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博物馆的浪漫

花泥尔

<p class="ql-block">皖南游的最后一天去了宣纸博物馆,独属于宣纸的浪漫,纸寿千年,墨韵万变。宣纸博物馆的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造型和设计上,整体建筑造型像一摞摞纸,一层一层的样子,与周边的原料晒滩、制作用水相呼应。</p><p class="ql-block">宣纸博物馆,坐落在依山傍水、充满诗意的宣纸之乡——安徽泾县。</p> <p class="ql-block">宣纸博物馆的设计师据说是俞孔坚,俞孔坚1963年出生于浙江金华,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2012年当选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会士,2017年被授予意大利罗马大学荣誉博士,2019年被授予挪威生命科学大学荣誉博士。中国宣纸博物馆和水立方都是由俞孔坚教授领衔设计。</p> <p class="ql-block">1963年陈毅和夫人参观宣纸厂,后其夫人赠送一线工人五副隔音耳罩,並写了慰问信以保护工人的身心健康。</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简洁、美观、大方,采用大面积留白和别致的线条设计,体现了中式美学的韵律和生命力。‌博物馆外观恢宏大气,设计独具匠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过目不忘。</p> <p class="ql-block">宣纸不仅具有质地绵韧、纯白细密、光而不滑、密而透光等特性,而且不腐不蛀,润墨性强,耐老化,宜书宜画,保存长久,有“千年寿纸”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宣城,具有细、白、轻、薄等特点,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宣纸的制作原料主要包括青檀树皮、沙田稻草和山涧泉水,经过108道工序,历时三年之久。有幸在玩天路的途中拍到了村民在整理青檀树,他们把青檀树整理好后堆放在院子里(密封),院内有锅炉把青檀树用蒸汽蒸,蒸后剥树皮再加工成宣纸的主要原料。</p> <p class="ql-block">在参观过程中,可以亲自动手体验捞纸的过程,感受宣纸制作的乐趣。这种体验不仅让人对宣纸的制作工艺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也对宣纸的文化和历史有了更深的感悟。宣纸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工艺的传承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p> <p class="ql-block">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宣纸的制作过程令人叹为观止!建筑吸引了众多摄影师和模特,在此争相留影,而宣纸不仅仅是一种纸,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p> <p class="ql-block">用镜头记录下了稍纵即逝的美好,让回忆永不褪色,留下了永恒的快乐!感谢摄影师民熙和锡生,感谢召集人斌华,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也得感谢潘宁,我这次没拍单照,片中个照是去年潘宁所拍我很喜欢的照片。期待下次再相聚</p>