峰”。黄岗山的山顶有福建省和江西省的界碑,以及福建省和江西省各自立的石碑。</p> 黄岗山不仅是一个自然地理的重要标志,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它是中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区,保护着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此外,黄岗山的北麓属于江西省,南麓属于福建省,成为两省的重要自然边界。武夷山脉是福建与江西的界山,绵亘千里,也是我国东南部的最大山脉。赣闽间铅山境内古有八大关:温林关、观音关、分水关、桐木关、鸭母关、马铃关、云际关,火烧关。山北为江西省铅山县武夷山镇。山南属福建省武夷山市(旧称崇安县)。 站立在黄岗山界口,我们会情不自禁浮想联翩,有有对山峦景色的钟情不舍,也饱含着你来我往的眷恋。 <p class="ql-block">  武夷山风景秀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碧水丹山”之誉。境内拥有首批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华十大名山、全国 5A 级文明风景旅游区,拥有四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p> 武夷山具有独特、稀有、绝妙的自然景观,属罕见的自然美地带,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代表。武夷山自然风光独树一帜。1982 年 11 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武夷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 70平方公里。武夷山景区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九曲溪盘环山中,两岸分布着 36 奇峰、99 岩,气势雄伟,千姿百态,玉女峰、大王峰更是代表性景点。<br> 武夷山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早在 4000 多年前,就形成了“古闽族”文化和其后的“闽越族”文化,至今武夷山悬崖绝壁上还遗留着距今 3000 多年的架壑船馆和“虹桥板”等。汉代闽越王城遗址,是江南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多的汉代古城址。宋代,武夷山集儒、道、佛于一身,被儒家称为“闽邦邹鲁”,道家称为“升真元化洞天”。历史上记载的书院、寺庙、宫观就达 187 处,亭台楼阁 117 座。北宋著名词家柳永诞生在这里,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在这里生活、著书、讲学长达 50 年,朱子理学在这里萌芽、成熟、传播。范仲淹、陆游、辛弃疾等历代名人都在此留下许多赞美武夷山的词文诗赋。<br> 武夷山是闽北革命首府,2009 年 5 月,被中央党史研究室认定为中央苏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武夷山是闽赣革命根据地之一。当时闽赣省委、福建省委机关曾设在武夷山的坑口一带。1930年建立过苏维埃政权,先后发生过著名的上梅暴动和赤石暴动。方志敏、粟裕等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革命足迹。至今这里还留存闽北苏区首府--大安,上梅暴动地点--上梅;福建省委机关所在地——坑口等一批革命历史遗址。<br><p class="ql-block"> 福建武夷山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被誉为“中国东南第一山“。 武夷山作为中国五岳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同时也因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而闻名遐迩。</p><br> <p class="ql-block">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他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官员、将领和文学家,以豪放派词人的身份著称,被誉为“词中之龙”。1</p>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时参与抗金起义,并在22岁时亲自率兵擒拿叛将张安国,展现了其英勇和果断。他回归南宋后,曾上书提出恢复中原的策略,但未被采纳。他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任职,曾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并创立“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然而,由于与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屡遭排挤,最终退隐。<br> 辛弃疾的文学作品以豪放风格著称,表达了他对国家兴亡的关切和恢复中原的志向。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善于化用典故,抒发了爱国热情和对当时执政者屈辱求和的谴责。他的代表作品包括《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br> 辛弃疾的一生虽然壮志未酬,但他始终未放弃恢复中原的信念,将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寄寓于词作之中。他的艺术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沉雄的一面,也不乏细腻柔媚之处。<br><p class="ql-block"> 辛弃疾墓葬于距铅山县城30多公里的偏僻乡村,但时有人们远道而来前往凭吊。在铅山县城,有规模宏大的辛弃疾纪念公园及广场,这对于辛弃疾爱国精神及文化情操的宣传和弘扬有着广泛的促进作用。</p> <p class="ql-block">  江西弋阳方志敏故居由方志敏祖父方长庚所建,距今已有160余年的历史。方志敏的童年和少年均在这里度过。土地革命时期,反动势力十分仇视方家,这座旧宅先后被焚烧17次。</p> 1951年,人民政府拨款在原址按照原貌仿建方志敏故居,1999年8月为纪念方志敏诞辰100周年,政府再次拨款修缮。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清贫》现在是中国九年义务教育的课文,教育了中国很多代青年人。《可爱的中国》表达了一位革命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将来中国会发生一些什么样的变化,以及会建设一个怎么样的美好的中国,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可见,在牢狱里的方志敏同志,不仅志存高远,坚定党的信念,而且还对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抱有必胜的信心。<br>  《可爱的中国》被党中央誉为中华民族爱国史上的千古绝唱,习近平总书记把《可爱的中国》放在岳飞的《满江红》同一个层次,是党和国家对方志敏烈士《可爱的中国》的最高肯定。所以说,方志敏之所以能够谱写下《可爱的中国》这篇中华民族爱国史上的千古绝唱,是有他的历史积淀的。<br>  如今,当地党委政府把方志敏烈士家乡建设成为中国著名的红色乡村。方志敏烈士故居更是成为中央宣传部颁布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br> <p class="ql-block"> </p> 这次学友四人历经六天跨赣、浙、闽三省的随驾自由行,我们参观考察了浙江开化根宫佛国,千岛湖及新安江水库,诸葛八卦村,衢州古城、南孔庙及衢州博物馆,龙游石窟,江山廿八都镇,仙霞关,赣闽分水关;福建武夷山景区;江西铅山辛弃疾文化园及河口古镇,弋阳方志敏故居,乐平古戏台文化园等历史文化景区。连续的奔波转悠,虽有点倦,但乐在其中。不仅身临其境了如此众多声名贯耳的著名景点,同时也从中感受了景区中那些承载历史文化的熏陶。 , 返程的当晚,我们与尚庐山传媒等几兄相聚醉仙楼, 又正巧遇我粮校学友凌勇来庐山市,大家喜乐开怀,祝福着彼此的相聚及旅途的快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